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验证聋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组织策略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的实验方法。结果组织策略训练能够提高中、高年级聋生阅读的理解能力。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组织策略训练对提高阅读监控能力的作用逐渐凸显。建议①加强聋生提取文章关键项目能力的训练;②加强组织文章关键项目,形成组织结构图能力的训练;③利用组织监控流程图,提高聋生的阅读监控能力。

  • 标签: 阅读教学 组织策略训练 阅读监控能力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新时期情景化阅读在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主要应用,首先阐述了应用情景化阅读的意义,介绍了该项服务的特点和目的,最后重点论述了应该如何更好地为孩子们提供情景化的阅读服务,希望对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作出一些参考。

  • 标签: 情景化阅读 少儿图书馆
  • 简介:摘要科研文献阅读是医学生需要尽早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文献阅读方法,为其日后学习和深造奠定扎实基础。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校级通识选修课程"科研文献学习与交流"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选修过本课程的137名学生中,99.3%(136/137)的学生均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对2020至2021年选修本课程的7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88.9%(64/72)]和口头报告能力[66.7%(48/72)],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51.4%(37/72)],并使学生从同伴学习中获益[63.9%(46/72)]。本课程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独立课程为形式,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早期科研训练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 标签: 医学教育 课程 低年级本科生 科研文献 阅读与交流
  • 简介:摘要:阅读疗法是通过阅读来治愈读者心灵的一种新型疗法,起源于美国人塞缪尔 ·麦克乔德 ·克罗色尔斯 1916年发表的文章《文学门诊》。在国内,阅读疗法也获得了长足的理论进展,我国研究阅读疗法钻研时常长达 20年之久的专家学着王波通知给出了“阅读疗法是以文献为媒介,以阅读作为保健养生的辅助治疗疾病手段,是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从而达到讨论和领悟,养护和恢复身心健康的方法。”在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面临着 24小时轮班制的今天,推进阅读疗法进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患者也需要治愈后在心理层面的辅导与治疗,为此,医院图书馆对医护人员与患者开展阅读疗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论述。

  • 标签: 阅读疗法 医院图书馆 阅读治疗 辅助治疗
  • 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古汉语与医古文学科是国家教育部(培育学科)医史文献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我校中医语言文字、中医文献学、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等教学任务。目前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段逸山、孙文钟教授,学科带头人为刘庆宇副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张亭立与任宏丽副教授。

  • 标签: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古汉语 重点学科 文学 学科带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子阅读法对学龄期哮喘儿童症状管理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30例学龄期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哮喘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亲子阅读疗法,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记录干预期间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症状评分标准评价患儿日间和夜间症状,采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价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3个月时试验组哮喘发作次数(1.84 ± 0.51)次、急诊次数(1.16 ± 0.58)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3 ± 0.85)、(1.34 ± 0.3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81、2.084,P<0.05)。干预后试验组日间症状评分和夜间症状评分分别为(1.54 ± 0.35)分和(1.40 ± 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5 ± 0.43)、(1.98 ± 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32、2.338,P<0.05)。试验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以及饮食、避免接触过敏原、哮喘发作的识别与处理、运动、服药得分分别为(3.08 ± 0.32)、(3.02 ± 0.83)、(2.54 ± 0.66)、(3.46 ± 0.50)、(3.09 ± 0.79)、(3.23 ± 0.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4 ± 0.34)、(2.68 ± 0.65)、(2.18 ± 0.88)、(2.97 ± 0.79)、(2.77 ± 0.78)、(2.81 ± 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87~5.588,P<0.05)。结论亲子阅读法能够提高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减轻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和急诊次数。

  • 标签: 阅读疗法 亲子互动 哮喘 学龄期儿童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阅读疗法结合徵调音乐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采取阅读疗法结合徵调音乐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量化评估干预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睡眠质量、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病耻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后ADL、睡眠质量、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病耻感均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结合徵调音乐干预可有效减轻PSD患者抑郁程度,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神经功能,并有助于减轻其病耻感,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阅读疗法 徵调音乐 脑卒中后抑郁 情绪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子阅读法对学龄期哮喘儿童症状管理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30例学龄期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哮喘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亲子阅读疗法,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记录干预期间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症状评分标准评价患儿日间和夜间症状,采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价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3个月时试验组哮喘发作次数(1.84 ± 0.51)次、急诊次数(1.16 ± 0.58)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3 ± 0.85)、(1.34 ± 0.3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81、2.084,P<0.05)。干预后试验组日间症状评分和夜间症状评分分别为(1.54 ± 0.35)分和(1.40 ± 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5 ± 0.43)、(1.98 ± 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32、2.338,P<0.05)。试验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以及饮食、避免接触过敏原、哮喘发作的识别与处理、运动、服药得分分别为(3.08 ± 0.32)、(3.02 ± 0.83)、(2.54 ± 0.66)、(3.46 ± 0.50)、(3.09 ± 0.79)、(3.23 ± 0.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4 ± 0.34)、(2.68 ± 0.65)、(2.18 ± 0.88)、(2.97 ± 0.79)、(2.77 ± 0.78)、(2.81 ± 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87~5.588,P<0.05)。结论亲子阅读法能够提高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减轻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和急诊次数。

  • 标签: 阅读疗法 亲子互动 哮喘 学龄期儿童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耐药的局灶性癫痫患儿是否也使用与认知控制相关的脑区来帮助阅读。方法选择在2011~2014年间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被诊断为耐药的局灶性癫痫的患者(8~20岁)。在执行动词联想任务包括语言、认知控制和正式阅读评估时,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用功能连接分析的方法分析阅读得分与前扣带回(ACC)的脑功能连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81例潜在患者中纳入符合标准的13例儿童(7例女性)。癫痫发作年龄在0~13岁,研究时平均年龄为(12.66±3.17)岁。癫痫患者的智力和文字阅读能力处于平均水平。阅读得分与前扣带回(ACC)与情绪处理相关脑区(右杏仁核)、学习和语言处理脑区(左小脑)、视觉处理脑区之间的脑功能连接呈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了前扣带回(ACC)在药物难治性癫痫甚至致痫灶位于语言相关脑区患儿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森田疗法联合阅读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良森田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收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改良森田疗法,研究组接受改良森田联合阅读疗法治疗,两组均干预8周。通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的评分变化,评价改良森田疗法联合阅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CD-RISC评分两组均低于干预前, 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森田疗法 阅读疗法 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斜视患儿知觉眼位、眼球注视运动和眼球扫视运动之间及其与阅读障碍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6年级斜视患儿共24例作为斜视组,同期门诊就诊的正常对照组14例。采用视感知觉检查系统评估知觉眼位偏移,Tobii Eye Tracker 5评估注视和扫视功能,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进行阅读障碍程度评测。组间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水平和垂直方向知觉眼位偏移、注视偏移、扫视偏移与阅读障碍量表得分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并对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斜视组知觉眼位明显偏移(P<0.001)。正常组水平扫视与垂直扫视呈较强正相关(r=0.81,P<0.001),斜视组呈中等正相关(r=0.64,P=0.001),且垂直扫视眼位偏移随着水平扫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2组水平注视与水平扫视呈中等正相关(正常组r=0.64,斜视组r=0.69,均P<0.05),且水平扫视眼位偏移随着水平注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在斜视组中水平与垂直知觉眼位、水平注视与垂直注视、水平知觉眼位与水平注视、水平注视与垂直扫视、DCCC视知觉障碍分量表与垂直扫视呈中等正相关(r=0.70、0.66、0.52、0.43、0.47,均P<0.05),且垂直知觉眼位偏移随着水平知觉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视知觉障碍量表得分随着垂直扫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结论: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在眼位正常和眼位偏斜情况下均存在正相关性;知觉眼位偏移使水平注视、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彼此间存在更为明显的相互影响。在阅读障碍儿童、斜视儿童和正常儿童中均发现扫视运动的异常,本研究发现扫视垂直方向移位与DCCC分量表中的视知觉障碍分量表具有中等强度相关性,提示扫视功能可能可以作为评估儿童阅读能力的敏感指标之一。

  • 标签: 斜视 视知觉 眼球运动 阅读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正常视力中老年人及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的阅读速度,分析影响两者阅读速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自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边社区征集以汉语为母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45岁且<85岁、双眼BCVA≥0.6的正常视力中老年志愿者;自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视觉康复门诊征集有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主诉、好眼BCVA≥0.05的AMD患者。测量受检者视功能,最佳矫正近视力状态下,应用中文阅读视力表测定阅读视力;国际阅读速度文本(IReST)中文版测定阅读速度。对比观察AMD患者与正常视力老年人的阅读速度。对阅读速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016年1~4月共征集正常视力中老年人53名。其中,男性17名,女性36名;平均年龄(60.7±8.8)岁。平均阅读速度(244±55)字/min。正常视力中年人(45~59岁)、老年人(≥60岁)平均阅读速度分别为(267±53)、(227±51)字/min;两者阅读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7,P=0.007)。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正常视力中老年人阅读速度与年龄(r=-0.476,P=0.000)、性别(t=-2.291,P=0.031)、文化程度(t=2.656,P=0.011)、阅读习惯(t=7.346,P=0.000)、双眼最佳远视力(r=-0.293,P=0.033)、双眼最佳近视力(r=-0.460,P=0.001)、阅读视力(r=-0.558,P=0.000)均相关。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阅读视力、性别、文化程度和阅读习惯与阅读速度显著相关(β=-283.312、28.303、-37.700、-45.505,P=0.000、0.022、0.019、0.023)。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共征集AMD患者2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7.4±8.2)岁;阅读速度中位数为118字/min。与正常视力老年人比较,其年龄更大(t=-4.285,P=0.000),男性比例更高(χ2=3.981,P=0.046),阅读视力更差(t=-6.176,P=0.000),阅读速度显著降低(t=-5.719,P=0.000)。AMD患者阅读速度与双眼最佳远、近视力和阅读视力、对比敏感度相关(r=-0.771、-0.805、-0.776、0.511,P=0.000、0.000、0.000、0.015);与年龄(r=0.021,P=0.926)、性别(Z=-0.382,P=0.703)无关。结论正常视力中老年人阅读速度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阅读视力较远视力是更好的预测阅读能力的指标;AMD患者阅读视力显著降低,阅读速度显著下降,视功能损伤程度是影响其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黄斑变性 中年人 老年人 阅读速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阅读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用某三甲医院抑郁症专科病房118名抑郁症患者为受试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阅读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应对方式量表(CSQ)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包括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自责、退避、幻想等6项共66个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变化幅度均更显著(P<0.05)。 结论

  • 标签: []阅读疗法 共情护理 抑郁症 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Hi-FIVE技术对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中眼球运动控制的疗效。方法 纳入存在眼球运动控制问题的6-12岁DD儿童44例,采用Hi-FIVE技术对存在眼球运动控制问题的DD儿童进行干预治疗,通过Heinsen-Schrock眼球运动计分系统、脑视觉检测系统中注视性眼球运动/注视质量评估、Hi-FIVE测试中视觉流畅-转移-停留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儿童眼球运动控制及阅读的流畅性的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Heinsen-Schrock眼球运动计分系统脑视觉检测系统中注视性眼球运动/注视质量评估、Hi-FIVE测试中视觉流畅-转移-停留检测结果均显效(P<0.05)。结论Hi-FIVE技术能提高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中眼球运动能力及阅读流畅性,减少视觉停留时间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 标签: 发展性阅读障碍 儿童 Hi-FIVE技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生物培养阅读器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中的应用。方法:使用生物监测对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进行灭菌质量监测,其中采用传统生物监测法监测80锅次,采用快速生物监测检测80锅,比较两种监测方法的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结果:传统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48h才能取得监测结果,而快速生物监测法只需要30min,两者有显著差异。采用传统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的80锅结果均为阴性合格,合格率为100%;快速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的80锅,结果也是阴性合格,合格率为100%。结论:快速生物培养阅读器的应用大大缩短了生物监测判断的时间,为急要器械使用的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手术时间,同时也为医院提供了高品质的无菌物品,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快速生物培养阅读器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结合阅读疗法对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缓解期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方法 在精神专科医院女性病区,选取缓解期精神障碍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8周情志护理结合阅读疗法干预。 入组前和参与干预后8周后各测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一次,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是否改善,患者自己能否应对负性情绪,精神症状与异常行为现象出现频次是否降低。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PANAS量表得分及NOSIE量表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PANAS量表负性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NOSIE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 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结合阅读疗法护理干预,能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改变心态,学会面对负面情绪,更有动力及自信去克服疾病,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提升。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阅读疗法,精神障碍患者,负性情绪,护理干预
  • 简介:在8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典型病例导入式和PBL教学法,从检验报告单的申请、阅读,异常结果的合理解释以及与实验室沟通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理论知识传授与临床能力培养相结合问题。

  • 标签: 检验报告单 实验诊断学 教学 8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