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赚外国人的钱,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大都是“小鼓捣”,与发达国家相比,投资少,规模小,档次低。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跨国经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21世纪中国经济,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自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 标签: 中国企业 境外创业 投资 项目可行性研究 财务管理
  • 简介: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的变化却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相对缓慢,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几个像样的企业家。这不是因为另人不行,不适于做企业家,而是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缺少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 标签: 中国 企业家 成长环境
  • 简介:中国企业大规模的国际采购,有其经济规律的历史必然性。进口企业、行业相关组织及政府有关部门,都面临着一个新的局面,即中国对资源和重要原材料进口的预期,发生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品种类别之多、交易条件之差,可能均为史所未见。因此,在目前外汇较为充裕,进口比较有利的时机,我们还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的抉择。

  • 标签: 中国企业 进口企业 原材料进口 国际采购 历史必然 经济规律
  • 简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烟草行业面临着内外压力,技术创新能力是未来烟草企业在参与全球烟草市场竞争时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国外公司在中国专利布局已经基本完成的局面、中国烟草企业应学会运用专利战略,可以采用的专利进攻战略和专利防御战略,两者也可混合运用。

  • 标签: 烟草工业 专利 战略
  • 简介:加强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文章阐述了中国邮政的发展愿景,分析了中国邮政企业愿景的内涵与外延,并论述了中国邮政企业愿景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 标签: 企业愿景 精神文化 社会责任 品牌 服务 员工
  • 简介:现实中的“国有企业”概念内涵与外延不一致,应当被“公企业”的概念所代替。中国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对其性质、功能和作用进行正确定位。公企业的基本特性可归结为公共性和企业性双重性质;公企业的表面特征为,其资本全部或部分归属政府、受中央或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是特殊的企业法人,既享有法律赋予的一定特权又要接受特别的监督和约束;公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宏观调控功能、微观规制功能、对外调节功能、一般社会功能等;公企业的目标包含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即商业性目标和非商业性目标,因此不能把财务赢利状况作为衡量公企业业绩的唯一标准,而应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中国 公企业 国有企业 企业性质 企业目标 企业功能
  • 简介: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7年来,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累计减贫9348万人,年均减贫1335万人,7年累计减贫幅度达到94.4%,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9年末的0.6%。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 标签: 电网企业 中国式 扶贫路
  • 简介:参加世贸组织是对中国企业的最大挑战,从市场开放、市场竞争的意义上讲,它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中国企业的兴衰成败都关系极大。特别是对作为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对中国支柱产业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装备工业,对一直拥有行政权力、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服务企业,面临的压力将更大,形势也更为严峻。

  • 标签: 中国企业 垄断地位 原材料工业 服务企业 装备工业 市场开放
  • 简介:员工虽然认可供职企业,但认可度并未转化成企业忠诚度。美世日前发布的全球雇员调查报告也验证了这一点:中国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之五年前大幅减弱,离职率翻倍增长。

  • 标签: 企业忠诚度 中国员工 认可度 离职率 雇员
  • 简介:流程重组的主要范围在于客户管理、产品管理、网络计划建设、网络运行维护、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七大流程,中国电信企业的流程架构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流程提高到了与业务流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得战略管理流程成为中国电信企业最为缺乏的流程

  • 标签: 中国电信企业 企业流程 流程重组
  • 简介:【英国《金融时报》10月10日】中国代表着世界现代史上的某种新鲜事物:一个拥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这就是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HankPaulson)之所以与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RobertZoel1ick)一样,呼吁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原因。但中国只有在觉得这样做符合自身利益的时候,才会像美国所希望的那样行事。对此,美国也不应感到惊讶。美国人自己也正是这样看待本国的国际义务的。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国有企业 派息 《金融时报》 国际影响力 世界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