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洁悠神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溃疡期压疮随机分成观察组82例(31处)和对照组81例(23处),对照组采用清创、敷料、止痛剂、局部抗菌药联合氧疗治疗;观察组使用喷洒洁悠神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其他辅料共同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洁悠神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显著。

  • 标签: 洁悠神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压疮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IL-17和Treg细胞IFN-γ,IL-4,IL-17,TGF-β1等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在治疗反复自然流产中的机制。方法采集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各30例,RSA患者采用寿胎丸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IL-17,TGF-β1细胞因子水平。结果RSA妊娠组经寿胎丸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FN-γ和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01),而IL-4和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TH17/Treg平衡失调可能是寿胎丸治疗RSA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寿胎丸 反复自然流产 IL-17 Treg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于2011年12月22日在清华大学隆重举办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1版)》发布会。《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是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期刊影响因子 计量指标 护理教育 年报 中华
  • 简介:本文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上常用的因子分析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从众多指标中选取了常用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7个经济发展指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得出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因子得分,并进行了排名。针对此次分析排名结果,就其合理性和客观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这种排序方法由于所用权数是依据观测数据计算出来的,多少会有所误差,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最后为促进河北省各地级市快速协调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为河北省各市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因子分析 相关系数矩阵 因子得分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生长因子及生物学材料是组织工程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阐述了目前组织工程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一些重要生长因子和生物学材料的主要作用以及近期的实验进展,指出当前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生物学材料 生长因子 颌下腺组织工程
  • 简介: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领域,2005-2009年间发表的论文在2010年获得引用频次前十位的文章中,吕发金同志发表于2007年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上的题为"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的论文,总被引频次17次,排名第十位。

  • 标签: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前十位 论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频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X线钙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分析自2003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所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钙化情况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病理检查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患者X线钙化情况与VEGF蛋白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诊断价值较高。结论钼靶X线表现中的钙化情况对乳腺癌患者VEGF表达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做为临床使用指导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X线钙化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献血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为其制备冷沉淀和I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中vWF含量。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浆中vWF含量为(125·81士48.71)%,去冷沉淀血浆中含量为(25.52土9.29)%。结论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后6h内分离的血浆,其vWF含量稳定,可用于冷沉淀制备和临床应用。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无偿献血者 冷沉淀 普通冰冻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6、IL-12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凉血消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20例HSP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对照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两个疗程后空腹采血,ELA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2含量。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治疗前IL-6、IL-12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IL-6显著升高,而IL-12显著降低。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12水平上升和IL-6下降的幅度较大,西医治疗组治疗后IL-6、IL-1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还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6、IL-1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SP的发生存在Th1/Th2失衡状态,凉血消斑汤具有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6的合成和分泌,上调Th1型细胞因子IL-12回复正常水平,使Th1/Th2失衡状态回复正常的作用。IL-6、IL-12水平的检测,对HSP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IL-6 IL-12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GSPs化疗栓塞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该方法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原发性HCC患者(HCC组)GSPs化疗栓塞术前1天、术后4、7及28天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中VEGF水平。结果HC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C患者术后4天[(232.56±119.40)pg/ml]、7天[(290.33±97.17)pg/ml]外周血中VEGF水平较术前1天[(106.79±55.85)pg/ml]明显增高(P均〈0.05);术后28天[(233.54±106.60)pg/ml]低于术后7天[(290.33±97.17)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Ps化疗栓塞治疗HCC术后VEGF规律性的变化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为术后抗血管内皮生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中医证型与Th1/Th2型细胞因子关系。方法对61例自然流产患者进行严格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其血清IL-2、IL-4、IL-10、IFN-γ的含量,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自然流产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细胞因子比较中,肾虚组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血瘀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而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Th1/Th2型细胞因子间比值的比较中,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自然流产中医证型中的肾虚证、血瘀证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自然流产肾虚证、血瘀证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

  • 标签: 自然流产 中医证型 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神经生长因子(NGF)预处理离体幼鼠脑皮质培养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24h内的SD乳鼠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7日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药物损伤组、及10、50、100ug/l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组。各预处理组分别以对应浓度的药物进行预处理,24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予20μmol/L谷氨酸损伤0.5h,换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24h后进行观察。检测神经细胞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苏本素-伊红(HE)染色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各浓度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高于药物损伤组,LDH漏出量和细胞凋亡率不同程度的低予药物损伤组;各药物预处理组细胞形态的受损程度均较药物损伤组轻。三个预处理组中以50ug/l组效果最佳。结论:不同浓度的神经生长因子提前24h预处理离体幼鼠脑皮质培养细胞对脑I/R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50ug/l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效果最佳。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谷氨酸 预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及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含量在冠状动脉循环中的变化。方法纳入2009年4月到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诊的AMI患者60例,同期选取冠脉造影结果无狭窄或狭窄程度〈50%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受试者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血清,分别采用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hs-TnT及CF6浓度。结果AMI患者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静脉血清中hs-TnT、CF6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CF6较冠状动脉血清hs-TnT、CF6均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可导致冠脉循环hs-TnT和CF6浓度升高,二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肌梗死面积。

  • 标签: 心肌梗死 高敏肌钙蛋白T 线粒体偶联因子-6 冠状循环
  • 简介:为了完善松嫩平原西部油田区盐碱化湿地中微生物生态学状况和生态功能研究,对松嫩平原西部6个油田区的湿草甸土壤中石油烃含量、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pH、含水量、电导率以及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和微生物群落BiologEcoplate代谢活性进行测定,揭示油田区湿草甸非生物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石油污染下的湿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活性随石油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油烃含量为5603mg/kg时,二者都达到了峰值;石油烃促进了油田区湿草甸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使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增强,提高了微生物对底物碳源的利用能力;土壤其他非生物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强度的影响各异;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多样性都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总磷含量呈负相关。

  • 标签: 湿草甸土壤 石油烃 石油污染 微生物数量 Biolog测定 松嫩平原西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住院的7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果治疗组结痂、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性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8例膀胱肿瘤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IGF-1的检测,了解膀胱肿瘤患者在术前、术后血清中IGF-1的水平变化,以及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浸润深度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1水平的异同。结果术前、术后第7天,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1值明显高于正常人;术后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GF-1的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或浸润深度的增加,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1的水平也升高。结论监测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GF-1的水平的变化,对预测肿瘤恶性潜能和肿瘤的发展情况,以及了解肿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Th17是新型的CD4+T细胞亚群,它通过分泌IL-17作用于多种细胞,诱导CXCL8、CCL2、CCL20等多种趋化因子产生,募集促炎因子到达炎症组织,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引起局部炎症反应。Th17相关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促炎作用。

  • 标签: Th17 趋化因子 风湿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FPI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即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正常组(n=10),实验组大鼠注射TFPI,在给药前,给药后1h,2h,4h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SA,TNF-α,IL-1水平,APTT时间,及TFPI水平。结果给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SA,TNF-α,IL-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APTT时间缩短(P<0.05),而给药后1h,2h实验组TFPI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4h时,两组间TFP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FPI对能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释放,其有效作用时间大约是4小时。

  • 标签: TFPI 凝血功能 炎症介质 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