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TURBT的实际临床适应症分析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均采用回顾分析,随访一年的时间,观察采用TURBT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治疗随访一年,肿瘤复发有8例,其中有5例是原位复发,异位复发3例,复发肿瘤细胞升级的有1例。采用TURBT治疗与同膀胱手术切除相比差异不大。结论TURBT临床治疗膀胱肿瘤的操作方法简单,创伤较小,出血量少,术后的有效恢复率高,容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膀胱肿瘤 电切术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单穿刺经皮椎体成形的临床体会。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单穿刺经皮椎体成形,对照组采取双穿刺经皮椎体成形。对比两组患者的X线暴露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以及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X线暴露次数更少,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用量更少,p值<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别不大,p值>0.05;两组术后五个月的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差别不大,p值>0.05;术后六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值<0.05。结论单、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与双穿刺相比,单穿刺的优点更多,比如手术时间短,辐射损害小,并发症少,费用少等,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单侧穿刺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常子宫出血使用宫腔镜下电与宫腔镜下刮宫诊治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对我院的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腹腔镜下刮宫治疗,观察组使用宫腔镜下电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均超过了85%,两组检出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稍长,两组的手术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治疗的检出率和宫腔镜刮宫相似,效果更加突出,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术 刮宫术 子宫异常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下电与宫腔镜下刮宫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症检出率均在85%以上,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对患者的有效预后提供准确依据,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手术时间稍长,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的方法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检出率与采用宫腔镜下刮宫的方法相似,但是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术 刮宫术 子宫异常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物微创旋期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乳腺肿物行微创旋的患者94例,采用奇偶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围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围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5.74%高于参照组患者80.8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乳腺肿物行微创旋的患者围期给予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乳腺肿物 微创 旋切术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小弯全与传统胃癌根治治疗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共撷取远端胃癌患者60例。按照远端胃癌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进行分组,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胃小弯全,对照组实施传统胃癌根治,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对比为6.67%、10%,26.67%、30%,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远端胃癌治疗中,采用胃小弯全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且复发率较低,不易于产生并发症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价值。

  • 标签: 胃小弯全切术 传统胃癌根治术 远端胃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能接受前列腺电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下肢血流流速、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2周后和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血流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83.3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电患者术后下肢血流速度,对于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浅析宫腔镜下电与宫腔镜下刮宫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本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两组各为28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下电诊治,常规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诊治,对比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临床疗效可知,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对比无差别(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2.86%)均明显优于常规组(67.86%),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要比宫腔镜下刮宫更加显著,且患者治疗时间更短,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将宫腔镜下电大力推广应用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中。

  • 标签: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术 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以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和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对比,探讨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展开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表格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接产,对照组以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接产,对两组的接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会阴完整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现难产和窒息情况均小于对照组。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著。结论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强调了分娩回归自然,使得产妇在分娩期间减轻痛苦,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少,对医护人员也是减轻了工作量,减少劳动强度;且没有不良分娩结局,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清创缝合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2月—2018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低,手术时间、中心率、中血压明显较低,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86.2%)度明显较高。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科清创缝合中,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还能缓解患者的应急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科清创缝合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患者,将其按照奇偶顺序进行排序,46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治疗,46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子宫按摩联合缩宫素、缝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术后出血量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7.3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前置胎盘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良皮内缝合法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强生3-0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在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法具有切口美观,愈合良好,无丝线压痕,无需拆线,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 标签: 关节置换 皮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时期内来我科室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共纳入66例产妇。产妇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33例产妇。对照组产妇根据产后出血发生的原有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产妇给予子宫压迫缝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止血成功率为93.94%,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的78.79%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子宫RI、S/D值,均明显比对照组产妇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治疗产后出血能够明显提高止血成功率,并显著改善产妇的子宫血液循环,在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外科2016-2018年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10例患者中,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且均未胆漏、胆管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针对胆管结石患者,在遵循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适应症的前提下,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及安全性。

  • 标签: 腹腔镜 胆管结石 一期缝合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足趾部分切除缝合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78例于我院手术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行足趾部分切除缝合,对比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术后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全血比黏度、血沉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甲襞微循环得分较高、住院时长较短,实验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总有效率(92.31%)高于参照组(69.23%),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用足趾部分切除缝合手术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症状、提升身体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足趾部分切除缝合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B-Lynch缝合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局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B-Lynch缝合,n=23)和研究组(改良B-Lynch缝合,n=23),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术后24h出血量、输血量)、恢复情况(止血有效率、切口恢复时长、住院时长、产褥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子宫血液循环不良、再次出血、宫腔粘连)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入选对象进行为期10个月的随访。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产妇术后子宫缩复,恶露正常排出,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复旧良好,术后月经于产后2~9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改良B-Lynch缝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恢复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本方案值得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 术后并发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切口小梁切除不同缝合方式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角膜缘切口小梁切除的青光眼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与研究组1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角膜缘两端对位缝合结膜瓣,研究组采用角膜切口结膜瓣中央加缝一针的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眼压值。结果研究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眼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角膜切口结膜瓣中央加缝一针使结膜前移至切口前0.5mm的缝合方式实施小梁切除对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的效果理想,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角膜缘切口缝合方式 青光眼 小梁切除手术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