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讨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舒适度评分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随机对照研究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舒适度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12月间本院妇科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20例,对其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通过对比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归纳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阴道镜下活体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达到100%。阴道镜下宫颈病变有典型表现,具有突出鉴别价值。结论:对宫颈病变患者应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诊断准确性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病变 阴道镜 活体组织检查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定慢性宫颈炎与宫颈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5月慢性宫颈炎者100例为试验组,并纳入10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均检查其HPV感染情况,对慢性宫颈炎与宫颈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评定宫颈HPV感染情况显示试验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宫颈HPV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环形电切除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干预体会。方法:从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医院就诊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选取33例患者参与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并于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记录手术指标,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持续时间从4到26 min不等,平均耗时9 min;术中患者出血量从2 ml到20 ml不等,平均出血量约8 ml;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未使用镇痛药物;手术过程中,均未采取麻醉措施;少量患者出现局部轻微疼痛,疑因电凝产生的热刺激导致,总体耐受较佳;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能自如活动,仅有2例患者出现阴道流血(流血量超过常规月经量),并发症发生率为0.06%(2/33),采取纱布填塞压迫方式止血,24 h后给予止血药物口服,并取出纱布,症状消失;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给予2次返院复查,计算治疗总有效率,累及达到93.94%(31/33)。结论:给予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治疗,同时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与预后。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除 重度宫颈糜烂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定慢性宫颈炎与宫颈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5月慢性宫颈炎者100例为试验组,并纳入10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均检查其HPV感染情况,对慢性宫颈炎与宫颈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评定宫颈HPV感染情况显示试验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宫颈HPV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在宫颈病变治疗中,对患者施以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月,选我院收治宫颈病变病例150例,随机数字法分2组,实施不同治疗,比较手术、排气、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率。结果:比较对照组,比较手术、排气、住院时间短(P<0.05),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治疗中,对患者施以宫颈环形电切术有效果和临床价值。

  • 标签: 宫颈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冷刀锥切 并发症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探索利用细胞学联合病原微生物诊断宫颈癌的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莱芜人民医院实习期间检查的宫颈病变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采用细胞学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和二者联合检测的三种方法进行筛查,记录并分析。由数据可得出TCT联合HPV检测方法特异性虽低于单一细胞学检测但敏感度高于单一细胞学检测和单一病原微生物检测,根据整体检查效果来看,TCT联合HPV的检测方法是现阶段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段中较普遍且性价比较高的最佳筛查方案。

  • 标签: 细胞学 病原微生物 宫颈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应用价值。方法:  2022-1~2022-12高危型HPV宫颈癌疑似患者164例,宫颈活检结果为判定标准,宫颈脱落细胞病理阳性判定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上病变。统计高危型HPV-DNA阳性结果。结果:  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在鳞状细胞癌阳性诊断率为86.68%。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病理低度鳞状上皮病变阳性率63.54%与宫颈活检CINⅠ以上阳性率77.36互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  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可提高对高危型HPV宫颈癌疾病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宫颈活检 高危型HPV宫颈癌 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病患共180例,三组病症患者均为60例,对其进行HPV检测,并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受HPV感染的病患为130例,阳性率为130(72%);三组病患的HPV阳性例数和HPV水平均为宫颈癌组最高;HPV感染病患中HPV-DNA-16、HPV-DNA-18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1.43%、97.58%。结论HPV检测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帮助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等疾病在早期就进行及时的诊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病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治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宫颈炎 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HPV检测阳性患者的病例记录资料。结果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具备较高水平的CA阳性检出率(92.00%)。在高危型HPV病毒检查结果阳性的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脱落细胞病理学LSIL指标阳性检出率为65.00%(65/100);活检病理学CINI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67.00%(67/100)。结论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在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具备极其充分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危性HPV宫颈癌 宫颈组织活检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宫颈长度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孕前宫颈环扎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因宫颈功能不全行孕前宫颈环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cm者60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34例,经阴道宫颈环扎26例;宫颈长度≤2.5cm者68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32例,经阴道宫颈环扎36例.结果对于术前宫颈长度〉2.5cm患者,不同宫颈环扎方法术后妊娠期宫颈长度、孕周延长时间、围生儿体质量、围生儿存活率、分娩孕周和宫腔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前宫颈长度≤2.5cm患者,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患者术后妊娠期宫颈长度、孕周延长时间、围生儿体质量、围生儿存活率和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经阴道宫颈环扎患者[(3.85±0.37)cm比(3.16±0.49)cm、(101.75±4.71)d比(80.62±3.53)d、(2850±323)g比(2330±585)g、90.6%(29/32)比69.4%(25/36)和50.0%(16/32)比22.2%(8/36)],而宫腔感染率明显低于经阴道宫颈环扎患者[0比1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宫颈长度〉2.5cm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孕前宫颈环扎可选择经阴道或腹腔镜下;对于宫颈长度≤2.5cm或既往宫颈环扎失败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腹腔镜下宫颈环扎优于经阴道宫颈环扎.

  • 标签: 宫颈功能不全 环扎术 宫颈 妊娠结局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病例中的疗效。方法:将 2016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紧急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分娩时间及延长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均<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及阿氏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05)。结论: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紧急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病例中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

  • 标签: 紧急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扩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管内镜下宫颈锥切术应用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CINⅡ、Ⅲ级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组采用宫颈管内镜下宫颈锥切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标本切缘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50)与18%(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6%(48/50)与84%(40/50)],残留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6%(3/50)与14%(7/50),2%(1/50)与8%(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56、3.98、13.96,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3/50)与18%(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6、1.26、0.98,P均>0.05)。结论宫颈管内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高级别CIN,可准确定位病灶,切除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手术并发症少。

  • 标签: 宫颈锥切术 内镜 宫颈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