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69年于瑞士伯恩美术馆举行的展览“活在你的头脑中:当态度成为形式(作品—概念—过程—情境—信息)”已成为当代艺术展览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时任馆长的哈罗德·史泽曼策划了一场包括贫穷艺术、美国后极简主义、观念艺术及大地艺术等当时新兴的艺术展览。该展览此后巡回至克雷菲尔德市的朗格之家博物馆以及伦敦当代艺术学院,而史泽曼本人也在展览结束不久后毅然辞去馆长职务,从此投身于独立策展事业。

  • 标签: 瑞士伯恩美术馆 展览 当代艺术展览 里程碑
  • 简介:书籍发展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分不开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个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诸如书籍设计中的人性化、互动性、趣味性、概念性等的出现,正在打破既往我们对书的理解,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习惯,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与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几种书籍形式的论述,达到揭示书籍设计观念、探索现代设计特点的目的。

  • 标签: 书籍设计 设计形式 互动性 趣味性
  • 简介:在我原先的印象中,日本的“浮世绘”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画工笔重彩式的带有浓郁日本传统样式的手工笔绘.然而,当我去年在日本有机会接触到浮世绘时,我才恍然了悟,真正的日本“浮世绘”绝大部分并非手绘,而是套色木版画,这使我这个搞版画的人震惊不已.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一种自生自灭的庶民绘画.其起初的样式确有两种流派:一种叫作“肉笔派”,也就是俗称的“手绘浮世绘”,是画家在绢、纸等材料上亲手绘制而成;另一种则叫作“板稿派”,是由画家直接

  • 标签: 形式探微 浮世绘版画 版画美人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贸易、营销、品牌推介、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等活动日益繁荣的推动下,展览业正在走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这就促使展览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更新和发展,呈现出地域性、国际

  • 标签: 展览表现形式
  • 简介:从字面上来看,“形式感”与“形质”没有多少差别,但在实际内涵上,二者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具体所指。“形质”与“神采”相对而存在,通指书法作品可见之形象,在书法审美中,它重要性远远不及“神采”。然“形式感”强调的却是书法作品外观形象(甚至包括作品载体,如装裱、尺幅、纸色等)的独立性与首位性,形式的本身就是书法审美之目的、之主旨。也就是说,同作为审美范畴,古典之“形质”还要为体现他物——“神采”服务,自身尚是手段,充任着“桥梁”、“媒介”之角色;而现代之“形式感”展现的即是自身,角色的“主人翁”,具有强烈的“视觉艺术本位”立场。形式感之所以能作为现代书法审美范畴初步确立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为了适应现代书法特有的交流方式——展览会之效应。展览会的方式本来是西方的产物,近代社会以后开始逐步引进我国。在我国古代,书法作品的交流方式大多是书斋雅玩式的,或将作品时常展开独自观赏,等等,总之,它不会同时与众多同道进行优劣比较,因而也就不具备竞争性,这一属性,即使在明清之际多作“壁上观”的巨幅作品(如王铎等人的一些作品)那里,亦没有丝毫改变。但引进展览会的方式之后,同道之间就有了非常强盛的比较性与竞争性,作品谁的好谁的坏,一眼...

  • 标签: 书法现代 审美范畴 形式感
  • 简介:绘画在形式构成上可以概括为四大因素,分别是自然形象表达因素、笔法表达因素、形体抽象表达因素和色调抽象表达因素,也可以称它们为绘画的四纲。其中自然形象表达因素是指对自然形象的描绘,而其它三个因素则更多地体现了人的主观精神创造。中国画在形式构成上的特点是这四纲合一,这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艺术观。

  • 标签: 中国画 形式构成 哲学思维
  • 简介:装饰作为一种活动,也就是形式、风格的建立。装饰活动可分两种方式:附加与变异。在这里主要论述的是"附加"性的造型活动以及"附加"形式在装饰活动中的运用。

  • 标签: 装饰 应用 生活
  • 简介:艺术跨界是当今艺术探索的热门话题,艺术接受呈现出以视听符号为主流形式,及时性、片面化、浅深度的特点,而艺术消费则表现为娱乐至上,大众化、制约型的消费特点。艺术跨界现象使艺术接受有了多元化的形式,开启了艺术接受的新角度。而对于艺术消费来说也为艺术消费带来了"量,质,向"三方面的变化。

  • 标签: 艺术跨界 艺术接受 艺术消费
  • 简介:自古以来,“何谓艺术”始终是艺术家和美学家的核心问题,而实质上艺术的根本在于它的表述建构性,这就是艺术叙事问题。艺术叙事的建构性分为事实建构与价值建构,表现在艺术品叙事、艺术事件叙事和艺术世界叙事三个方面。艺术叙事的高级层次是艺术理论叙事,经由“本质化”与“普遍化”实现对艺术世界的“秩序化”,此谓艺术理论初级叙事,再经由“了解之同情”、“语境化”与对话实践实现对艺术理论的“再秩序化”,从而全面展现艺术世界本身。

  • 标签: 艺术叙事 建构性 艺术世界 秩序化 再秩序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26
  • 简介:2陶瓷与书法的艺术特征陶瓷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陶瓷上的书法装饰在这一时期自然也就成为其明显的特征,在局部用书法装饰的陶瓷上

  • 标签: 中书法 书法艺术 艺术中
  • 简介:什么样的现象是艺术现象?什么样的评论称得上是艺术评论?具体的艺术现象又是在什么时间产生?这很难回答.因为是后人在研究艺术的发展中给艺术现象下的定义.而在艺术现象产生时.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艺术现象。所有对当时发生的事件,作为好事者记录下这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起因与结果.并对此提出具有主观性质的看法.后人就将此称为是艺术评论。

  • 标签: 艺术现象 艺术评论 发生时间 事件
  • 简介:艺术时期的首饰设计,是世界首饰设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主要通多对这个时期的两位法国首饰设计大师的作品的介绍,来展现出这时期首饰设计的创新性、艺术性。

  • 标签: 新艺术 创新性 艺术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对“艺术”、“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品”这一组关连概念在国际性法律文件中的表述、界定以及规范的梳理、探讨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与文化艺术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相同或类似概念的内涵,也将有助于中国“艺术法”体系的建构。因此,理清“艺术”、“艺术品”、“艺术价值”等概念在国际法表述中的脉络,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艺术类文化遗产以及发展现当代艺术,均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 标签: 遗产保护 艺术品 艺术价值 国际法
  • 简介:"谁是主人?谁是客人"是一个家庭,并从家庭上升到国家的主题。那么,在这里,国家的命运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在当时,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国家的命运而改变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这是一个双向的主题和结构,是一种假设,也是一种现实,因而也就成为富有寓意的情感形式

  • 标签: 喻荣军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8-09
  • 简介:中国水墨画 现代水墨 传统开发型 材料综合型 抽象构成型    当今,有以艺术语言实验为目的的抽象构成型水墨,拓展了中国现代水墨画的表现语言空间

  • 标签: 形式风格 水墨形式 现代水墨
  • 简介:如何写好上下结构的字汉字除了有左右结构组合外,还有上下结构组合。在上部的被称为字头,在下部的被称为字底。根据它们的功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要掌握以下规律。

  • 标签: 合体字 写法 构形 上下结构 结构组合 汉字
  • 简介:在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结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汇,人像需要人体结构,场景需要透视规律,色彩要求光色原理,无疑不在结构的安排下走向成熟,当我们跳出具体作品构思,从整体上观照绘画艺术的时候,难免会思考“何为结构”的问题,其等同于构图么?答案仿佛似是而非,可以说,绘画艺术作品是一定具有其自身独特结构的,这些结构必然以创作者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无论人物、风景、静物都要做到这一点。现尝试撇开具体内容、风格不论,从宏观角度指出多角度绘画结构的绘画形式,希望它能够引导我们从抽象入具体,实现绘画艺术的突破。

  • 标签: 多角度 绘画结构 绘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