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血管介入术的使用为部分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前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术前准备,术后继续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监测下肢血循环,并加强基础护理。

  • 标签: 血管介入术 晚期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间我院50例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肿瘤介入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25例肿瘤介入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0%;另外在满意度上面实验组的93.3%,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3.3%,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提升患者的身体质量,且满意度较高,应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肿瘤介入治疗 优质护理 一般护理
  • 简介:以腹股沟动脉的一个小孔为切入口进行操作的血管成形术,为患者提供了搭桥手术以外的另一个选择,为冠脉疾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用于治疗瓣膜功能障碍的类似方法,正在酝酿当中。全世界的医生,发明家和工程师都是研发测试不用开胸的方法来修复瓣膜。

  • 标签: 瓣膜修复 介入治疗 瓣膜功能障碍 血管成形术 搭桥手术 冠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加栓塞在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对8例宫颈妊娠的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喋呤(MTX)50—80mg,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两侧子宫动脉预防出血。术后24h~1周在B超引导下进行宫颈妊娠钳刮术。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子宫动脉一次性灌注术及栓塞术。栓塞后3天~1周内进行胚胎钳刮术,刮出组织50~150g不等,术中出血较少。结论介入治疗宫颈妊娠具有安全,止血快,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又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宫颈妊娠 子宫动脉 介入治疗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48例疤痕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β-HCG水平、剖宫产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β-HCG水平、剖宫产出血量均高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疤痕妊娠安全有效,且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疤痕妊娠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甲氨蝶呤 &beta -H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晚期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肺动脉灌注化疗的双途径介入的疗效。方法双途径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26例,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同期中晚期肺癌20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按国际卫生组织WHO肿瘤大小变化的判定标准,近期显效率对照组7/20=35%,实验组23/26=88%。双介入疗效优于单介入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宫颈妊娠介入治疗后清宫术的成功经验,通过对病人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加强术后护理及并发疗的观察。结论宫颈妊娠的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是成功,相应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宫颈妊娠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法的护理干预与非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探讨神经介入治疗法的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国内脑血管疾病及神经介入治疗的现状与潜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神经介入治疗 临床诊断与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理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肝癌患者,加强介入过程中各环节护理措施,并积极地给予心理健康和出院指导。结果:症状稳定47例,恶化2例,3个月生存率91.3%,6个月生存率83.2%,12个月生存率64.6%。结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74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掌握本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QOL量表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护理后,本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通过QOL评测,躯体、心理及社会等功能评分显著提升,和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物质生活无差异(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面、针对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癌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重症,处理不及时,出血量多者将并发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产后出血还会导致产妇死亡,产妇休克严重持续时间长,经抢救后存活下来,将来也可能继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表现为产后无乳、闭经、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等。近年来,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1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穿刺巧克力囊肿,向囊内注射药物,介入治疗盆腔内及腹壁切口皮下巧克力囊肿并观察其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经最短途径用穿刺针刺入巧克力囊肿内抽吸出囊内陈旧性血液,再注入无水酒精,保留五分钟后抽出,囊内注入少量丙酸睾丸酮保留(对于囊肿压力高的患者,于囊内外分别注入丙酸睾丸酮的患者为A组;对于囊肿压力不高的患者,未再囊外注入丙酸睾丸酮患者为B组)。结果经过对86例介入治疗的巧克力囊肿患者1-5年的跟踪随访,本组病例经过介入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100%,而其治愈率A组明显优于B组(P值<0.05),随访三年以上的62例患者,无症状复发的患者57例(91.94%)。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巧克力囊肿,对于缓解其囊肿所致的痛经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方法简单易行、痛苦少、疗效可靠、易于推广。

  • 标签: 超声介入 巧克力囊肿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对象肝癌介入治疗74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37例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其余37例接受综合护理管理,设实验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低,住院日短,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效果较佳,可推广运用。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子宫肌瘤新介入栓塞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护理人员的正确配合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子宫肌瘤 介入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