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略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文化冲突,我们有必要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原因,以便更恰当、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饮食文化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繁荣景象。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只是简单地认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于中国人是用筷子和碗吃米饭,而西方人是用刀叉切割牛排。其实这些差异都是表面的,还有饮食结构、饮食方式和饮食观念等深层次的差异。本文主要探讨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原因,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求同存异的同时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  1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1饮食结构  “中华饮食文化是一个植根于农业经济,以植物原料为主,家禽畜原料比例较高,建立在传统农业生产基础上的文化体系(汪清囡,2006)。”这从我国饮食结构的特点可以窥见一斑——谷物为主,辅之以肉类和植物。我国北方人以麦类加工而成的食物为主食,南方人则以大米为主食。而且,植物的比例远远大于动物的比例。但西方饮食结构是以肉类为主,植物为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校园之声》 2010年第8期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