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取石手术中改变手术方式的原因和时机。方法经输尿管镜取石手术中由于多种原因改变手术方式。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无尿瘘、尿路及切口感染、尿液囊肿、感染性休克等出现。随访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输尿管镜取石手术中应根据情况适时改变手术方式,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及避免后续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可能。

  • 标签: 经输尿管镜取石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的围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观察对象,筛选出其中的46名患者对其开展临床观察研究。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发现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其中41名患者包括眩晕在内的各项不适症状均得到消除,剩余的5名患者不适症状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手术后患者的情况良好,未出现意外事件。结论:本研究发现针对颈动脉患者的CEA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后才能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方案,专项的护理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感受,同时为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CEA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的中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强对患者术前中的心理护理,并要求医护人员在中认真细致地做好围期护理,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全程病情变化。结果50例患者在术前、中、术后均受到完善护理,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手术成功。结论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特点的了解程度,中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均影响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同时,加强中护理措施,是预防各种护理缺陷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两种式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便于对再次盆腔手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比较,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于改良新式剖宫产,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改良新式剖宫产更便于再次行盆腔手术。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围期护理在 散光人工晶体 ( ToricIol ) 植入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 50 例白内障(二级核)散光大于 1.5D 的患者于我院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 Toric 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了解本次研究项目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通过伦理协会批准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功能异常者;②具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等严重基础病变者),对比其经围期护理后的裸眼远视力及屈光度及散光情况。 结果 手术治疗前, 50 例白内障患者的散光大于 1.5D ,裸眼视力为( 0.09±0.02 ),屈光度为( -14.58±2.36 ) D ;经手术治疗与围期护理 1 个月后, 50 例患者的裸眼视力为( 0.85±0.20 ),屈光度为( -0.55±0.29 ) D ,散光也得到矫正。治疗后的三项对比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结论 研究表明 15%-29% 的白内障患者术前有> 1.5D 的散光,植入 Toric 人工晶体来矫正散光,则术后患者看远可提高脱镜率 , 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 ToricIol 植入是一种精密且对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式,所以相应的优质、 科学、细致化的围期护理,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Toric 人工晶体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0例进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以来所做筋膜内子宫全切128例进行回顾分析,与同期传统子宫全切128例进行比较。结果该式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病率降低,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日缩短(P<0.05),术后性生活不受影响。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式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之目的,又能兼有一些次全子宫切除之优点,术后并发症减少,保持了盆腔张力,切除宫颈内膜移行区,消除残端癌之顾虑、术后性生活无影响,并防止阴道及脏器脱垂,有利于保持直肠、膀胱的正常功能,是一种实用易行的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良性病变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横切口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患者及61例单纯行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延长,但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三种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各200例,其中新式剖宫产200例作为研究1组;改良式新式剖宫产200例为研究2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腹壁切口情况,腹腔粘连情况,有无切口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两组研究组切口愈合为1类明显高于对照组;腹腔粘连研究1组高于研究2组及对照组,而研究2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开腹时间对照组明显少于两组研究组,胎儿取出及手术时间两组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面三种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脏,壁层腹膜可增加盆腹腔粘连,导致再次剖宫产难度,笔者认为新式剖宫产要缝合脏壁层腹膜可减少粘连。

  • 标签: 不同术式 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与药物流产二者的优劣。方法将妊娠40~60天妇女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对照组80例。实验组予以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对照组为传统的药物流产。比较两组实验者术后流血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二次清宫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阴道平均流血时间为3.5天和7.5天。腹痛持续时间分别为4.6分钟和2.5小时。二次清宫率分别为3.5%及8.5%。(x2=22.6,p<0.01)。结论应用丙泊酚加芬太尼的无痛人流无论从术后流血时间,腹痛持续程度,还是二次清宫率都明显优于药物流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CKC)和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III级(CINII-III)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颈病专科门收治的198例CINII-II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II-III的临床疗效。结果(1)CKC组手术时间长于LEEP组,中出血量多于LEEP组,治疗费用多于LE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KC组在术后病变复发率和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低于上均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INII-III,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易于被患者接受,但CKC在减少复发及高危HPV持续感染方面优于LEEP。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为后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我院近两年内剖宫产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而实行B-Lynch缝合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止血效果。结果本实验14例患者均得到较好止血,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整体B-Lynch缝合止血效果满意。结论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中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安全、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止血效果
  • 简介:我院骨科2008年3月-2009年3月共收治双膝骨关节炎患者10例,其中对8例患者行单侧膝关节置换,2例行双侧膝关节置换,经围期精心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康复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期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12月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围期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人工膝关节患者围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人工膝关节 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