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半月切除的护理配合体会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200例接受膝关节镜下半月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术前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以及术后体位护理等措施,探究分析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完成手术后进行12到18个月的跟踪随访,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且膝关节恢复良好。结论在接受膝关节镜下半月切除的患者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膝关节镜手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 术前心理护理 基础护理 术后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月切除或缝合治疗外侧半月撕裂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外侧半月撕裂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基线数据,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关节镜下半月切除或缝合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以及膝盖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侧半月撕裂合并关节软骨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半月切除或缝合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比较可改善手术后各项恢复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切除 缝合术 外侧半月板撕裂 关节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成形缝合治疗盘状半月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盘状半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全切除)和观察组41例(成形缝合),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结果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IKDC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节功能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IKDC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成形缝合应用在盘状半月损伤的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成形缝合术 切除术 半月板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察半月性损伤在临床诊断中影像学主要手段的应用,具体半月性损伤在影像中变化特征对运动性损伤及其它性损伤正确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对比所有我院收治的半月损伤病例45例,对具体半月性损伤在影像中变化特征对运动性损伤及其它性损伤正确诊断意义,结合术后核磁共振影像分析结果。结果在所有的45例半月损伤的病例中,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准确率为99.5%。结论医学影像中确认的半月性损伤准确率非常高,可以提示性诊断主要膝关节半月损伤的程度,并为半月性损伤手术提供可参考性医学诊断依据,同时为术后恢复性程度进行定论依据。

  • 标签: 核磁共振 影像 半月板 损伤 患者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3期半月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3期半月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MRI检查、CT检查,分析两者诊断价值。结果MRI检查诊断3期半月损伤准确率为91.51%,高于CT检查诊断准确率50.94%(P<0.05)。3期半月损伤的GRET2扫描呈现高信号影,有斜形、垂直、水平、纵行、放射状等,切达到关节面缘,部分信号影和关节腔相连接,少数半月形态上出现异常。结论MRI在3期半月损伤准确率较高,能够清晰显示半月损伤情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MRI 3期 半月板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军事训练是部队提高战斗力,提高士兵军事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在训练实施过程中,因为训练环境恶劣、官兵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没有落实等诸多问题,导致官兵极易出现训练损伤,其中尤以膝关节部位训练伤最为显著。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担负着人体运动的重要功能,但其在训练中受到扭转外力极容易导致膝关节半月损伤,造成关节活动机械障碍,影响训练效果。本文分析了军事训练膝关节半月损伤发病机制,并提出防治措施。

  • 标签: 军事训练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损伤患者经关节镜行全切及部分切除成形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共计31例盘状半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37.6±17.3)岁;病程22d~3.7年。患者均经关节镜确诊为盘状半月损伤。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不能改善,遂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31例患者中,有17例行盘状半月部分切除成形(1组),14例行盘状半月完全切除(2组)。随访6个月~24个月。术后1个月,Ikenchi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全部患者的异常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一定的改善。总体的手术优良率90.3%,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伸直范围)均较其术前有显著的改善。结论临床经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时应最大程度的保留半月功能;除严重撕裂、无法保留者,尽量行半月部分切除成形

  • 标签: 关节镜 盘状半月板损伤 全切 部分切除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6年—2018年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对关节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对比发现,术后患者评分显著优与手术前,而半月损伤术后疗效也较为显著。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恢复时间相对较快,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关节镜手术治疗 半月板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MRI对膝关节外侧半月后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外侧半月后根部撕裂患者的MRI资料;在MRI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上评价外侧半月后根部撕裂的直接征象及伴随征象;对冠状位“裂隙征”、矢状位“幽灵征”及横断位“裂隙征”的发生率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外侧半月后根部撕裂冠状位“裂隙征”15例,矢状位“幽灵征”14例,横断位“裂隙征”4例;冠状位“裂隙征”与矢状位“幽灵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位“裂隙征”与横断位“裂隙征”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幽灵征”与横断位“裂隙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征象中外侧半月突出5例(5/16);外侧半月后根部附着处软骨下骨水肿3例(3/16);胫骨外侧关节软骨损伤4例(4/16);合并外侧半月其他节段撕裂4例(4/16);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6例(6/16),后交叉韧带撕裂1例(1/16),股韧带缺失7例(7/16),其中外侧半月突出5例中,4例股韧带缺失或显示不清;合并胫骨平台骨折6例。结论:外侧半月后根部撕裂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评价外侧半月后根部撕裂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外侧半月板后根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4例半月损伤患者,依据分型及损伤情况,行半月部分与完全切除,术后开展系统化康复护理。结果依据Ikeuchi评价标准优、良、可、差分别为25例、23例、4例、2例,优良率为88.89%。完全型半月损伤中,全切除优良率86.67%,部分切除为41.6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完全型全切、部分切除优良率分别为75.00%、80.00%,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半月损伤患者,通过膝关节镜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而实施系统护理及康复锻炼,对膝功能恢复有利。

  • 标签: 膝关节镜 半月板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健步虎潜丸加减联合伸膝抬腿法治疗半月Ⅰ、Ⅱ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步虎潜丸加减联合伸膝抬腿法对股四头肌进行锻炼的方法,对26例半月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其中半月损伤按Fischer方法进行分级。结果:经过治疗,26例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健步虎潜丸加减联合伸膝抬腿法锻炼治疗半月Ⅰ、Ⅱ级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半月板Ⅰ、Ⅱ级损伤 健步虎潜丸加减 伸膝抬腿法
  • 简介:摘要: 半月损伤 属于一种运动性损伤,损伤的发生会对患者正常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做好修复和治疗工作时临床中一直备受关注的课题。目前临床可采用多种方法对 半月损伤 进行修复和治疗,本次我们基于其损伤针对关节镜下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作出综述。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治疗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半月损伤的患者,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将患者的在仪器上的表现情况进行分级。结果在80例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中,内侧半月损伤的数目为28例,前角损伤的6例,后角损伤的22例;外侧半月损伤的数目为52例,前角损伤的16例,后角损伤的36例。一级损伤为16例,百分比为20.0%,二级损伤51例,百分比为62.2%,三级损伤13例,百分比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损伤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一般可以清晰看见半月的形状以及位置和信号的一系列变化,核磁共振能够为膝关节半月损伤的诊断提供十分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在膝关节半月损伤诊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经关节镜检查、手术的半月损伤患者在术前进行MRI诊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RI检查和关节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膝关节半月损伤按Stoller分类MR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2.8%,94.3%,整体符合率为96.2%,且半月撕裂形态与关节镜结果相符。结论MRI能够准确确认膝关节半月损伤的形态、位置和并发症,是临床中膝关节半月损伤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MRI 半月板 关节镜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WI应用于对膝关节半月撕裂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MR检查,获得T1WI、T2WI-FS、SWI图像,以T1WI、T2WI-FS序列为一组,SWI序列为一组,由两名主治医师对两组图像作分别出诊断,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两组序列对诊断半月撕裂结果一致性。结果SWI序列能够清晰显示半月及周围结构,对半月撕裂的的诊断结果与T1WI及T2WI-FS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SWI序列可作为诊断膝关节半月撕裂的检查序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股韧带(MFL)附着区半月真、假性撕裂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3月~2018年03月证实为MFL附着区外侧半月后撕裂患者42例真性撕裂组,同期行关节镋检童证实IMILM完整的膝外伤患者4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伴前交又韧带(ACL),都行MKI检查,。结果ACL损伤对照组42例中的35例正常股韧带附着区出现纵行线状高信号(83.33%,35/42),为假性撕裂。真性撕裂组、ACL损伤对照组的矢状面连续显示层数分别为(5.9±1.1)、(2.3±1.5)层。结论“连续线征”、“拉链征”是MFL附着区半月撕裂的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与假性撕裂鉴别。

  • 标签: 半月板,胫骨 韧带 创伤和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放射状扫描在半月撕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的90例用MRI放射状扫描配合常规扫描作为观察组,用MRI常规扫描为对照组,并将最终结果与关节镜结果相比较对比两组半月撕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放射状扫描配合常规扫描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MRI常规扫描配合放射状扫描(常规扫描)对于内侧半月撕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1.20%(79.80%),特异度为91.60%(89.90%)准确度94.60%(81.80%)。MRI常规扫描配合放射状扫描(常规扫描)对于外侧半月撕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2.35%(80.50%特异度为89.90(88.70%),准确度95.90%(78.60%)。结论MRI放射状扫描成像能提高半月撕裂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值得广大临床医师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放射状扫描 磁共振成像 半月板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