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半月损伤是关节损伤的常见问题,经常导致疼痛和关节功能受损。本研究旨在探讨半月损伤的关节镜治疗及康复策略,并评估其在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中的有效性。研究回顾了半月损伤的病因和分类,详细介绍了关节镜手术的技术细节和操作步骤。我们分析了术后康复策略,包括康复锻炼和康复计划的制定。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回顾,本研究总结了关节镜治疗在半月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术后康复的关键性。我们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进一步完善半月损伤的治疗和康复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

  • 标签: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康复策略,治疗效果,患者教育
  • 简介:在“动静结合”思想的指导下,采用“肌肉-骨骼康复疗法”与传统康复疗法相结合,并与单纯手术后常规康复相比较,对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探索“肌肉-骨骼康复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半月后根部(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修复联合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治疗合并LMPR慢性撕脱损伤的ACL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LMPR慢性撕脱合并ACL撕裂患者33例,男30例,女3例;年龄(27.7±7.5)岁(范围17~45岁)。由同一者施行胫骨隧道拉出式LMPR修复自体腘绳肌腱ACL解剖单束重建,随访2年以上。根据二次关节镜下探查结果评估半月愈合,根据Lysholm和Tegner评分评估膝关节主观功能,根据麻醉下KT-1000侧侧差值和轴移试验评估膝关节客观稳定性,根据矢状面MRI上胫骨前移距离评估股骨-胫骨静态位置关系。以术前胫骨前移距离进行分组,前移至少6 mm者(前移阳性组)18例,前移小于6 mm者(前移阴性组)15例,比较术前及术后2年两组患者胫骨前移距离及其降低程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7.5±4.0)个月(范围24~39个月)。LMPR完全愈合23例(70%)、部分愈合9例(27%)、不愈合1例(3%)。Lysholm评分由(60.4±13.6)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82.7±11.1)分、术后2年的(91.4±9.1)分(F=155.996,P<0.001);Tegner评分由3(2,5)分[M(P25,P75)]提高至术后1年的4(3,5)分、术后2年的6(4,6)分(χ2=47.791,P<0.001)。KT-1000侧侧差值由(9.1±3.3)mm降低至(2.0±1.7)mm(t=11.197,P<0.001);轴移试验由Ⅰ度10例、Ⅱ度20例、Ⅲ度3例改善至正常30例、Ⅰ度3例(U=5.161,P<0.001)。胫骨前移距离由(5.7±3.9)mm减少至(3.5±3.2)mm(t=3.530,P=0.001)。术后2年,前移阳性组的胫骨前移由(8.7±1.8)mm下降至(5.0±3.3)mm(t=4.765,P<0.001),前移阴性组的胫骨前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0,P=0.695)。前移阳性组胫骨前移下降幅度为(3.7±3.3)mm,大于前移阴性组的(0.3±2.8)mm(t=3.115,P=0.004)。结论胫骨隧道拉出式LMPR修复联合ACL重建治疗合并LMPR慢性撕脱损伤的ACL撕裂,术后2年半月愈合率高;膝关节主观功能及客观稳定性提高,能够有效改善术前胫骨前移≥6 mm患者的股骨-胫骨静态位置关系。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半月板,胫骨 治疗结果 关节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半月缝合的患者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到2021年之间收治的关节镜下行半月缝合的患者共计80例进行研究,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方式,为观察组的患者执行快速康复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满意度各项指标上均好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在症状积分上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为患者执行关节镜下行半月缝合并配合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在效果上是非常理想的。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缝合术 快速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对自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关节镜下诊断为半月损伤的102例战士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战士半月损伤的镜下表现,具有明显不同于普通人群患者的特点,并与特定外伤因素相关联,因此,对战士训练伤的预防,关节镜下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证实为膝关节半月损伤的患者 72例,根据手术前所接受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6例。对照组术前采用 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检查操作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性高于对照组;纠纷事件发生仅 1例,少于对照组的 6 例;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达到 97.2%,高于对照组的 86.1%;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操作时间,但能够明显提高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例数,及由此所导致的纠纷事件,使患者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核磁共振 诊断 误诊 漏诊
  • 简介:摘要半月撕裂是膝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若治疗不当,易引发膝关节疼痛、骨性关节炎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正确识别半月病变是进行患者教育和临床干预的重要前提。MRI是临床诊断半月损伤的最常用影像学方式,其能够准确反映半月撕裂的位置、撕裂类型、半月形态等,是临床诊断半月撕裂的首选影像学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的MRI疾病检测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新兴领域,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临床效用研究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可能最终转化为临床实践。本文从迁移学习与定制的神经网络两大分类中探究半月损伤二分类、撕裂位置、撕裂方向、分级和感兴趣区分割等方面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半月MRI诊断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一些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半月板损伤 磁共振成像 数据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影像的价值。方法:2020年8月~2022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66例,观察组采取磁共振影像诊断。结果:磁共振影像诊断有94个损伤,其中, I级、II级、III级、IV级损伤分别为13、20、45、16个。结论:膝关节半月损伤应用磁共振影像诊断准确度较高,作为一种非侵入性临床检查手段,能够对关节部位病变清晰显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磁共振影像
  • 简介:摘要: 半月损伤 属于一种运动性损伤,损伤的发生会对患者正常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做好修复和治疗工作时临床中一直备受关注的课题。目前临床可采用多种方法对 半月损伤 进行修复和治疗,本次我们基于其损伤针对关节镜下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作出综述。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治疗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膝关节手术治疗半月损伤的护理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其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我科106例患者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观察,总结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损伤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术后7d均顺利拆线出院,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膝关节镜手术护理的重点不但强调抗感染,预防出血控制疼痛,而且要以促进半月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为主要目的,术后的康复训练尤其重要。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膝关节半月撕裂采用磁共振诊断作用。 方法 选择在本院实施膝关节半月撕裂治疗的 30 例病患为研究群体,其研究时间均在 2018.07 至 2019.07 之间。全部病患入院后,均实施磁共振检查,并对疾病作出诊断。回顾并分析 30 例病患临床资料,了解膝关节半月撕裂时实施磁共振诊断效果。 结果 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 30 例病患中,有 24 例为内侧半月撕裂、 6 例为外侧半月撕裂,并且有 5 例属于盘状半月。 T1 加权成像技术上显示半月内存在不同形态高信号影,其中有部分与关节腔连接,部分半月形态发生改变。 结论 膝关节半月撕裂时实施磁共振检查可达到较高诊断效果,并且对病患机体无创伤,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 标签: 诊断价值 半月板撕裂 膝关节 磁共振 关节镜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软骨损伤与半月破裂的关系.方法85例共96膝半月损伤患者,按受伤到手术时间参考Keene时间划分标准分为三组:①急性期组;②亚急性期组;③慢性期组.观察半月损伤的部位、形态及病程与关节软骨破坏程度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整个病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病损.其中急性损伤的软骨病损多为Ⅰ-Ⅱ度,亚急性损伤软骨病损为Ⅱ-Ⅲ度,慢性损伤以Ⅲ度为主,开始出现Ⅳ度病损.9例交叉韧带损伤及14例盘状半月损伤的患者软骨损伤明显较同期患者严重.软骨损伤程度与半月破裂时间成正相关(P<0.01).结论半月破裂能导致软骨损伤,同时软骨损伤能加重半月损伤.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半月破裂,减少伤残的发生.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 关节软骨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治疗半月后根部撕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对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同时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修复半月后根部撕脱损伤。纳入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排除术前下肢力线异常者及合并软骨损伤者。术前和术后1年时通过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磁共振(MR)观察术后半月后根部撕脱损伤愈合情况。定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t=7.98、5.55,均为P<0.05);且MR观察未发现半月后根部再撕裂或半月体部外凸。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可将半月后根部撕脱复位并稳定固定于其解剖止点区域,从而维持半月的环状结构以期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损伤,半月板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损伤术后早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36例膝关节镜下半月损伤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如正确体位、功能锻炼方法等。结果随访36例患者1~6个月,术前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膝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共 7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半月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关节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 Lysholm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膝关节 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损伤的疗效好,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关节镜手术治疗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