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术后早期给予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将46例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例)术后24小时之内及给予内营养联合外营养,对照组(24例)仅给予外营养,比较两组排气时间、术后7天内血白蛋白水平增加值、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7天内血白蛋白水平增加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术后早期给予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可促进功能恢复,加强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20例胃癌患者,按术后不同营养方法分为研究组(早期内营养)60例和对照组(全胃肠外营养)60例,研究组在术后48h开始输注部分内营养制剂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术后7d采用完全静脉营养,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不同。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早期内营养护理方法,能够促进胃癌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脉康治疗糖尿病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糖尿病病诊断明确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饮食,采用常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并予甲钴胺500vg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5克日3次,疗程6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糖脉康治疗糖尿病病有显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60例进行研究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未进行术后早期内营养的应用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术后早期的内营养液的应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患者的治疗后7天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内营养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肠内营养 胃癌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营养的临床护理重点,提高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总结的方法,对本院的61例因胃癌行胃切除术的患者施行早期内营养,给予系统化的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营养支持治疗,内营养治疗平均(11.5±2.2)d,平均住院时间(18.0±3.5)d;无水电解质失衡、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胃切除术后早期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加强内营养的护理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本科室的护理水平。

  • 标签: 胃癌 全胃切除术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 系统化护理
  • 简介:近年来,食管癌术后早期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日益受到医务人员重视,术后科学规范地实施早期内营养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内营养的优势、时机、方法及护理要点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肿瘤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大连地区水产企业生产加工用水进行球菌检测,判断其卫生状况。方法根据水质检测ISO标准(ISO7899—2∶2000)薄膜过滤法,进行球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并根据球菌的高度保守的特异性tuf基因,合成了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在41份检测样品中,两种方法的球菌检出率均为14.6%,主要为群Ⅱ菌株。结论本地区加工用水卫生状况不理想,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和治理。

  • 标签: 肠球菌 大连地区 加工用水 食品安全 水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营养方式在胃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78例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根据其有无术后早期进行内营养及其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三组,A组62例患者术后通过空肠造瘘管行内营养,B组58例患者术后使用鼻饲管行内营养,C组58例未行内营养。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现消化道、呼吸道不适症状的比例。结果术后早期行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缩短;两种内营养方式的患者不适症状表现不同。结论通过留置空肠造瘘管与鼻饲管可以早期恢复内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病人康复,减少病人住院时间。

  • 标签: 空肠造瘘管 鼻饲管 肠内营养 胃癌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缺氧上皮屏障功能调控的作用。方法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系IEC-6细胞分为3组:常氧组(21%氧浓度)、缺氧组(2%氧浓度)、缺氧+环巴胺组(用5mmol/L的环巴胺预处理30min后,再给予2%氧浓度进行缺氧处理)。RT-PCR检测Hh信号通路IHH、PTCH、GLI-1mRNA的表达变化,电阻测定仪检测跨上皮电阻(TER),Westernblot检测IHH、紧密连接蛋白经典表达分子胞质附着蛋白(ZO-1)、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1)的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常氧组Hh信号通路IHH、PTCH、GLI-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56±0.009、0.459±0.087、0.142±0.023;缺氧组分别为0.303±0.052、0.678±0.073、0.483±0.0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14.05,一11.85,一6.52,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常氧组和缺氧组的IHH相对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9±0.06和0.91±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8.08,P〈0.05)。常氧组、缺氧组和缺氧+环巴胺组的TER分别为(134±5)Ohm/cm。、(100±6)Ohm/cm2、(118±5)Ohm/cm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d,P〈0.05)。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下降约27.7%(t=7.84,P〈0.05);与缺氧组比较,缺氧+环巴胺组回升约16.4%,但仍低于常氧组(t=4.23,P〈0.05)。常氧组胞质附着蛋白一1、咬合蛋白、闭合蛋白一1的表达分别为1.184-0.24、0.80±0.13、0.90±0.09,缺氧组分别为0.58±0.08、0.32±0.05、0.50±0.09,缺氧+环巴胺组分别为0.92±0.21、0.43±0.10、0.82±0.1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5,2.88,10.09,P〈0.05)。缺氧组较常氧组分别降低48.7%、40.0%、55.6%(t=12.86,

  • 标签: HEDGEHOG信号通路 环巴胺 肠上皮屏障功能 跨上皮电子阻 紧密连接蛋白
  • 简介:炎症性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类反复发作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知晓,但目前认为自身肠道黏膜免疫失调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是IBD的传统疗法。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生物治疗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克罗恩病并发外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取营养支持护理、皮肤护理、瘘口护理、心理护理、自理能力的锻炼等措施,对11例克罗恩病合并外瘘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11例患者病情进入稳定期,瘘口缩小,溢出液减少,维持了机体所需的营养。结论克罗恩病合并外瘘患者通过综合护理,赢得了治疗时间和机会,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克罗恩病 肠外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无痛技术在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需要进行无痛切除结直肠息肉的112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56例患者,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特殊护理,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护理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从而分析采用无痛技术在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过程中的护理要点。结果实验组患者经特殊护理后对治疗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结直肠息肉切除过程中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状态,并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无痛肠镜 结直肠息肉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以便更加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临床标本中检出的300株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株球菌中,分别来自尿液115株、创面及伤口分泌物87株,痰液49株,血液25株,穿刺液19株、其他5株。其中粪球菌234株、屎球菌49株、鹑鸡球菌7株,铅黄球菌6株、坚韧球菌1株。球菌属因存在种间的差异,抗生素耐药性也有所不同,粪球和屎球的抗生素敏感性各有特点,屎球菌除了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性低于粪球菌外,对其他药物均明显高于粪球,二者对糖肽类药物均很敏感。HLAR检出率高达59%,VRE也有检出。结论球菌感染不容忽视,各种球菌的感染部位及耐药性有很大差异,临床微生物室应当加强对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缓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 标签: 肠球菌 感染分布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获取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心理状况、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规律性排便、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肠造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中的疗效及意义。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2000-2011年国内有关全胃切除术后内营养治疗的研究,应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5.1对各研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共有14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内营养组较场外营养组的合并OR95%CI分析显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2.16-26.89,-17.43,(P<0.00001);术后排便时间-22.02-24.16,-19.89,(P<0.00001);术后第8天血白蛋白水平5.761.82,9.70,(P=0.004);术后住院时间-3.98-5.28,-2.67,(P<0.00001);住院费用-2678.79-3620.27,-1737.31,(P<0.00001)。结论应用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恢复、营养状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外营养。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