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科室。通过对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说明,将各项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并持续改进,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保障。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实践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住ICU,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实体瘤等基础疾病,应用多种抗生素,留置鼻饲管、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及外周静脉导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总病死率为42.0%,抗感染治疗有效率54.0%。结论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治疗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管理策略疗效。方法:随机选取 我院新生儿病房 2018 年 1 月 -2019年 1 月收治的 2000 例 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 2019 年 1 月 新生儿病房医院管理实施风险控制管理模式 ,比较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控制实施前后管理 效果。结果:实验组实施风险控制管理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 1. 20 % )比 对照组低, 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控制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管理 。

  • 标签: 新生儿 病房医院感染 风险控制 管理策略 疗效
  • 简介:2008年5月19日,灾难过后的第7日,一切都十分平静。午后的阳光照进华西口腔医院的每一个角落。来自灾区的小朋友,却仍然面带忧愁与恐惧,7天前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怕的事让他们心有余悸。他们忧郁的脸,哭肿的双眼,让每一个志愿者揪心。志愿者们走进了病房,坐在他们的床边。悉心的照顾他们,协助家长一起稳定他们的情绪。他们用微笑和游戏,试图尽量驱除孩子们心中的阴云,让他们忘记悲伤。然而工作是艰难的,尤其是一名藏区的小朋友,由于语言不通,很难与他沟通。但是志愿者们毫不泄气,耐心地教他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边写边画,稚嫩的小脸终于展露笑容。志愿者们还教小朋友们折纸,星星、干纸鹤和小船,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他们开心的学习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是对志愿者们工作最大的肯定。道路是艰辛而漫长的。

  • 标签: 口腔医院 志愿者 病房 华西 陪护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综合医院发热病房发热患者防控中采取应急管理模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院内的206例发热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应急管理模式开展发热患者的护理医疗管理工作,分析防控效果。结果:期间共收治206例患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52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5例、支气管炎16例,肺炎患者13例,无交叉感染情况。结论:在综合医院发热患者防控中采取应急管理模式,可以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十分有利于综合医院发热患者防控工作的实施。

  • 标签: 综合医院发热病房 发热患者 感染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提供指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4月—2022年医院新生儿病房的12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及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的两组,各63例,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病房 预防 控制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内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当前重症监护病房中发生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分析后发现,APACHEⅡ≥15、住院时间≥7d以及呼吸衰竭、手术、动静脉插管和气管切开都是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在当前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为了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提前预防,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0患者的临床诊疗信息,调查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25.00%,检出感染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多见、白色假丝酵母菌。气管插管感染发生风险最高,其次依次是导尿管、胃管、动静脉置管。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与侵入性操作、患者病情、抗菌药物使用等有关。结论:通过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并加强对病房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控意识,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标准与做好手部卫生,注重对侵入性操作的管理,预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3年2月至 2023年 7月期间内,从本院随机抽取80例符合本次观察要求的80例住院患者,确保全部患者同意并自愿配合医院观察研究后进行抽样分组。电脑随机抽样,先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剩余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基层医院病房管理可有效改进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基层医院 病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医院精神科男封闭病房中,对其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2016年8月~2017年2对我院精神科男封闭式病房实施PDCA循环管理,将其设为研究组,2016年2月~7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将其设为参照组,对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率为6.38%,与参照组22.22%相比,相对更低(p<0.05);两组医院感染主要分布部位在上呼吸道,其次为胃肠道,两组各感染部位感染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医院精神科男封闭病房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医疗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精神科男封闭病房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及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3种侵袭性操作相关感染及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443例,总住院2483d,发生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为11.7%,日感染率为20.9‰,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3‰。感染诊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占55.7%,其次为泌尿系统;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2.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0.9‰,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4.1‰。共检出病原菌18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5株(74.6%),革兰阳性球菌33株(18.2%),真菌13株(7.2%),检出多重耐药菌33株(18.2%)。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应开展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制定切实有效科学的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的设置、管理、病种构成、治疗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分析。结果:病种构成中以焦虑症及抑郁症居多,其次为心因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心身疾病;治疗效果理想。结论:综合医院开设开放式心理房是有效的、可行的、安全的。

  • 标签: 综合医院 开放式心理病房 设置 管理 病种构成 可行性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三级医院康复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康复联合病房的起因、过程、思考和展望三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建立联合病房的经验、所取得的成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联合病房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三级医院 社区 联合病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过程控制的护理模式在持续改进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旨在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面提供有效的建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82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纳入重症患者41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和危重症疾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过程控制,加强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实时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医院感染和死亡等相关事件,同时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医院感染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过程控制的护理模式在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也能大大降低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关键词过程控制;重症监护;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98-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