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是以良种培育为基础而获得发展提高的。优良品种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影响其它产业发展的情况下提高养殖的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它饲料、水质一起构成水产养殖生产的三大主要物质基础。对我国这样一个养殖大国来说,选择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

  • 标签: 选择育种 水产动物 常用方法 水产养殖业 应用 物质基础
  • 简介:我市对虾养殖始于80年代中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沿海渔(农)民群众积极开发沿海滩涂,建造养虾池塘,发展对虾养殖。十多年来,对虾养殖几起几落,终于走上了稳定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养殖对虾已成为群众参与热情最高、劲头最足、投入最多、效益最好及风险最大的海水养殖业,是沿海“强镇村、富百姓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对虾养殖业 发展思路 茂名 海水养殖业 稳定发展 风险
  • 简介:远洋渔业是指远离本国基地赴别国专属经济区或公海从事海洋捕捞生产,以及为其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经济活动。它是一项利用国外渔业资源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外向型产业,是世界沿海渔业发达国家、地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远洋渔业 汕头 外向型产业 配套服务 渔业经济 发展
  • 简介:研究光照周期对刺参机制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光照强度对照组,分别为全光照,全黑暗,半光照半黑暗,正常光照,运用自制饲料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对其养殖,结果表明刺参体重增长量依次为半黑暗半光照增长>正常光照>全黑暗>全光照。

  • 标签: 光照周期 刺参 生长 行为
  • 简介:龙鱼是一种很古老的大型热带观赏鱼,原产于Arowana,华人的发音是“亚罗娃娜”,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Scleropages”,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目、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观赏鱼,繁殖能力较弱,且幼鱼的孵化养育方式非常奇特,通常是雌鱼产卵,雄鱼将受精卵含在口中孵化养育。龙鱼全身闪耀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龙鱼具有不同的色彩,再加上其嘴上的两条胡须,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中华传说中的龙联系起来,故称其为“龙鱼”,而养好龙鱼也被人们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种祝福和憧憬。

  • 标签: 龙鱼 热带观赏鱼 选购 繁殖能力 光线照射 西班牙
  • 简介:日本Nichimo制网公司生产的发光拖网网衣纲索,有助于渔民提高拖网渔获量减少燃油费用。这种产品都是以蕴藏着光源的半发光纤维制作,能在一个时期内的黑暗环境中发光。

  • 标签: 拖网 纲索 网衣 渔获量 使用 时期
  • 简介:用线粒体DNA的D-loop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吉林延吉、敦化辽宁法台3个区域的29尾拉氏PhoxinuslagowskiiDybowsky的遗传多样性。经PCR扩增测序,获得了783~785bpD-loop818bpCytb的同源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29尾个体分别存在47(D-loop)89(Cytb)个变异位点,分别检测出15(D-loop)11(Cytb)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H_d)分别为0.8966(D-loop)0.8990(Cytb),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0246(D-loop)0.0498(Cytb),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19.2857(D-loop)40.7365(Cytb)。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79.02%(D-loop)81.69%(Cytb)变异来自群体间,20.98%(D-loop)18.31%(Cytb)来自群体内。单倍型呈明显的地理差异,分成2个分支,一个以延吉群体为主,一个以法台群体为主。拉氏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该结果可为拉氏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拉氏 D-LOOP CYT b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 简介: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冷水水域分布及水文特征.冷水水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及支流,额木尔河、盘古河、呼玛河、法别拉河、公别拉河、逊别拉河、库尔滨河,绥芬河、乌苏里江牡丹江上游等山区性江段.资源量约占黑龙江省地表水总资源量的35%以上,水质清澈,水温最高不超过20℃,属冷水性鱼类生息繁衍的最佳生态环境.黑龙江省冷水资源丰富,尚处于待开发状态.

  • 标签: 水域 资源现状 分布 冷水性鱼类 黑龙江 水温
  • 简介:桂林洋经济开发区是海口市保留的”三大开发区”之一,规划总面积41.3平方公里,分为“海滨旅游区”、”工业开发区”、“农业综合开发区”三大功能区,投资环境良好,是一个多元经济结构、全面发展的外向型开发区。

  • 标签: 桂林洋经济开发区 海南 海口市 水产品 出口加工区
  • 简介: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的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精神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目前基本建设产业政策的基础。钢丝网水泥结构渔船作为广东粤西地区海洋渔业主力军的地位也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被逐步转变,部分政府部门以及专家以水泥船型落后,安全性差,外观不美,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为题,不主张新造改造水泥渔船。但目前的现状是广东地区的大部分远洋渔船为钢丝网水泥结构,为广东远洋渔业比重最大的捕捞渔船资源,而且这些水泥渔船在稳性、结构、安全性、适航适渔性、营运经济性等方面均满足相关要求。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合理地改造利用这一大批远洋水泥渔船,对目前广东远洋渔业的稳定与发展,对沿海渔民转产转业、出国远洋国家政策的落实,对利用目前现有海洋水泥渔船资源抢占国际远洋渔业空间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正确认识广东现有的海洋水泥渔船,在合理利用现有水泥渔船资源这个问题上,探讨对现有在产远洋水泥渔船的技术改造。

  • 标签: 钢丝网水泥 远洋渔船 技术改造 社会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广东
  • 简介:南海的刺网渔具,自建国以来,在渔具材料化纤化渔船动力化的推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1980年渔业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展更为迅速.据1983年的调查,全海区刺网渔船已超过36,000艘.网具种类有11个结构型式,共181种,网片数量约长达52,000多公里.这11个结构型式及数量如下:

  • 标签: 刺网 渔具 南海区 网具 种类 数量
  • 简介:市场上对各种各样的水族过滤器叫法五花八门,无非是缸内、缸外、外挂、上置、潜水水妖精等等。原理都一样:把水抽出,使水经过过滤材料及生化材料后返回缸里,达到使水变清澈的目的。所有电动过滤器都是由水泵、过滤材料、盛放过滤材料或生化材料的容器及管道组成。各厂家对过滤器的叫法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把过滤方法过滤器混为一谈。下面谈谈本人的见解,供参考。

  • 标签: 过滤器 水族 过滤材料 挑选 过滤方法 生化
  • 简介:在室内控温水族箱中设6℃、11℃、16℃21℃四个水温组,饲养7周,研究了初始体重为1.72±0.2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lenok)幼鱼摄食生长的最适水温。结果表明,16℃时细鳞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E)摄食率(F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这些参数与水温(T)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为SGR=(-2.601)+(0.887)T+(-0.027)T2;摄食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为FI=(0.111)+(0.292)T+(-0.009)T2(P〈0.01,R=0.990);食物转化率水温的回归方程为FCE=(52.828)+(11.951)T+(-0.393)T2。细鳞鱼在11~21℃都可以摄食生长,最适水温为15.20℃~16.43℃。

  • 标签: 细鳞鱼 水温 摄食率 生长率
  • 简介:本文对许多在鱼类生长营养研究中常用的技术进行评价,并指出了这些技术使用中的缺点,配合饵料的总能量与可消化能量应该直接测定,使用热量转化系数及假设的消化率会导致严重错误。关于可代谢能量这一术语有很大的误解,虽然已用许多方法对可代谢能量进行了估价,但都是不可靠的。鉴于这个原因,建议最好停止使用这个术语。

  • 标签: 鱼类生长 营养研究 代谢能量 配合饵料 消化能 消化率
  • 简介:2009年在金湖县涂沟镇高邮湖村选择一个面积为5000m2的池塘进行龙虾河蟹高效生态混养试验,获得了亩产龙虾152.6kg,平均规格32g,河蟹31.6kg,平均规格164g,亩获纯利润达2576元

  • 标签: 增氧 微孔增 氧生态
  • 简介:许多朋友问起混养应注意什么,在这方面比较全的文章还真不多见.就算有也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探讨。我养过不少种的鱼,从孔雀到灯鱼不下20种小型鱼;也养过龙,地图,狗仔,铅笔等大型鱼。有一段时间,我的缸中曾有过十几种鱼之多,如果不嫌烦,列出来您听听:1.2米的缸,有:神仙六条.黄.蓝受龙各六条。

  • 标签: 鱼心 混养 小型鱼 孔雀 种鱼
  • 简介:在实验室网箱中,研究温度(24±1)℃(20±1℃)与密度(200尾/箱100尾/箱)对平均体质量1g左右的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a亲蛭交配率、减重率、产茧数量体质量的影响,比较卵茧质量(〈0.05g、0.05~0.1g〉0.1g)对孵出仔蛭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4±1)℃、密度100尾/箱时亲蛭交配率(86±0.06)%和平均产茧量(0.87±0.14)枚/尾最高;亲蛭产茧后平均体质量下降(32.1±0.059)%;繁殖期间共收集卵茧870枚,孵化率87.47%;平均卵茧质量为(0.11±0.009)g(变化范围0.03g~0.25g);密度温度对产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卵茧平均质量长短径的影响不显著(P〉0.05);(24±1)℃组亲蛭的产茧时间比(20±1)℃组缩短10~15d,单日卵茧最高收集量为43枚,(20±1)℃时单日最高收集量24枚;卵茧共孵出仔蛭5648尾,随着卵茧质量增加产出的仔蛭数量质量也增加。

  • 标签: 日本医蛭 温度 密度 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