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之我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精彩篇章,对此文的鉴赏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但较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侍坐》是孔夫子“因材施教”的典范,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实施教育,体现了孔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善于正面教育学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育方法。作为语文教师的敏感,以及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考,且有感于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思想,使我对“因材施教”这一先进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我看来“因材施教”有三层意思。  1“因材施教”的“材”是学生这似乎是定论,无庸置疑,“因材施教”意为根据学生即教育对象的不同的心理特征、学习方法,性格情感施以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通常说,手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教书育人的大目标。教师所面对的“人”是处在青春期,活泼好动的青年学生,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性格等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获得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学内容的一般是按学生的不同年龄认知水平编排的,其实即使一个年龄段其心理性格、思想、情绪或学习、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重视分析我们的教育对象,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校园之声》 2010年第6期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