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研究发现认知训练对老年人训练任务成绩的改善有显著效果,但训练效应难以迁移到未训练的认知任务,自适应认知训练可以获得较好的迁移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自适应认知训练的迁移和保持效应,并梳理了自适应认知训练相关的脑机制研究现状,对当前自适应认知训练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自适应性持续认知挑战条件的有效实现方式、相关神经机制等问题。

  • 标签: 适应,心理学 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老年人群认知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认知储备可以代偿老化以及病理损伤引起的认知障碍。认知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智商、教育程度、职业成就、娱乐活动、双语、颅脑损伤以及血管危险因素。认知储备的测量方法包括单一的替代变量和多个替代变量组合的问卷。认知储备指数问卷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问卷。认知储备与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密切相关,不仅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且影响认知障碍的恢复速度。认知储备还与脑小血管病相关的认知障碍相关。认知储备在临床应用及研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测量方法侧重社会经济学指标、量表中的指标权重不清等,因此需要更多关注认知储备的机制及认知储备与VCI关系的研究。

  • 标签: 认知 储备 认知障碍 痴呆,血管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与持续效应。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湖州市社区符合入组标准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2名,按照1∶1分配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6名。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项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10周的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采用连线测试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别在基线、干预10周及随访3个月时收集两组被试相关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3个时间点结局指标评价得分的组间、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干预组在基线(T0)、干预10周(T1)及随访3个月(T2)MoCA得分分别为(19.09±1.98)分,(21.09±1.41)分和(21.11±1.27)分,对照组3个时间点MoCA得分分别为(18.24±2.22)分,(18.57±1.86)分和(18.07±1.90)分,干预组较对照组在T1及T2时间点的整体认知功能有所改善(P<0.05);此外,干预组在T1、T2时间点的连线测试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连线测验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MoCA等各项指标的组间、时间效应及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9.245~196.457,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在提高干预组被试认知功能各指标上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且持续效应显著(F=2.757~201.829,P<0.05);训练期间,干预组依从率为87.4%,且无不良事件。结论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可为社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认知管理提供一套规范化、流程化的护理干预方案。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训练 执行功能 直接效应 持续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对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舟山医院口腔科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超量根管填充,研究组给予适量根管填充。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ACTH)、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咬合力、牙龈指数、咀嚼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1β[(23.66±6.94)μg/L]、Cor[(129.61±27.18)μg/L]、ACTH[(14.58±4.1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31±10.13)μg/L、(147.93±30.26)μg/L、(17.16±5.04)ng/L(t=4.82、3.45、3.07,均P < 0.05);研究组IL-10[(65.19±16.06)ng/L]高于对照组的(56.61±15.52)ng/L(t=2.97,P < 0.05);研究组咬合力[(127.53±33.20)1bs]、咀嚼效率[(84.73±20.65)%]均高于对照组的(115.25±30.12)1bs、(75.49±18.14)%(t=2.12、2.60,均P < 0.05);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0.44±0.12)]、VAS[(2.73±0.8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44±0.12)、(2.73±0.81)分(t=7.92、2.66,均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1.67%)(χ2=5.52,P < 0.05)。结论适量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应激反应,抑制炎症,缓解患者疼痛并提升患者咀嚼功能。

  • 标签: 牙髓疾病 根管充填 氧化性应激 炎症 疼痛 咬合力 咀嚼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国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痴呆量表(international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ementia scale,IHDS)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无症状认知功能损伤(asymptomatic neurocognitive impairment,ANI)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ssociated dementia,HAD)的效能。方法根据排除标准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HIV感染MSM 210例和自愿咨询检测的HIV阴性MSM 84例。分别采用MoCA和IHDS对HIV感染MSM和HIV阴性MSM进行横断面认知功能评估,分析各量表在ANI和HAD中的筛查效能。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结果HIV阳性MSM的MoCA和IHDS总分[(26.04±3.41)分和(11.15±1.44)分]均低于HIV阴性MSM[(27.58±1.85)分和(11.67±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70、-4.542,均P<0.01)。不同认知功能的HIV感染者MoCA、IHD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982、49.291,均P<0.05),MoCA<26分、IHDS≤10分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17、70.155,均P<0.05)。ANI筛查中,MoCA以<26分为阈值,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91%,约登指数为0.70;IHDS以≤11分为阈值,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75%,约登指数为0.49。HAD筛查中,MoCA以<24分为阈值,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87%,约登指数为0.75;IHDS以≤10分为阈值,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87%,约登指数为0.55。结论MoCA比IHDS更适用于HIV感染MSM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对于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应采用不同分数阈值。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认知功能障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国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痴呆量表 男男同性性行为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康复训练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以及家属对认知康复训练的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以及家属对认知康复训练的满意度为67.74%,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有利于提升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康复 认知功能障碍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2月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多学科联合记忆门诊就诊的727例老年患者进行记忆筛查,在征得其同意后,对其中的247例MCI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233例MCI患者合并焦虑抑郁67例(28.8%),仅焦虑11例(4.7%),仅抑郁53例(22.7%),无焦虑抑郁102例(43.8%);MCI患者焦虑与延迟回忆呈正相关(P<0.05),抑郁与语言功能呈负相关(P<0.05);不同情绪状态的MCI患者在语言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焦虑、抑郁会影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不同维度。医务人员需要针对MCI患者的不同情绪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老年人 焦虑 抑郁 轻度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病人认知康复的影响。方法将颅脑损伤后1个月时间的10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主要从语言、记忆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由专业且统一培训的护士进行康复锻炼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结果两组病人训练2-3周后,经简明神经状态量表测试,发现观察组病人在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能力、回忆力和语言等方面的恢复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认知功能训练非常有利于颅脑损伤病人的认知康复,而且明显减轻了颅脑损伤对病人造成的认知障碍程度

  • 标签: 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6)及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传统人工认知训练,而实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障碍训练,总治疗时间为8周。于训练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MMSE及LOTC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MMSE及LOTCA评分均较前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MSE及LOTCA评分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认知训练 计算机辅助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程度,探索合理高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随机选择120个社区居民,通过填写问卷、访谈,调查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及社区宣传方式。结果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不足,社区健康教育仍有诸多漏洞。结论社区居民需要有意识的关注保健知识,社区也要承担起宣传,引导正确的健康行为,普及卫生知识。

  • 标签: 社区居民 医学生 健康教育 普及程度 调查
  • 简介:目的:构建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内容评估和服务计划编制提供测评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37名相关专家的两轮咨询确定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内容。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4%、97.3%;第二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03,判断系数为0.806,熟悉程度为0.801;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76项。结论: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经检验,结果科学可靠,可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提供一套系统收集和整理居家环境信息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奠定基础。

  • 标签: 居家养老 居家环境适老化 德尔菲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湿疹患者瘙痒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皮肤护理、用药指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的瘙痒程度、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评分、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缓解瘙痒程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湿疹 瘙痒程度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所致的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治疗20例阴茎皮肤坏死的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32.3岁),根据阴茎皮肤坏死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2例行清创换药后自行愈合,9例行减张缝合术,7例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位修复术,2例行Ⅰ期阴茎创面阴囊包埋术加Ⅱ期阴囊皮瓣断蒂修复。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移及阴囊蒂包埋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坏死或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邻近皮肤接近,勃起时无牵拉不适;行阴茎创面阴囊包埋者进行二期修复后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感到满意。结论对不同程度的医源性阴茎皮肤坏死,根据阴茎皮肤坏死创面的大小采用个体化的修复方法,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阴茎 医源性 阴茎皮肤坏死 阴茎背神经隔离 短波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不同程度SD大鼠氟牙症模型,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的微观结构,明确不同程度氟牙症的牙釉质结构变化,为中、重度氟牙症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使用不含氟去离子水喂养,低氟组和高氟组分别用质量浓度为50和100 mg/L的NaF去离子水喂养,建立大鼠氟牙症模型。饲养6周后取大鼠下颌切牙,记录各组大鼠牙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及矢状面并进行牙釉质厚度测量。结果对照组所有大鼠下颌切牙釉质均为棕黄色;低氟组多数呈黄白相间的条纹状;高氟组多数呈白垩色。电镜下正常组大鼠下颌切牙釉柱结构清晰饱满,呈编织状交错排列;中度氟牙症釉柱失去正常编织状结构,似笋尖样单向排列;重度氟牙症釉柱变细,大部分尖端折断;矢状面正常釉质外层结构致密,中间层呈网状,与内、外层界限清晰,内层釉柱结构清晰呈纵向和水平向排列;中度氟牙症外层变薄,中间层结构消失,与内、外层界限仍清晰,内层纵向釉柱清晰,水平向釉柱形态消失;重度氟牙症外层缺失,中间层暴露,内层两种釉柱均萎缩。内层釉质厚度在正常组[(180.71±7.01)μm]、中度氟牙症组[(157.10±11.04)μm]及重度氟牙症组[(121.10±12.56)μm]依次变薄。全层氟牙症釉质厚度在正常组[(241.54±7.76)μm]、中度氟牙症组[(207.42±14.36)μm]及重度氟牙症组[(143.79±14.60)μm]亦逐渐变薄。结论SD大鼠下颌切牙随氟牙症程度加重外层釉质变薄,甚至消失;内层釉质结构紊乱,釉质厚度变薄。建议中、重度氟牙症的临床治疗慎用强力漂白及微研磨,可采用无创性渗透树脂治疗。

  • 标签: 大鼠 氟牙症 牙釉质 微观结构
  • 简介: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并日益受到重视[1]。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是困扰外科手术患者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内外研究均表明㈣,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仍不理想,不能有效地控制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针对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不足这一现状问题,国内外学者及医务人员都在努力寻找有效控制疼痛的药物和方法,并通过调整用法用量等提高疼痛控制水平。

  • 标签: 术后疼痛 控制 目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腹泻的重视程度进行调查,明确目前大众对腹泻的重视程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入住我院的病思捌浼沂艄?10人进行开放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半年内是否有急性腹泻史、处理方式;同时对首选寻求正规医疗帮助的腹泻者(RM组)与非首选正规医疗者(NRM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寻找影响腹泻者对腹泻处理方式的可能因素。结果在受调查的人群中半年内有急性腹泻发生率为87.3%(96人),共发生急性腹泻142次,其中首选RM、NRM的分别占28.9%、71.1%。RM组及NRM组一般资料中年龄、是否居民、个人收入比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众半年内急性腹泻发生率极高,而大部分未寻求正规的诊疗,其中年龄、收入是决定人们处理方式的主要因素,故应加强基础医疗的投入,提高大众对小病的正规诊治意识。

  • 标签: 急性腹泻 处理方式 调查 影响因素 年龄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