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居民储蓄波动受利率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经济体制因素和中国国情、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等同样也影响居民储蓄,从实际情况来看,降低利率不是刺激消费的根本办法,因此应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 标签: 储蓄 利率 波动 影响 消费信贷
  • 简介:城乡居民对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变动的行为反应不同,需要分别进行考察;不同时期利率与居民储蓄间的相关性也不同,其中预期与学习对居民的储蓄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选择性约束的存在以及制度变迁,利率与储蓄的关系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于西方的特点,真实利率与储蓄间的关系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对政府价格控制能力的预期,而名义利率与储蓄有明显的相关。因此,货币政策对利率运用的效果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特定时期的居民心理的把握能力。

  • 标签: 利率 居民储蓄 相关性
  • 简介:2005年12月,中国银监会批准在福建、湖北、陕西三省首批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并于2006年8月将试点扩大到13个省份,2007年3月扩大到全国。这是中国邮政恢复开办储蓄业务以来首次推出的资产类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持续20余年的“只存不贷”历史正走向终结。

  • 标签: 邮政储蓄 农村金融 小额信贷 小额质押贷款业务 激活 中国银监会
  • 简介:储蓄存款是人们把待用或节余的货币存入银行或信用社的一种信用活动。储蓄存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信贷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它从原来只占信贷资金四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我们知道,银行信贷资金以来自财政、企业和居民为主。其中企业存款虽然也给银行提供资金,但它又向银行借入各种贷款,从存贷相抵的总结果来看,企业是一个净借入部门。至于财政部门的货币收支也形成一个存款余额,但是余款数量不大。而且在赤字预算的情况下,财政拨入信贷资金也将有所减少。只有居民储蓄存款则是存多贷少(几乎没有),居民成为信贷资金的净供应者。我国对储蓄存款一向实行保护和鼓励的政策,坚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同时为适应储户的不同要求。采取多种储蓄方式。所有这些政策和措施都对近几年来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仅就储户的经济状况及其心理状态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说明储蓄存款上升的原因如下:

  • 标签: 储蓄存款 银行信贷资金 证券市场 居民储蓄存款 经济状况 流通领域
  • 简介:本文从近十年的数据出发,通过建立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我国的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 标签: 利率 储蓄存款 实证分析
  • 简介:<正>发展我省储蓄事业,大力吸收储蓄存款,对于稳定我省金融与经济无疑会产生重要作用。但是吸储仅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第一步,关键的还在于对储蓄存款的使用是否合理,包括投向结构与规模是否合理。如果这一步走不好,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实现稳定我省金融与经济,就必须合理确定城乡居民储蓄投向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从我省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供求结构失衡矛盾与总量失衡

  • 标签: 城乡居民储蓄 生产投资 金融与经济 储蓄存款 总投资规模 专业银行
  • 简介:<正>本办法只需求出每笔存款的首、尾阶段实际存入天数,然后再从《定期储蓄首尾阶段基数表》和《定期储蓄固定阶段基数表》中分别查出首、尾阶段与固定阶段的基数,再乘以本金,就是应付的利息。其计算公式为:定期储蓄利息=(首段基数+固定阶段基数+尾段基数)×本金

  • 标签: 利息 定期储蓄 固定阶 段基 数乘 本法
  • 简介:摘要: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利率长期居高不下,作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个人存款的规模已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稳步发展的基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整顿的深化,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存款是银行生存的基础,银行在日益激烈的存款竞争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有的甚至发动了“价格战”。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压力,各大银行纷纷加大了自身的定价优势,提升营销能力,提升品牌魅力,增强自身的揽储能力,赢得更多的顾客认同。银行作为国家综合运输中心,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全球金融机构纷纷在不同的区域开设分行,使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 标签: 银行个人 储蓄存款 精准营销
  • 简介:摘要: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微观金融环境,研究金融环境因素居民储蓄行为之间关系,分析金融环境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便捷的金融服务获取能够促进居民储蓄行为、越充分的金融信息获取越能促使居民储蓄、金融经验的习得会抑制居民储蓄,金融环境对居民储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金融环境 居民 储蓄行为
  • 简介:摘要:2011年我国以沪渝两地作为试点推行了房产税改革。本文利用2006-2015年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首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房价水平对于居民储蓄的影响,其次使用了合成控制法研究了房产税改革对于当地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房价对于居民储蓄有正向影响,高房价伴随着高储蓄;房产税改革对于上海居民储蓄水平有负向影响,但作用并不明显,而重庆的居民储蓄水平则有所上升。

  • 标签: 房产税改革 居民储蓄水平 合成控制法 面板数据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我国1978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可以通过各种检验的城镇居民储蓄率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含义分析可以得出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很小,值得注意的是,模型中的基尼系数对城镇居民的储蓄影响是相当大的。

  • 标签: 收入因数,利息率,储蓄率
  • 简介:美国人的储蓄率很低,用于购买各种保险的开支却很多。1994年,美国居民用于购买人寿保险、医疗保险、伤残保险等各种保险的钱,占美国居民个人可支配收的16.9%;用于储蓄的金额仅为2031亿美元,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的4.1%。美国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居民个人储蓄率如下:1985年利率8.29%储蓄率6.4%1990年利率7.42%储蓄率4.2%1991年利率5.88%储蓄率5.0%1992年利率3.72%储蓄率5.5%1993年利率3.12%储蓄率4.1%1994年利率3.94%储蓄率4.1%资料来源:2000年11月12日《中国商报》晓洁的文章美国人储蓄的钱少买保险的钱多

  • 标签: 储蓄的钱 个人储蓄率 年利率 医疗保险 人寿保险 伤残保险
  • 简介:文章论述了传统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利息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商业银行广泛采用计算机处理储蓄业务情况下修改计息方法的设想。

  • 标签: 零存整取 定期储蓄 利息 计算
  • 简介:文章结合内江市农村邮政网点金融风险防范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通过强化网点金融制度的贯彻落实、完善农村网点的内控制度、加大管理和稽查力度、落实人员配备、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等措施,加强农村邮政储蓄网点风险的防范。

  • 标签: 农村 邮政 网点 风险 防范
  • 简介:按照审计署的要求,针对储蓄资料多而杂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对工行储蓄审计过程中,采用详查和抽查相结合、常规审计和延伸审计相联系的审计方法,选准储蓄审计切入点,从而以点带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从日计表入手,看是否存在虚列利息支出、转移资金问题。针对这次储蓄审计的重点是以查处公款私存账外经营为目的。在进行储蓄审计时,我们首先从储蓄所,特别是基层储蓄所日计表入手,审计每日利息支出发生额,对超常、大额、可疑的利息支出做为重点抽查对象,审计当日凭证,看是否存在虚列利息支出问题。如果存在虚列利息支出问题,则再从当日各种储蓄存款和与财务处内部往来科目发现资金去向。二、从“人民

  • 标签: 审计内部 活期储蓄存款 内部往来科目 利息支出 公款私存 商业银行审计
  • 简介:与银行储蓄相比,很多市民更加愿意投资二手房,既有可观的租金回报,又有上涨的房价可盈利。殊不知,二手房投资也有风险,如何在投资二手房的同时,增加收益减少风险呢?

  • 标签: 二手房 投资风险 中国 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