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风险资本全球扩张激发全球科技创业高潮。近10年来全球风险资本规模快速扩张,尤以美国、中国最为活跃(图表5)。2006年美国风险投资规模近300亿美元,2016年增长至近700亿美元;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规模近乎于零,2017年增长至近350亿美元。

  • 标签: 风险资本 科技创业 全球扩张 激发 投资规模 资本规模
  • 简介:全球化的影响并不是铁板一块。首先,往往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不同表现。在民主性的开放国家、集权型的开放国家、集权型的封闭国家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民主性的开放国家,国家间在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导致一体化现实的存在,如欧洲一体化。

  • 标签: 全球化 欧洲一体化 神话 民主性 集权型 开放
  • 简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然而,正如国际《自然保护大纲》所指出的那样,人类史无前例的创造性和无以伦比的破坏性与日俱增,是当代社会最突出的两大特征。诸如人口的爆炸和老龄化,资源的枯竭和浪费,环境的恶化和无常,毒品的泛滥和艾滋病的漫延,核武器的扩散...

  • 标签: 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时代 全球问题 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 简介:摘要在全球迅速变暖的大背景下,为深入了解玛多县极端温度变化特征,本文利用玛多县1987-2017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近31年来玛多县极端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17年玛多县年平均极端最高(低)气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就极端最高气温而言,夏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为春季,冬季增加幅度最小;就极端最低气温而言,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为冬季,夏季增加幅度最小。

  • 标签: 玛多县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不断变暖,高温与低温频繁出现,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大气污染愈来愈严重,导致我国的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由于气温与雾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所带来的健康问题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据相关资料调查可知,气温过高或过低和雾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均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有关。本文主要阐述了气温、大气颗粒物以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望推动我国关于呼吸系统研究的发展。

  • 标签: 气温 大气颗粒物 呼吸系统
  • 简介:利用英国Hadley中心QUMP模式(QuantifyingUncertaintiesinModelProjections)集合的5组敏感性试验产生的全球气候背景场驱动区域气候模拟系统PRECIS(ProvidingRegionalClimatesforImpactsStudies)产生的降尺度数据,分析PRECIS对中国地面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同时对SRES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21-2050年)中国区域的温度做出预估。模拟能力分析结果显示:PRECIS在5组背景场驱动下都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气候基准时段(1961-1900年)中国区域气温的年变化和时空分布特征,但存在暖偏差,高敏感度模拟实验的暖偏差幅度要大于中低敏感度。预估结果显示:5组敏感性试验降尺度模拟的温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最低温度的变暖幅度高于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高敏感度试验Q10模拟的升温幅度介于低敏感度模拟和中敏感度模拟之间,其他敏感性试验表现出高敏感度模拟的升温幅度高于中敏感度模拟,而中敏感度模拟高于低敏感度模拟。从模拟的升温空间分布上看,西北地区升温幅度最显著,可达2.08-2.61°C,华南地区升温幅度相对较小,为1.33-1.84°C,但不同敏感度模拟的升温幅度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

  • 标签: QUMP集合 PRECIS系统 SRES A1B情景 地面气温 不确定性分析
  • 简介:气象观测资料是一切气象工作的基础.已有的气象观测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仍不能满足气象业务和服务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短期气候考察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主要是在特殊地形条件下).长期以来不少气象工作者对短期气候资料的订正、延长等做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试图对气温资料超短序列订正的传统作法进行一些改进,使订正的效果更加精确.1传统的订正方法气温资料超短序列的订正是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传统订正方法的主要思路是按逐日总云量分成晴昙阴三种情况,考察不同云天状况下基本站与订正点之间的温度差异,根据全概率公式进行订正.在具体运用中我们发现,有时(特别是夏季)用这种方法进行订正有一定的误差.

  • 标签: 气温资料 短序列 订正方法 日照百分率 江西省 总云量
  • 简介:摘要森林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其中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我国森林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是极大的,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将影响范围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就应该在不同的季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在冬季,冬季的气温偏低,一定程度上为病虫害的扩散带来了可乘之机,本文以此为探讨重点,希望相关研究人员能够从这方面出发,进一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

  • 标签: 气温变化 森林病虫害 影响
  • 简介:4月上旬是大地蔬菜的上市季节,但因今春气温普遍偏低,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也推迟了部分蔬菜的上市时间,从而导致货源的供应紧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如大蒜的平均价格为3.00元/公斤,上旬价格为2.40元/公斤;下旬攀升到6.30元/公斤。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本地菜开始大批上市,5月上旬蔬菜价格有所回落,比上月下降20%-30%。

  • 标签: 蔬菜批发市场 下降 气温 河北 上涨 上市时间
  • 简介:摘要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空调及大功率用电设备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全球气温在不断的升高,用电负荷也在增加,据统计,近年以来用电出现的事故远大于2000年2010年平均事故,高温成为夏季影响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以山东日照市近两年的实际负荷情况为基础,来探究日照地区冬,夏季温度变化对电网负荷的影响

  • 标签: 气温变化 负荷变化 对策研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要确保气象观测资料的可靠性,气象观测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它的设置能够为气象分析和天气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如果要对特定范围内气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其也需要通过有效的观测资料来进行,这也让气象观测的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目前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气温序列在不同气象观测环境下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 标签: 气象观测环境 变化 气温序列 影响
  • 简介:利用1960—2009年吉林省46个测站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利用采暖强度、采暖指数、气温趋势倾向和M-K检验方法,分析吉林省采暖期气温变化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吉林省采暖期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低于-20℃的日数明显减少。近50a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趋势倾向值为0.24℃/10a、0.42℃/10a;特别是近10a来上升趋势明显,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倾向值为0.84℃/10a、1.25℃/10a,最低气温的升温趋势较为明显。吉林省采暖开始日呈推迟趋势,采暖结束日呈提前趋势,从而使采暖期日数缩短。根据突变分析,采暖期气温变化的突变年为1985年。吉林省采暖期长、采暖强度强的年份大部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采暖期短、采暖强度弱的年份多出现在80年代以后。采暖指数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采暖指数以正值为主;80年代中期以后,采暖指数以负值为主,90年代均为负值,但在近10a采暖指数波动幅度加大。由于采暖强度降低、采暖期日数缩短,合理利用气温条件开展采暖工作,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CO2、SO2和NO2,对减缓气候变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采暖期 气温 采暖指数 采暖强度 能源消耗
  • 简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安徽省46个台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城市站、郊区站和乡村站1961—2010年的极端气温指数的年和季节的变化趋势及其受城市化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1)近50年来,除最高气温年极大值外,其他气温年极值都有明显上升趋势,以最低温度极小值最显著;暖日、暖夜天数呈增加趋势,而冷日、冷夜天数呈减少趋势,其中暖夜和冷夜变化趋势更明显;各极端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均表现为城市站较乡村站更显著,郊区站介于两者之间。2)城市站最高气温极大值、最低气温极大值和最低气温极小值因城市化造成的增温分别为0.144、0.184和0.161℃/10a,增温贡献率分别达100.0%、58.8%和21.6%,但城市化对最高气温极小值影响较弱;季节尺度的城市化影响基本都造成增温,春、秋季更明显,而增温贡献率以春、夏季更明显,冬季最小或不显著。3)城市化效应使暖日和暖夜天数增加、冷夜天数减少的趋势更加显著,城市化影响贡献率都在40%以上;暖日、暖夜和冷夜天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都在冬季最小或不显著。

  • 标签: 城市化 极端气温 变化趋势 安徽省
  • 简介:摘要根据喀什地区9(排除2个高山站)个站1961~2010的年、季平均气温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和墨西哥帽小波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喀什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和时频特征。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率为每10年0.27℃;四季中冬季升温最明显,春秋次之,夏季最弱;喀什地区年平均气温具有准2年和准21年的周期变化特征。

  • 标签: 气温变化 增温 小波变换
  • 简介:火灾中人员死亡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吸入了大量有毒烟气。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于吸入了大量一氧化碳(CO)气体,因此CO被认为是火灾烟气中最重要的毒害气体。

  • 标签: 烟气温度 火灾试验 死亡原因 调查结果 人员死亡 一氧化碳
  • 简介:通过简要回顾中国学者有关东北三省冬季气温变化的研究成果,概括分析了近百年或近几十年时间尺度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综述了与冬季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相关的各类海-气环流因子。近百年来,东北冬季气温上升,1987年前后发生增暖突变。北极涛动、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等是影响东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因子;北极涛动、东亚冬季风、东亚中高纬环流型等的持续性是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因子。对多种变化特征集中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末的气候变化值得深入探讨,也有必要在整个东北三省的范围内,深入开展冬季气温预测方法的系统研究。另外,测站气温序列的非均一性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中国东北三省 冬季气温 气候变化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