胃脘痛辨证论治杂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5期
关键词 胃脘痛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56-01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在现代临床多见于&ldquo 急慢性胃炎&rdquo &ldquo 消化道溃疡&rdquo &ldquo 胃癌&rdquo 等疾病中,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胃脘处,历代医家所称的&ldquo 心痛&rdquo &ldquo 心腹痛&rdquo &ldquo 心下痛&rdquo ,多指胃脘痛而言。本病发病部位虽在胃脘,但与各个脏腑关系密切,包括表里关系 生克乘侮关系等,本文根据脏腑之间的关系来论述胃脘痛,力求从胃脘痛的发生 发展 治疗以及转归等方面来论述脏腑的重要作用。 1 五脏六腑与胃脘痛发病原因的关系 本病的发生一是由于外感邪气,邪气客于人体,正邪相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胃腑的通降作用,气机郁滞,&ldquo 不通而痛&rdquo 一是内伤于饮食劳倦,多伤及脾胃,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发为本病1 一是情志内伤,可伤及多个脏腑,而脏腑功能失调又会累及脾胃,正如《伤寒论》所言&ldquo 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rdquo ,日久自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2 五脏六腑与胃脘痛发病机理的关系 本病的发生与各个脏腑相关,人体是一个整体2,脏腑之间互为影响,一个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胃脘痛的发生与多种脏腑功能受损有关,一是脾胃本身的病变,如《藏气法时论》曰&ldquo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rdquo 《病能论》曰&ldquo 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rdquo 说明脾胃受损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二是其他脏腑的病变亦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五脏六腑之间以气机相互联系,各脏腑之间通过气的变化运动相互影响,所以一个脏腑发生病变,会影响其他脏腑3,如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肝气郁结,肝疏泄失常,横逆犯胃,木本克土,乘势而动,导致脾胃气机不利,升降失常,引起疼痛 肾与脾胃为先后天之本,脾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各个脏腑均与本病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从整体角度认识到本病的发生机制,才能为更好地治疗本病提供指导4。 3 五脏六腑与胃脘痛治疗的关系 脾胃病的发生既
出版日期 2019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相关关键词

胃脘痛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56-01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在现代临床多见于&ldquo 急慢性胃炎&rdquo &ldquo 消化道溃疡&rdquo &ldquo 胃癌&rdquo 等疾病中,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胃脘处,历代医家所称的&ldquo 心痛&rdquo &ldquo 心腹痛&rdquo &ldquo 心下痛&rdquo ,多指胃脘痛而言。本病发病部位虽在胃脘,但与各个脏腑关系密切,包括表里关系 生克乘侮关系等,本文根据脏腑之间的关系来论述胃脘痛,力求从胃脘痛的发生 发展 治疗以及转归等方面来论述脏腑的重要作用。 1 五脏六腑与胃脘痛发病原因的关系 本病的发生一是由于外感邪气,邪气客于人体,正邪相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胃腑的通降作用,气机郁滞,&ldquo 不通而痛&rdquo 一是内伤于饮食劳倦,多伤及脾胃,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发为本病1 一是情志内伤,可伤及多个脏腑,而脏腑功能失调又会累及脾胃,正如《伤寒论》所言&ldquo 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rdquo ,日久自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2 五脏六腑与胃脘痛发病机理的关系 本病的发生与各个脏腑相关,人体是一个整体2,脏腑之间互为影响,一个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胃脘痛的发生与多种脏腑功能受损有关,一是脾胃本身的病变,如《藏气法时论》曰&ldquo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rdquo 《病能论》曰&ldquo 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rdquo 说明脾胃受损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二是其他脏腑的病变亦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五脏六腑之间以气机相互联系,各脏腑之间通过气的变化运动相互影响,所以一个脏腑发生病变,会影响其他脏腑3,如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肝气郁结,肝疏泄失常,横逆犯胃,木本克土,乘势而动,导致脾胃气机不利,升降失常,引起疼痛 肾与脾胃为先后天之本,脾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各个脏腑均与本病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从整体角度认识到本病的发生机制,才能为更好地治疗本病提供指导4。 3 五脏六腑与胃脘痛治疗的关系 脾胃病的发生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