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旅游在当今世界上已成为发展非常迅猛的朝阳产业,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汕头市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了“强化特色、精品领先、优化结构、综合开发,构建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旅游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使旅游成为跨世纪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财政作为政府综合职能部门,如何为市旅游的发展创造条件则是财政工作者所应思考的问题。

  • 标签: 汕头市 旅游业 发展 财政支持
  • 简介:广东是中国旅游第一大省,但还不是旅游强省。本文对广东省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旅游营销战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广东省应该完善其旅游形象识别系统,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同时提出旅游营销的一些原则和策略。

  • 标签: 广东 旅游 市场营销 战略
  • 简介:旅游素有"无烟工业"之称,具有投资少、利润大、收效快的特点,其生命周期之长其他行业无法比拟.今天的贵州旅游的发展不尽人意,使"无烟工业"变成了污染行业,使原有的一些资源生命周期缩短(如黄果树),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警惕.任何保护旅游开发的措施,只有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才能使贵州旅游大放异彩.

  • 标签: 旅游业点评 无烟工业污染 污染贵州
  • 简介:英国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对广州很有借鉴作用,从管理体制、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以及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针对广州实际,借鉴英国经验提出发展对策。

  • 标签: 生态旅游业 英国 借鉴 广州 管理体制 协调发展
  • 简介:由于多种因素:中国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的区域差异,使我国旅游表现出地域差异.因此本文根据三大地区的划分,着重比较了各地区的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并分析了其差异性的根源.在旅游供给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旅游供给的四个部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阶段与趋势、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在需求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国内旅游、海外旅游、出境旅游逐个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策略.

  • 标签: 三大地区 地域不平衡 供给 需求 策略
  • 简介:本文以世博会与上海旅游的相关性作为切入点,首先从实际效果上和理论上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对上海旅游的推动作用,然后从前期效应、当期效应、后期效应三个方面探讨了上海旅游对上海世博会顺利召开的支持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个世博会与上海旅游的互动机制模型,同时针对如何激活这个互动力机制从组织结构、市场战略、促销战术、产品设计、企业运作、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与思路.

  • 标签: 世博会 上海旅游业 钻石理论 互动机制
  • 简介:众所周知,四川是一个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大省,拥有包括三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内的66个主要景区,其中,省级景点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国家级风景名生区数量则占全国的7.5%,位列第三。但是,尽管拥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我省的国际旅游服务收入却并未取得应有的娇人业绩,1998年我省接待的国际旅游人次为15万人次,创造的国际旅游服务收则入为8367万美元,但与同期云南省接待55万国际旅游人次,26103万美元的国际旅游收入相比,仍然是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已明确提出要将旅游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而在国内旅游消费方面,1999年我省接待的国内旅游消费者已达4800厄人次,创造了139亿元人民币的国内旅游收入,应该认识到,有限的国内客源市场,已经使我省的旅游缺少继续发展的空间,因此利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开拓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我省的国际旅游服务,就将成为新形式下更富有成效的战略选择,本文则将从我省旅游与国际市场的发展策略差异入手,探讨有利于我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战略选择。

  • 标签: 四川 旅游业 旅游景区 旅行社 市场开拓 品牌战略
  • 简介:对从事旅游工作的危害的评估是预防有关疾病的根本因素,时间可追朔到60年代,根据欧共体给他的成员国所下的命令和意大利实行的624条令(1994年)以及后来所做的修改,也是根据我国多年的惯例,即"CENSIRE,PERCHESURARE"准则,翻译过来就是"鉴别这些危害因素然后消除"。

  • 标签: 健康危害因素 卫生监测 行为趋向 化学成分 非电离辐射 成本费用
  • 简介:新疆无论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这些传统的观光旅游资源方面、还是在汽车旅游、生态、探险这些特种专项旅游资源方面,蕴藏量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其特征表现为:总量大、类型全、层次高、组合优、功能多、前景好。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新疆六大类型资源齐备,在68种基本类型中新疆至少拥有56种。占全国实体旅游资源总量的83%,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冠。

  • 标签: 游资 新疆 中国 旅游业发展 资源 总量
  • 简介:旅游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提供岗位最多的产业。根据世界旅行联合会预测,从2000—2010年,旅游的直接间接产值将占世界GDP的11.7%,并将提供2-2.55亿个就业机会。我国旅游自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总收入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旅游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根据统计,上海某高校旅游系毕业生第一年的流失率为50%,第二年为80%;杭州某高校近5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分配到杭州市饭店的大学生流失率也高达77.6%。至2002年8月底,持有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的197375人中,目前已经不再从事导游工作的达65471人,占总持证人数的33.2%。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人力资源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而旅游高素质员工的大量流失则会使这个朝阳产业缺乏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对这个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 标签: 员工流失 旅游业 原因 对策 毕业生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
  • 简介:我省旅游与条件相似的云南省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使贵州的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需从加快发展速度和加大发展力度上下功夫。成立一个以省长牵头的“贵州省旅游开发与管理委员会”将对制定我省旅游的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旅游资源 对比研究 发展对策 贵州
  • 简介:旅游飞速发展,旅游经济初具规模,1999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旅游37万人次,比1998年增加8.31万人交,增长26.63%,旅游外汇收入9721万美元,比1998年增加1354.5美元,增长16.19,接待国内旅游4771万人次,比1998年增加了352.63万人次,增长38%,国内旅游收入138.85倔元,比1998年增收19.92亿元,占全省GDP的3.93%,200年四川旅游在1999年良好形势的基础上又有大幅提高,截止2000年8月份共接待海外旅客22.29万人次,比1999年同期增长10.93%,外汇旅游收入也增长了6.81%,呈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

  • 标签: 四川 旅游业 发展 对策
  • 简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门类繁多。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包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如何加快文化旅游的发展,拉动包头地区经济的增长,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文化源 旅游业发展 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文化 工业城市
  • 简介: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将旅游定为西部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以旅游为龙头,来带动西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大都确定走大旅游之路。可是长期以来由于这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还很低,所以西部大多数地方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的“冷点”地区。在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以及近几年“假日经济”的应运而生,外出旅游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消费新时尚,国内旅游空前火爆,一部分人的旅游兴趣转向“冷点”地区,西部旅游也开始红火起来,成为西部旅游的大好时机。西部地区旅游的政策支持体系正进一步健全。然而,现行对旅游的税收政策,还不能有效的促进旅游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从税收角度来分析发展西部旅游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有效的发挥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加速西部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使旅游成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

  • 标签: 西部地区 旅游业 政策支持 税收政策
  • 简介:二是来澳门旅游的大部分是香港游客,到香港的国际游客只有1/5来澳门,澳门政府重视发展旅游除了表现在积极开发旅游资源以外

  • 标签: 旅游业特点 澳门旅游业 特点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