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托尔斯泰老人说过:“当我们阅读或者思考一个新作家的一部艺术作品的时候,在我们心里产生的一个主要问题经常是这样的:‘喂,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呀?你在哪一点上跟所有我认识的人有所区别?关于应当怎样看待我们的生活这一点,你能够对我说出些什么新鲜的东西来呢?’”托氏的话生动地说明了作家创作

  • 标签: 许地山 人物形象 对我说 积极浪漫主义 早期作品 生活本质
  • 简介:最初到北大中文系,我本是想学习写小说的,戏剧性的是,来了之后却写得越来越少了,上本科的时候,我一星期可以写一个中篇,但在北大的最初三年,却只写了三个短篇。在这里我上了三年学,感觉写作与否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在意的事情,以前宏大的写作理想,也开始慢慢褪色了。成为优秀的小说家曾是我追求的目标,但在那时的理解中,小说家似乎是与社会、与周围的世界隔绝的,他们只是在纸面上编织美丽的故事与花纹,幻想写出人性与世界的本质,但他们的故事终究也只是故事,并没有抵达人类生活的底处,也不能深深触动我们的灵魂与内心,我对这样的写作感到失望了。

  • 标签: 写作 世界 创作 小说家 故事 内心
  • 简介:我童年时讨厌上学,甚至"上学"在一段时间成为我的忧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心理的?细究起来,还真得从一件事情说起,那时,我不过十岁吧。而她出现在我们教室里。她瘦得简直皮包骨头,黑——除了肤质原因,还有长期疏于洗濯导致的肮脏结果。看着她晃荡进来,全体失声。她居然在笑,这给她的怪异增添了恐怖。她来干什么?

  • 标签: 童年 出现在 原因 失声 恐怖 心理
  • 简介:或许,我写诗不能够抵抗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荒芜,甚至不能成为诗典的左右和上下,但我对诗的爱恋是深沉的。法国有一位哲学家说:"爱,就是忠诚于相遇。"我从青春开始,一步一步走近诗,并狂热地爱上了诗。

  • 标签: 创作 写诗 哲学家
  • 简介:推理小说的发展在中国已经渐渐成形,特别是随着悬疑小说和惊悚小说的流行,让各种元素的推理小说在国内市场到处开花。

  • 标签: 推理小说 创作 风雨 国内市场
  • 简介:张光芒:北村最近走下神坛,出了本关注弱势群体的新书《愤怒》。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百义从农村逃往城市追求新生活的残酷遭遇,第一次用小说的方式公开揭示了我们面临的社会的真实处境。主人公李百义的自我忏悔和精神拷问。是否标志着您小说创作的新的转向?

  • 标签: 主人公 小说创作 张光芒 北村 作家 处境
  • 简介:无论谈诗歌.还是谈诗歌经验.在我看来,都是一件尴尬的事。事实上,任何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诗,都无法用其他的语言形式再说一遍。即使勉强去说。也只是说出了读诗感想,而不是诗本身。诗是说不清楚的,说清楚了就不是诗。

  • 标签: 诗歌 创作 修行 语言形式 尴尬
  • 简介:  不需我再多讲,读者已经从以上文字中,了解到霍英东是一个多么不平凡的人.说他是香港20世纪罕有的商业奇才、一代超人,相信读者也深有同感.……

  • 标签: 中国良心 创作感言 良心创作
  • 简介:  《兄弟》:跨越时代的写作  走走:我一直想知道,你对余华《兄弟》最个人的看法?  程永新:《兄弟》肯定是我们以后回过头去看非常重要的作品,它需要时间的沉淀,《兄弟》是跨越时代的写作.……

  • 标签: 兄弟小说 小说创作
  • 简介:个体经验与创作情绪林宋瑜我们阅读。我们常常通过阅读企图直达作家稳秘的内心。事实上,我们最初的创作冲动,首先源于对自己心灵的表达。人通过写作,与自己交流。审视自己、欣赏自己、评判自己,诉说隐蔽的愿望、记忆、疼痛和快乐。写作者的私人经验其实就象星星一样散...

  • 标签: 个体经验 创作情绪 私人经验 创作者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传统文学
  • 简介:蒙《江南》杂志同仁厚爱,从2008年第2期开始,连载了我的《小回忆——毛时代的童年》,至翌年第4期结束。其间我曾在剑桥大学访学三个月,

  • 标签: 研究生 创作 2008年 《江南》 剑桥大学
  • 简介:不知不觉,我已写了三十年的诗。看来,到了我这种本应该把一切都放下的年龄,起码还有诗歌是一时半刻放不下的。一方面是自己难以割舍,另一方面是总感到有一只无形的手推着自己继续往前。

  • 标签: 创作 写作 宿命 三十年 诗歌
  • 简介:电影是给入以美感的享受,画面美、人物美,综合了很多艺术样式的创作特点的艺术,创作出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传达给观众。这种传播就是电影作品的艺术传播。从创作的角度看,电影的艺术传播主要因素有故事的传播、经典细节的传播、人物形象的传播及人物语言的传播。

  • 标签: 电影 创作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艺术传播
  • 简介:<正>一北宋作家秦观的文学创作中,词名最盛,如宋代张侃谓"秦淮海词古今绝唱",其实在秦观的文学创作中,其他文体的成就也是不可低估的,只不过由于秦观词名太盛,以致在秦词的巨大光环下,其它文体的成就被掩盖了。前人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陈师道曾记载当时人的评价说:"世语云:‘苏

  • 标签: 小说创作 秦观 小说家 爱情故事 少年 中国小说
  • 简介:<正>1976年出生于西海固的村子。1990年身背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名字叫《老人与海》的小说出门流浪。1991年在一家省级报纸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父亲带泪的眼睛》,从此开始散文、诗歌写作。1992年在《飞天》发表《土街》等诗歌。1996年在《飞天》由冉丹老师编发第一篇小说成名作《沙沟行》,该作品曾在区内外获多个奖项,译介为法文,并被收入《被遗忘的经典》一书。1997年发表《绝境》、《金马湾轶事》等多部小说;另外还发表大量的散文随笔;《绝境》获得宁夏文学艺术奖。

  • 标签: 宁夏文学 散文随笔 诗歌写作 《老人与海》 报纸副刊 西海固
  • 简介:路翎晚年创作年表张业松说明:本年表所列路翎晚年复出文坛后(1981—1994)创作的各体文学作品总字数约计550万,系年依据主要是稿末所注写作日期。少数未注写作日期者,已刊稿按发表时间估定,未刊稿按笔迹、用纸等情况估定;有修改者按初稿和修改时间两出。...

  • 标签: 晚年创作 《北京晚报》 长篇小说 路翎小说 回忆录 《红岩》
  • 简介:我与诗的邂逅,还得从上中专时说起。那时我读的是藏文班,自然会读到很多藏文文学著作,其中就有藏文诗学名著——《诗镜注》。在不断的阅读中摸索,并尝试藏文诗歌的创作,也有习作陆续在《章恰尔》等藏文报刊发表,就这样与诗歌邂逅、结缘。

  • 标签: 诗学 创作 文学著作 藏文 诗歌
  • 简介:我是的作者,现任齐鲁石化工程公司副总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一级书法师.我从1992年始至2001年末,用了十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十里长卷这部书法巨著.

  • 标签: 聊斋 创作过程 作者 法师 时间 工程公司
  • 简介:<正>张晓风,笔名晓风、桑科、可叵,江苏铜山人,当代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和小说家。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继而涉足小说领域,不久又在戏剧界十分活跃,创作了不少了轰动一时的舞台剧。80年代以来,主要创作散文。在张晓风的创作生涯中,若论成就最显著的,当推散文了。迄今为止,她已出版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三弦》、《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等十多部散文集,在当代台湾文坛享有盛誉。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给予热情的

  • 标签: 张晓风 散文家 散文创作 作品 放风筝 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