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入的4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40例患者均采用超声观察方法检查视网膜病变的形态、程度以及位置,综合分析做出最终的超声诊断。结果 超声技术对于40患者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7.50%,视网膜脱离声像图可以分为部分脱离和完全脱离,部分脱离是在玻璃体无回声区见较强带状回声或弧形隆起;完全脱离是在玻璃体无回声区内眼球轴位层面显示“V”字形带状回声。结论 超声诊断在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供直观、准确的图像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评估首选玻璃体手术治疗无明显PVR的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32只眼)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PVR低于C1,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尽快采用玻璃体手术,放脉络膜上腔积液,硅油填充或膨胀性气体填充,并酌情联合巩膜扣带术。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黄斑裂孔者17例,27例无PVD,一次手术复位率为87.5%(28/32),有2例2或3次手术成功,余下2例失败。结论对无明显PVR的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首选玻璃体手术,有利于减少PVR的发生和提高手术复位率。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玻璃体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少年陈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2例(42眼)陈旧视网膜脱离青少年患者经巩膜扣带术进行治疗。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视网膜裂孔。采用单纯巩膜外加压4眼(9.5%),单纯巩膜外环扎6眼(14.3%),环扎联合加压32眼(76.2%)。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36只眼(85.7%)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6只眼(14.3%)明显好转。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少年陈旧视网膜脱离,疗效良好,创伤小,可作为首先选择的术式。

  • 标签: 巩膜扣带术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眼科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对正确体位依从的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小组成员收集资料提出影响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体位依从的问题,利用鱼骨图分析并找出主要因素,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并制作体位指导卡,并将改进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12个月后,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对术后需采取体位的正确率、患者的满意度、护士做术前宣教时间活动前与活动后均采用t检验比较,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可提高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体位的正确率及依从,并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降低护士术前宣教时间。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 体位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综合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模式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效果,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方法:从我院2020年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被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小组中——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个小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后疼痛情况,通过P值、0.05的大小来确定数据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划分的三个等级的疼痛情况中,研究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采取综合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时,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常规模式,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此种模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

  • 标签: 视网膜脱落 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患者,男,71岁,被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约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诊断为双眼玻璃体混浊、左眼视网膜脱离,20天后随访,出现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光感,因患者病情加重,故未能入院行眼科检查,根据其病情发展及相关检查,该患者可能是淋巴瘤转移至脉络膜引起渗出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该病例提醒眼科医生注意此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脉络膜转移 视网膜脱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8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延续护理组(40例):采用基础护理+延续护理方式完成出院后护理;基础护理组(40例):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出院后护理;就组间疼痛评分、满意度(心理干预、疼痛干预、护理态度、护理技术)评分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延续护理组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疼痛评分(6.25±1.25)分同基础护理组疼痛评分(6.29±1.27)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延续护理组疼痛评分(3.27±1.26)分低于基础护理组疼痛评分(5.11±1.29)分明显(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视网膜脱离 疼痛评分 满意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综合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模式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效果,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方法:从我院2020年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被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小组中——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个小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后疼痛情况,通过P值、0.05的大小来确定数据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划分的三个等级的疼痛情况中,研究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采取综合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时,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常规模式,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此种模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

  • 标签: 视网膜脱落 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SDS、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视网膜脱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SDS、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视网膜脱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巩膜外垫压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硅油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60眼)硅油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应用巩膜外垫压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与视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3.33%);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油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应用巩膜外垫压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具有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垫压 视网膜激光光凝 硅油 效果观察
  • 简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前部玻璃体的牵拉是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前者3眼术后再次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后改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14例14眼的患者背景、术中所见及术后观察

  • 标签: 原因分析 固定术视网膜 房型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路显微手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根据来我院进行手术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进行一般检查后进行外路手术,实验组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显微外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1.9±12.6min)和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0.6±5.2ml)、住院时间为(2.6±0.4天)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1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脱离 外路显微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29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由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引起者15眼行硅油取出+剥膜+注气或硅油填充术;裂孔未封闭者行剥膜+硅油填充+光凝,其中周边裂孔8眼,黄斑裂孔2眼,巨大裂孔后瓣漏脱者2眼,7眼联合巩膜扣带(外加压);2眼行环扎巩膜扣带+外加压+外放液+冷凝;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功能提高者15眼,随访4mo,6眼复发。结论: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是多种的,根据不同的眼底表现应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硅油填充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观察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7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优化的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及术前术后体位的护理。以常规护理方式的8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结果强化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达到97.36%,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91.35%,P<0.05)。结论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Andogsky综合征表现为患者全身的特应性皮炎(AD)并发白内障,也称为皮白内障。除白内障外,还有睑缘炎、角结膜炎、圆锥角膜、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等眼部并发症。本文报道了2例合并视网膜脱离的AD患者,共同之处在于均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停药数年后出现眼部症状。笔者建议AD患者即使皮肤症状得到控制,眼科定期检查也很重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99-3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视网膜脱离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45例患者进行普通整体护理。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引入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视网膜脱离/护理 临床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0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和满意度。方法根据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病情特点,从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观察、出院指导等实施全方位护理,术后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有了充分认识,取得了良好的心理适应效果,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医生护士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治疗,术后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及比较满意者达97.2%。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视网膜脱离疾病的护理工作的科学和高效,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手术疗效。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目的方法比较显微镜下与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手术的疗效。随机选取RD患者48例(48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A组)14例(14眼),与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B组)共34例(34眼)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释放视网膜下液体后硅胶块填压及环扎,确认裂孔位于巩膜嵴上,如术中眼压过低,则玻璃体腔内注入空气或C3F8。术后定期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视网膜下液体吸收情况及冷凝反应。结果两组术后随访1-6个月,A组患者术后100%视网膜裂孔闭合,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提高12眼,矫正视力〈0.3者4眼(33.3%),≥0.3者8眼(66.7%),另外2眼视力不提高。其中,视网膜下液体吸收者缓慢者2眼(16.7%),6天后完全吸收。冷凝反应0级1眼(8.3%),Ⅰ级4眼(33.3%),Ⅱ级8眼(66.7%),Ⅲ级1眼(8.3%)。B组患者术后100%视网膜裂孔闭合,3例未复位,2次手术后成功复位,矫正视力〈0.3者12眼(35.3%),≥0.3者22眼(64.7%)。冷凝反应0级3眼(8.8%),Ⅰ级4眼(11.8%),Ⅱ级25眼(73.5%),Ⅲ级2眼(5.9%)。结论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相对简单,手术效果好,安全高,更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镜 双目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