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恶性肿瘤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化疗术前7d和化疗结束后14d分别检测多项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化疗后免疫营养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普通营养组,有显著性差异;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肠内免疫营养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肠内免疫营养 胃肠道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后的胃肠反映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40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胃肠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胃肠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或缓解患者的胃肠反应,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对肿瘤患者行化疗治疗时,可以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胃肠道反应 肿瘤化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期间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对于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反应中4例轻度,3例中度,0例重度,发生率为23.33%(7/30);对照组10例轻度,5例中度,3例重度,发生率为60.00%(18/30),观察组的胃肠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期间开展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胃肠反应发生率并减轻严重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反应 中医护理 肿瘤 化疗 胃肠道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患有肿瘤 且进行化疗的 患者进行 中药 的护理,并探讨其 在患者胃肠上的反应 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100 例自 2018 年 1 月至 201 8 年 12 月入住的患有肿瘤 并且已经实施了化疗 的患者来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然后均分成两小组。在本次参与研究的对照组中,采用的是普通的护理,参与研究的研究组中采用的是 中药 的护理。分析其效果。 结果: 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采用了中药护理的研究组患者产生胃肠反应的人数有 8 人,占研究组人数的 16.0% ,发现应用了普通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产生胃肠反应的人数有 17 人,占总体的 34.0% 。 研究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 P<0.05 )。 结论: 对患有肿瘤且进行化疗的患者进行中药的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 当前胃肠的反应情况,而且还能使患者在化疗之后身体恢复较快,十分有效 ,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护理 肿瘤患者 化疗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 胃胃肠 不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进行总结,探讨其预后。方法:对我院 20 14 年收治的 120 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肿瘤使用化疗泵结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均使用化疗泵结合PICC持续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泵结合PICC持续化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化疗泵 PICC 持续化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0年1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56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肠内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并比较CD4+/CD8+比值、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内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均短于肠外组P<0.05.肠内组CD4+/CD8+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水平显著高于肠外组P<0.05.肠内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其营养和免疫状况,促进体重增加,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关键词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3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胃肠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胃肠肿瘤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49.64±14.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7.58±16.05)ml;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4±0.18)d和(5.16±0.5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31±0.23)d和(7.50±0.48)d;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胃肠肿瘤时,腹腔镜手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肿瘤胃肠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6月肿瘤科住院患者中胃肠肿瘤患者160例,按NRS2002系统评分,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应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营养风险发生率38.75%(54/160),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是33.97.3%,结肠癌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18%,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是31.74,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3%。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的33.7%(P<0.0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7.31±9.34天,高于无营养风险的23.14±7.50(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有较高的营养风险,应重视胃肠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蹄查,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更需重视术前或术后积极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2002 胃肠道肿瘤 营养支持
  • 简介: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NutritionalIndex,PNI),是由Buzby[1]最早提出,日本学者Onodera进行修正后,建立起来的一个营养评估和手术风险预测指标[2],最初旨在进行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评估和手术风险的预测,因其简单、方便、有效,而在日本胃肠外科、

  • 标签: 预后营养指数 胃肠道恶性肿瘤 营养评估 风险预测 心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沙利铂(L-OHP)治疗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病理性诊断为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8.5±8.2)岁,胃癌22例、结肠癌25例、直肠癌1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于第1~5d静脉滴注5-氟脲嘧啶(5-FU)500mg/m2,每天4h,静脉滴注亚叶酸钙CF150mg/m2,每天2h,以1月为1疗程,连续用药6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L-OHP80mg/(g?m2?d),5%葡萄糖500ml,每天滴注4h,以1月为1疗程,连续用药6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如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治疗胃肠恶性肿瘤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奥沙利铂 5-氟脲嘧啶 胃肠道恶性肿瘤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肿瘤患者胃肠反应,探讨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从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筛选符合标准的116例,时间从2020年5月—2021年4月,以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数量全部都是58例。对照组主要使用常规模式对患者展开护理,观察组以此作为基础添加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胃肠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通过数据对比不难发现,在胃肠反应方面对照组表现更为明显,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胃肠反应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患者胃肠反应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肿瘤患者 胃肠道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胃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4例肿瘤化疗的患者,52例接受常规护理,52例接受常规联合中医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胃肠不适发生概率、自尊评价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反应(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尊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胃肠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尊心。

  • 标签: 中医护理 肿瘤化疗 胃肠道 自尊评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腹部超声诊断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3月纳入的7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实行经腹部超声诊断,参照组实行常规CT诊断,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漏诊、误诊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经腹部超声 胃肠道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腹部超声诊断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3月纳入的7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实行经腹部超声诊断,参照组实行常规CT诊断,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漏诊、误诊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经腹部超声 胃肠道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疗法是一种治疗胃肠肿瘤患者免疫力下降、恢复效果差的有效方法。在癌症患者的手术后,采用营养支持疗法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目前,我国肠内营养应用并不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分析对国内基层医院肠内营养现状,寻找优化改进的方法,以促进胃肠肿瘤患者的后续恢复。

  • 标签: 肠内营养 胃肠道肿瘤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以患有胃肠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胃肠肿瘤的患者74例,为了进一步观察对患者研究的结果,本次研究将选取不同的方式对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先采用随机方式将其中的3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X组,主要使用常规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剩余的3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Y组,主要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并由医护人员对所有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现象。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方式下的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常规手术在患者手术的时间、出血情况等方面均不占优势。而在使用腹腔镜切除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降低,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现象相对来说更少。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从以上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腹腔镜手术对患有胃肠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从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情况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现象等方面进行对比,均有明显的优势。应将该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中积极推荐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胃肠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