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甲醇合成装置采用PSA变压吸附单元对甲醇合成驰放气中提取氢气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氢气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探索出了变压吸附单元氢气管线置换处理技术,在原有氢气工艺管线基础上,增设氢气置换跨线,远离高温蒸汽管线,消除氢气泄漏的安全风险,增设取样箱,确保氢气产品质量。

  • 标签: 氢气,泄漏,高温管线,安全风险
  • 简介:摘要:表面活性剂剧透粘度低、润湿性好、有较好乳化降粘的作用且在低浓度情况下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的良好性能,因此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有大量的应用。但研究发现在油田应用时用量较高,因此探究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对于其在油田的经济有效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吸附 作用机理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真空度对变压吸附的影响,提出用控制真空泵工作液温度、流量,降低真空泵结垢,提高真空泵吸气量的控制方法措施,来提高变压吸附真空度,提高氢气产量。

  • 标签: 变压吸附 真空度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当今政府和人民越来越关心污水的处理,然而这是个需要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难题我们以此展开对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建立对流-弥散-吸附模型和对流和弥散动力学和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平衡吸附模型建立,来补充这个问题;通过达西定律,菲克定律等物理公式,结合微分方程,建立出对流-弥散-吸附模型并对它进行了适当的改进,考虑到了地下水-河流界面的情况,减小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根据Langmuir方程等物理模型和方程,构造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等温线参数模型,对流和弥散动力学和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平衡吸附模型。

  • 标签: 菲克定律 等温平衡吸附 对流 弥散
  • 简介:摘要:煤化工项目产生的煤气化废水含有较高的难降解有机物、氨氮和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难题之一。本单位的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单元吸附段所用吸附剂活性焦存在来源单一,采购困难,而活性炭粉价格较高等问题,通过仅投加聚合氯化铝试验和运行调试代替活性焦投加来解决生产问题,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运行成本。

  • 标签:
  • 简介:摘要碘吸附器能够净化通风系统中的碘及有机化合物,有效控制被污染的空气。本文根据规格书的技术要求,通过对三种型号碘吸附器的特点进行阐述,从布置方案、优缺点、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合理选型建议。

  • 标签: 碘吸附过滤机组 选型
  • 简介:摘要氮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空气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由于其气源丰富,已经在人们的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比如氮气被用作保护气,同时还应用于防腐防爆业以及电子工业等等,正是由于其非常多的用途,所以更多的制氮气的方法也不断的出现和更新。本文主要介绍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在氮气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一些主要的制氮气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能为相关人士带来些许参考价值。

  • 标签: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 工业制氮 生产应用
  • 简介:将壳聚糖与膨润土结合,研制出一种复合吸附剂,并用于溶液中Cu2+的脱除,取得很好的效果,脱除率达到70%以上.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了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膨润土的片状层结构未发生变化,壳聚糖仅吸附在膨润土的内外表面.该吸附剂具有投药量少、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无再次污染等优点.

  • 标签: 环境工程 膨润土 壳聚糖 负载 吸附 CU^2+
  • 简介:美国界面科学公司日前宣布,他们成功地开发出一种回收泄漏石油的专利技术。由于最近发生的卡特里娜飓风,不仅导致了美国石油的短缺,而且有报告说,还造成了石油泄漏事件,因此,界面科学公司比原计划提前6个月宣布了他们的这一创新成果。

  • 标签: 石油泄漏 材料回收 自重 吸附 纳米 界面科学
  • 简介:包被浓度为30mg/L37℃时包被时间为2小时,2.3 包被液最适浓度测定 以吸光度1.025的稀释度为包被液最适浓度,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血清及体液α1-酸性糖蛋白

  • 标签: 免疫吸附试验 测定酸性 联免疫吸附
  • 简介:文章对上海石洞口煤气制气有限公司制气装置上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吸附剂的性能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想通过工艺操作的优化,寻求一套适合非连续生产方式下的变压吸附装置操作方法,以改善吸附装置的工作状态,延长吸附剂使用年限;从而保证煤气质量指标,降低制气成本。

  • 标签: 煤气 变压吸附 吸附剂
  • 简介: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98K时,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静态饱和附容量可达到115.48mg/g.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且属优惠型吸附吸附过程的△G〈0,△H〈0,表明此反应过程是放热自发进行的,温度低于298K时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

  • 标签: 活性炭 吸附 Β-萘磺酸
  • 简介:简要介绍了杭氧新开发的BXND-500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配套组成及平面布置情况。该设备具有吸附器尺寸最小、进口切换阀门寿命长、除水系统工作可靠等特点,同时,碳分子筛、阀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需从国外进口,这也是国产化的课题。图6表3。

  • 标签: 变压吸附 制氮设备 性能 介绍 碳分子筛 切换阀
  • 简介:采用吸附饱和EDTA的活性炭作为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的粒子电极,多次使用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其再生。通过对吸附饱和EDTA的活性炭和多次电解使用后的活性炭的红外光谱谱图的分析得出,EDTA被活性炭吸附后产生甘氨酸H2NCH2COOH,通过N—H键生成一种永久性占据活性炭活性点的非催化活性缔合物,导致其催化活性消失,降解效率下降。采用电解方法使活性炭再生,得出活性炭的最佳活化条件为:电流100~300mA,溶液电导率1.39mS/cm,pH值6.0~8.0,电解1h可以使活性炭恢复活性,电解后有机物的残余TOC浓度低于10mg/L(初始浓度为200mg/L)。

  • 标签: 活性炭 电化学再生 三维电极 EDTA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
  • 简介:通过一个简单的合成方法制备了基于柔性苯并咪唑的含钴金属有机骨架[Co(L)(tp)]n(L=1,3-二(5,6-二甲基苯并咪唑基)丙烷,H2tp=对苯二甲酸),研究了该材料对刚果红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pH为5.5,吸附剂浓度为0.16g/L,反应温度为45℃,吸附120min,刚果红溶液的脱除率接近100%。[Co(L)(bdc)]n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

  • 标签: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偶氮染料 吸附剂 等温模型
  • 简介:摘要:在很多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存在局限,会生成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且具有较强挥发性的气体。这类工业有机废气能够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气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比如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会转化为光化学烟雾,进而对人类的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影响,引起人们各种强烈的不适感。此外,部分存在毒性的废气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烃等)释放到空气中被人类、动物吸入,有可能引发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因而,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对工业有机废气进行有效治理。

  • 标签: 吸附法 工业废气 治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某公司对贮存苯等高毒物的贮罐实施了尾气治理改造,采用 “冷凝+吸附” 技术对尾气进行回收,气体达标后排放。装置设计规模为 400Nm³/h。本文对该该装置使用及改造进行跟踪,为类似装置的改造提供经验。

  • 标签: 冷凝吸附装置  尾气  堵塞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越发重视能源安全问题,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变压吸附制氢技术能够通过对吸附材料的有效利用实现对氢分子的选择性吸附,从而制备出具有高纯度特征的氢气,可替代传统能源应用于化学工业生产那种。本文简要介绍变压吸附制氢技术以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 标签: 变压吸附制氢技术 化工生产 化学品合成 氢气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抗体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辖区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65岁男性80例丙肝患者血清,根据检测方式分为常规组(间接ELISA法,40例)和试验组血清(双抗原夹心ELISA法,40例),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抗-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C,HCV)阳性标本有8份,试验组阳性检出率为87.50%(7/8),常规组阳性检出率为25.00%(2/8);抗-HCV阴性标本有72份,试验组阴性检出率为97.22%(70/72),常规组阴性检出率为83.33%(60/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49 2、7.912 1,P=0.011 7、0.004 9)。试验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可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数据,达到改善预后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ELISA实验 丙肝抗体 诊断结果 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