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剂量琥珀酰胆碱与小剂量罗库溴铵用于麻醉诱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神经监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本院120例同一外科医师团队甲状腺手术神经监测患者,随机分为A组:麻醉诱导肌松药物为琥珀胆碱1.5 mg/kg;B组:麻醉诱导肌松药物为罗库溴铵0.3 mg/kg。麻醉医师待肌松监测显示到最大抑制后,通过气管插管条件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条件。记录各组插管时间、等待时间;迷走神经神经电信号基础值;以及术中血压波动、术后咽痛、声音嘶哑、低氧血症、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外科医师通过神经肌电监测仪进行神经刺激评估两组患者神经监测情况。结果A组患者气管插管条件优于B组,A组插管时间、肌松监测时间小于B组,两组手术监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首次神经监测信号值大于B组,A组首次监测例数多于B组,两组患者术中无体动,血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术后并发症,A组咽痛少于B组,A组有少量患者发生肌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 mg/kg琥珀酰胆碱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可以提供较好的插管条件,不影响外科医师术中行神经监测,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咽痛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喉返神经 琥珀酰胆碱 罗库溴铵 术中神经监测
  • 简介:在怀孕期间,在microchimerism的获得的结果,它经久地装在两个接受者坚持的母亲胎儿的房间交换。自然地获得的microchimerism可以在怀孕影响母亲胎儿的相互作用。我们进行了研究问一个女人从她的自己的母亲获得了的microchimerism是否是可检测的在前或在在有周期性的流产的女人的怀孕期间。胎儿的microchimerism也是assayed。有主要自发的周期性的流产的女人(n=;23)并且控制(n=;31)被学习。Genotyping为probands,他们的母亲和胎儿,被进行识别的非分享的多型性和量的聚合酶链反应表现了测量microchimerismin外设血mononuclear房间。预想比较在周期性的流产题目和控制之间被做,用逻辑回归和Wilcoxon等级和。在周期性的流产题目的随后的怀孕的纵的microchimerism被描述。向在周期性的流产对控制的microchimerism的更低的预想察觉有一个趋势,6%;对19%;(1/16对6/31,P=;0.2)。在怀孕期间,3/11(27%;)继续了有的周期性的流产题目,出生从他们的自己的母亲有microchimerism的察觉,而任何一个继续了流产的二个题目都没有察觉(0/2)。这个起始的数据当可检测时,与周期性的流产在女人从一个女人的自己的母亲建议那microchimerism,可以不同于控制并且根据随后的怀孕结果。进一步的研究被需要在周期性的流产决定房间类型,数量和microchimerism的任何潜在的功能的角色。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嵌合体 复发 外周血单核细胞 怀孕期间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TheauthorsdeterminetheHausdorffandBouliganddimensionsofaclassofrecurrentsetsbyusingelementarymethodsand,asacorollary,giveanewproofofaconjecturebyDekkingwhichhasbeenprovedbyBedfordbyusingtheergodictechniques.

  • 标签: 循环集 豪斯多夫维度 布里干维度 半群
  • 简介:摘要食管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是食管癌治疗的基石,上纵隔淋巴结清扫对于食管癌精准分期和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左侧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是食管外科极具挑战的操作,其解剖边界和清扫范围尚无相关共识。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尤其是机器人手术系统在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上纵隔微解剖概念的引入,笔者团队提出左侧神经旁淋巴结清扫边界,以实现精准、根治性、规范化清扫。笔者结合中心经验,对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切除术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解剖边界、清扫范围和技巧进行深入阐述。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左侧喉返神经 机器人手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电生理探测联合纳米碳示踪术联合治疗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SF-36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后,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电生理探测联合纳米碳示踪术联合治疗甲状腺癌中应用价值显著,可明显减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喉返神经电生理探测联合纳米碳示踪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女性的神经节瘤(laryngeal paraganglioma,LP)。患者女,34岁,因“咽部异物感3个月”就诊。喉镜检查提示声门上区以左侧杓会厌壁为中心可见一紫红色黏膜下肿物;增强MR检查和颈部CT血管造影(CTA)提示肿物血供丰富。考虑为动脉型血管瘤,不除外副神经节瘤。术前行血管造影并放置弹簧圈阻塞供血动脉后行支撑喉镜下肿物大部切除,残余部分肿瘤行博来霉素注射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副神经节瘤。遂二次手术行全身麻醉下颈外径路副节瘤切除术,术后1周顺利出院,出院半年复查显示肿瘤无复发,双侧声带运动对称,闭合良好,患者发音正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甲状腺术后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有无暴露神经分为暴露组和未暴露组,每组各25例。统计分析其神经损伤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结果暴露组神经损伤发生率4.0%(1/25)较未暴露组16.0%(4/25)显著较低,且P<0.05。损伤原因结扎、钳夹、牵拉、电灼等。而5例神经损伤患者中,永久性损伤1例、暂时性损伤4例,两种损伤患者的术中神经暴露、再次手术等因素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术后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结扎、钳夹、牵拉、电灼、再次手术等,因此术者必须对神经神经、腺体等解剖位置予以熟悉,且术中需充分暴露神经,以减少术后神经损伤机率。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喉上神经 术后损伤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淋巴结短径评估胸段食管鳞癌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28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36例、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92例)胸段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62例,女166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38~85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和左侧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2)CT检查左侧神经旁淋巴结短径评估术后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效能。(3)最佳截断值确定。(4)不同诊断标准的检测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检测方法的效能。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最佳截断点。结果(1)手术情况和左侧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628例病人中,572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56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408例行微创手术,220例行开放手术。628例病人中,60例发生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628例病人共清扫左侧神经旁淋巴结1 666枚,其中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75枚,转移率为4.502%(75/1 666)。(2)CT检查左侧神经旁淋巴结短径评估术后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效能:CT检查左侧神经旁淋巴结短径预测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54(95%可信区间为0.792~0.916,P<0.05)。(3)最佳截断值的确定:分别以CT检查左侧神经旁淋巴结短径为5、6、7、8、9、10 mm作为最佳截断值,其对应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556、0.384、0.258、0.063、0.003。确定CT检查左侧神经旁淋巴结短径5 mm为最佳截断值。(4)不同诊断标准的检测情况:分别以CT检查左侧神经旁淋巴结短径≥5 mm和≥10 mm作为胸段食管鳞癌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两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情况分别为66.3%和5.0%、92.3%和99.8%、89.5%和90.7%、46.3%和75.0%、96.0%和90.9%、20和57例。结论CT检查淋巴结短径可用于评估胸段食管鳞癌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短径≥5 mm作为胸段食管鳞癌左侧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标准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好。

  • 标签: 食管肿瘤 喉返神经 淋巴结 转移 短径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灵敏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联合“神经外支分型”在神经外支(external branch of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EBSLN)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以及全切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采用IONM“联合神经外支分型”解剖法)和对照组(采用同期同法手术治疗但直接结扎上极血管未行常规EBSLN显露)。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记录试验组EBSLN解剖亚型数目。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嗓音障碍指数-10(voice handicap index10,VHI-10),于术后1个月、6个月使用喉镜检查双侧声带运动情况。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27例患者1 377支EBSLN,其中男317例,女510例,年龄24~58岁,试验组413例691支,对照组414例686支。术中神经监测定位率98.3%(679/691),神经解剖亚型分布为Ⅰ型16.4%(113/691)、Ⅱa型21.3%(147/691)、Ⅱb型31.4%(217/691)、Ⅲa型10.4%(72/691)、Ⅲb型3.9%(27/691)、Ⅲc型16.6%(115/691)。2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试验组术后神经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比7.5%,χ²=12.659,P<0.001),VHI-10评分在术后3次随访中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01)。经术后2次喉镜复查,试验组3例、对照组23例患者存在声带松弛、双侧斜形不对称等现象,考虑为永久性损伤。其余出现症状的患者均在随访期间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喉镜证实上述表现减轻,考虑为暂时性损伤。结论甲状腺手术IONM联合“神经外支分型”在EBSLN功能保护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明显降低EBSLN的损伤率,较传统方法效果更佳。

  • 标签: 术中神经监测 喉上神经外支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后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如何降低后神经损伤一直是临床医生努力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甲状腺外科中后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对甲状腺、神经损伤情况及主要治疗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甲状腺 外科手术 后返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解剖联合环甲隙神经显露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宁波市中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精细化解剖联合环甲隙神经显露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用常规手术联合甲状腺下动脉显露神经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Ca2+)水平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1.28±10.08)min]、术中出血量[(16.69±4.65)mL]、淋巴结清扫数量[(4.78±1.26)个]与对照组[(69.27±11.89)min、(17.14±4.52)mL、(4.76±1.22)个]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06、0.380、0.062,均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PTH、Ca2+浓度与对照组相比[(50.24±11.21)g/L 与(50.21±11.19)g/L、(2.18±0.08)mmol/L 与(2.17±0.09)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10、0.454,均P>0.05),术后观察组PTH、Ca2+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1.44±6.09)g/L 与(16.57±2.35)g/L、(2.07±0.10)mmol/L 与(1.23±0.1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77、29.454,均P<0.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1,P<0.01)。结论精细化解剖联合环甲隙神经显露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精准识别更有助于保留原位甲状旁腺与血供,PTH、Ca2+变化幅度更小,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有利于保护喉神经以及甲状旁腺,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环甲隙喉返神经显露法 精细化解剖 喉返神经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血钙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1982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6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568例甲状腺手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为3.7%(21/568),神经损伤的发生与甲状腺上极处理方法密切相关.结论预防术中神经的损伤,要求手术者熟悉神经的解剖及其变异,强调手术操作的技巧性.

  • 标签: 甲状腺 喉上神经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治疗流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中西药治疗组加服“利咽消滞汤”治疗。结果西药治疗组,17例显效,19例有效,39例无效,总有效率48%;中西药治疗组,45例显效,13例有效,另有17例无效,其总有效率达77.33%。结论流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喉咽返流 胃炎 奥美拉唑
  • 简介:Abstract:Thepossiblecausesofcondylomaacuminatarecurrencearesummarized:suchaspatientswithcellularimmunedeficiencies,physicaltherapytriggeringsubclinicalinfectivefoci,sowingofthevirusparticles,andinsufficienttherapy.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areaddressed,including:immunomodulatorsimprovingcellularimmunity,ensuringtherangeanddepthofphysicaltherapy,andtreatingsexualpartnerssimultaneously.

  • 标签: 复发性尖锐湿疣 CA 疾病预防 发病机理 性传播疾病 ST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癌(larynge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NEC)的临床特点、病理分型、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2例LNE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50~77岁。典型类癌(高分化)4例,不典型类癌(中分化)5例,神经内分泌型小细胞癌(低分化)3例。分析LNEC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LNEC临床表现因肿瘤分型而有所不同,与病理分型无相关性,声门上型以咽痛、咽部异物感、咳嗽、进食梗阻感、饮水呛咳表现为主,声门型以声嘶为主要表现。治疗方式根据病理分型、病变位置、侵犯范围决定,4例行水平喉部分切除+择区颈淋巴清扫术+术后放/化疗,4例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行颈淋巴清扫术),3例行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喉癌切除术,1例放弃治疗。随访时间8~78个月,至随访结束,5例患者健在,1例死于化疗反应,3例死于其他疾病,1例死于肿瘤肺转移,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失访。结论LNEC临床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与神经内分泌癌病理亚型密切相关。

  • 标签: 喉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并分析不同职业、性别患者发生声带小结与息肉咽酸流的原因。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声带小结/息肉的80例患者,全部给予术前电子喉镜检查、食管咽喉双通道监测,术中切除病变组织,术后常规送交病理检查。按照是否为职业用嗓者进行分组,40例职业用嗓者归入研究组,40例非职业用嗓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咽酸流发生率。此外,还需对比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术后的咽酸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咽酸流发生率、生活习惯评分、嗓音滥用误用评分低于对照组,女性低于男性,统计学有差异(P<0.05)。咽酸流发生原因与患者生活习惯健康与否、患者是否误用滥用嗓音密切相关。结论减少嗓音滥用误用、坚持健康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声带小结/息肉咽酸流的发生。

  • 标签: 性别 职业 声带息肉 喉咽酸返流 声带小结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与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罩通气方式对患者产生的疗效。方法通过收集及调查神经外科手术数据,对比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中应用罩与气管插管的疗效对比。结果罩作为一种能够在声门上进行的通气设备,无需插入喉镜,减少了机械刺激,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值得广大学者进行深一步利用与开发。

  • 标签: 喉罩通气神经外科手术气管插管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