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肛肠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68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组开展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预防性护理干预组满意度、肛肠手术患者炎症指标、肛肠手术护士消毒隔离工作评分、手卫生执行度、无菌操作执行度、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传统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肛肠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4—11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196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简易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估营养状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明老年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7评估心理状态,采用Fried衰弱量表评估患者衰弱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衰弱发生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96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衰弱、非衰弱发生率分别为50.5%(99/196)、49.5%(97/196);不同年龄、运动频率、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营养状态、抑郁状态、认知状态、焦虑状态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CCI、营养状态是影响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发生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其发生衰弱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CCI、营养状态。医护人员有必要在术前识别衰弱患者,及时采取跨学科衰弱管理,减少和延缓衰弱发生,促进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康复。

  • 标签: 老年人 髋骨折 衰弱 危险因素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控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监护病房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住院 132 例开颅手术患者,对纳入研究患者病历进行查阅,统计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 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肺部感染患者年龄、吸烟史、既往史、气管切开、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均是颅脑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颅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指导临床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控对策,以达到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颅脑术后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356例及其中发生医院感染6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导致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我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10%,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胆道、皮肤、牙周及眼结膜。年龄、住院天数、是否有侵袭治疗以及糖尿病病程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宣教、尽量避免不必要侵袭性操作、控制血糖以及缩短住院天数,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可能

  • 标签: 糖尿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肛肠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将我院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8月 68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组开展预防性护理干预。 结果:预防性护理干预组满意度、肛肠手术患者炎症指标、肛肠手术护士消毒隔离工作评分、手卫生执行度、无菌操作执行度、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传统护理组有优势,P< 0.05。 结论:肛肠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肛肠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2年7月间收治1213例神经内科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医院感染情况。结果1213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整体感染率为5.5%,其中,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机率较高,脑出血感染患者有6例,占9%,脑梗死感染患者有5例,占7.5%。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部位,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有11例,占16.4%。结论导致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很多,应当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探讨,以有效防治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此次研究选择了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本文研究基本资料为所有入选患者医疗数据。采用问卷调查与患者病历分析相结合方式,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入院方式、由资深护理人员提供服务、两种或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均是患者出现感染单因素(P<0.05);年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机械通气均是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预防脑卒中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可以从加强环境与器械无菌化管理、实施良肢位摆放干预以及强化抗菌药物用药管理等方面进行干预。

  • 标签: 脑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麻醉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行麻醉手术老年患者共计76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低体温现象产生危险因素。结果在统计10条危险因素中,研究组(1)、(4)、(5)、(6)、(7)、(8)、(9)、(10)均多于参照组(P<0.05);而(2)、(3)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麻醉手术患者研究,显现患者年龄大、行腹部手术与胸部手术、选择全麻方式、手术时间较长、术中给予输血量以及输液量、运用冲洗液量、手术室温度等危险因素达到2个以上,疑似为患者产生低体温临床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麻醉手术患者 低体温现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列腺电切术后导致患者发生尿频现象具体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集195例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1个月时间发生尿频现象几率,总结导致尿频具体因素。结果尿频发生率为9.23%(18/1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尿频原因包括术前留置尿管时间超过1周、逼尿肌功能不稳定、存在膀胱颈纤维化现象、膀胱有效容低于100ml、膀胱三角区存在损伤、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超过1周、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结论导致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发生尿频因素较为复杂,需要临床人员加以注意,降低尿频发生几率,更好改善预后。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尿频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术后癫痫发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并有完整临床资料脑动静脉畸形病例138例.以性别、年龄、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术前癫痫史、病变部位、畸形团大小、引流静脉、手术入路、术后水肿、病灶残留、手术次数、癫痫灶切除等13项可能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设定术后发生癫痫为因变量,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前癫痫史、病变部位、畸形团大小、引流静脉、术后水肿等5个因素是术后癫痫发生危险因素。结论对脑动静脉畸形手术病人。应针对癫痫发生危险因素进行防治,以减少脑动静脉畸形术后癫痫发生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癫痫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院内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制定具体防范措施,落实《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工作,保证诊疗环境,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消毒隔离技术、职业防护,在工作中能正确使用,树立标准预防理念,能降低院内感染发

  • 标签: 口腔诊疗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消毒技术 标准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后路手术后发生椎管内血肿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椎管内血肿将这94例手术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手术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研究组24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椎管内血肿;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椎管内血肿发生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24例术后发生椎管内血肿患者术前总蛋白、血清蛋白以及血钙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0例为发生并发症手术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患者血红蛋白数据无显著差异;研究组24例术后发生椎管内血肿患者术中出血量>1000ml,手术时间>2h,术中异体输血人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70例为发生并发症手术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数相比无显著差异;研究组24例术后发生椎管内血肿患者术后总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70例为发生并发症手术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其余生化检验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手术后发生椎管内血肿与术前总蛋白、血清蛋白以及血钙水平降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异体输血以及术后总蛋白减少相关。所以在腰椎后路手术中要注意检查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缩短手术时间,以此预防椎管内血肿。

  • 标签: 腰椎后路手术 椎管内血肿 危险因素
  • 简介:1概述1999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和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及深部组织破坏。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常用分级法为Wag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足,目前无溃疡。1级:表现为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

  • 标签: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预防 病情严重程度 足溃疡 深部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麻醉手术患者于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现象,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受手术老年患者开展“低体温现象常见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其手术过程中是否发生低体温现象进行分组比较,未发生低体温现象者为对照组。结果188例患者中,发生低体温现象者,为125例,占66.49%,未发生此现象患者63例,将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输液量大、输血量大作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发生低体温现象患者中,具备两项以上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中患者。结论年龄大、手术次数多、手术时间长、输液量大、输血量大、全麻等因素中,具备其中两项因素为老年患者发生低体温现象危险因素。

  • 标签: 低体温 麻醉手术 老年患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烧心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往往还伴随着诸多食管外症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通常具有较长病程 ,疾病迁延不愈 ,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同时也极大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危害性极大。明确胃食管反流病发病原因 ,是治疗疾病关键所在 ,本文就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危险因素研究及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为今后临床中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危险因素;治疗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因多种原因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 ,进而引发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消化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中已达成共识 ,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 Barrett食管等三大种类 [1]。目前临床中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断金标准为胃镜检查 ,此外 ,应用 24h食管 PH监测也有助用诊断是否有酸反流存在 [2]。近年来新兴起超声、内镜窄带成像术、高分辨率放大内镜等技术 ,虽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提供了极大帮助 ,但目前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断仍以患者临床症状为主要参考标准。由于胃食管反流病致病原因复杂性和诊断不确切性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危险因素和治疗进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3]。本文现对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危险因素研究及其治疗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 压疮本是在临床护理上较为常见发生在长期卧床患者身上现象。但目前,科技进步,医学发展迅速。国内能够开展手术项目也越加广泛。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需要很多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始终保持着一个体位,来满足治疗需要。因此,高度关注患者术中压疮,并及时在术后记录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并针对具体情况而采取必要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探究 术中压疮 危险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