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医嘱缺陷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发挥圈员的潜能,利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主题为"降低电子医嘱缺陷率",拟订活动计划,制订标准化流程,并按步骤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电子医嘱缺陷率由10.54%降至3.33%,圈员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电子医嘱的缺陷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圈员责任感。

  • 标签: 品管圈 电子医嘱 缺陷率 医疗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把品管圈模式引入门诊药房管理中,依照分析现状、拟定目标、设定对策等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观察开展各项活动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医院门诊药品库存的准确率由原先的93%上升至97%,说明这项活动可以有效提高门诊药房库存准确率,同时圈内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效率、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积极性等指标也所提升,尤其品管手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升高幅度尤为明显。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药剂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发药出错率,提升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药房管理 品管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对象,将2019年7月-12月实施常规管理的43例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持续院感质量改进43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而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医院院内感染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显著,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工作质量及院感防控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院感质量 管理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 作用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耳鼻喉科采取品管圈活动对于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耳鼻喉科以及该阶段内科室收治的100例患者。对于接受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服务的患者定义为实验组。对比护理指标与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讨论:耳鼻喉科护理服务期间品管圈活动对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推动作用明显,能够从护理角度上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经济与心理压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耳鼻喉科 品管圈 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出中药指纹图谱多维多息特征数字化评价方法,用F和I等37个指标揭示中药指纹图谱的多维多息特征。方法用自行研制的“中药指纹图谱多维多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软件”评价清热解毒注射液的11味药材、中间体和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从积分信号强度、信号均化程度、分离度、指纹信息量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出金银花、黄芩、连翘、中间体和制剂的指纹图谱比较理想。结论F和I等37个指标可客观、真实、全面地揭示中药指纹图谱的多维多息的数字化特征

  • 标签: 中药指纹图谱 多维多息特征 数字化评价方法 清热解毒注射液
  • 简介: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强效和选择性DPP-4抑制剂已成为糖尿病治疗新药的开发热点。本文主要对已在国内上市的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和利格列汀4种DPP-4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以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进行综述。

  • 标签: DPP-4抑制剂 构效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影像学特征,提高FNH的诊断能力。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近7年病理证实的35例FNH患者CT资料,对FNH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资料35例FNH患者中,30例为典型FNH、5例为非典型FNH,总共44枚FNH病灶;3例为肝内多发病灶、32例为孤立结节,32枚孤立结节中有12枚存在中央瘢痕、多发病灶中未发现存在中央瘢痕;44枚病灶在CT动态增强动脉期37枚明显强化,延迟期12枚中央瘢痕有10枚明显强化。结论:FNH的CT动态增强具有特征性表现及央瘢痕在动态增强延迟期明显强化特征,对FNH的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助于FNH的诊断。

  • 标签: 肝肿瘤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称为微腺泡增生,在病症类型上归属于瘤样病变。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在对泌尿系统肿瘤分类上明确指出,该症主要出现在良性结节周围单一成分的小腺体。单从形态上,AAH与临床常见高分化腺癌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基于上述特点,临床对于该症的诊断效率在很长时间未能得到提高。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前列腺癌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萎缩后再增生
  • 作者: 信思远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山东省军区莱阳离职干部休养所信思远肾病综合征与重症感染疾病的结合是目前发现一种发病率较多,涉及人群较广并且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疾病,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患者尿液中会出现大量蛋白和患者自身并不肥胖,可是身体会出现明显的浮肿也就是会有水肿的症状,最后便是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往往会使高血压,并且身体激素与常人不同,身体代谢机制也变现的十分紊乱,而正因如此,患有肾病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受到感染,大部分都是重度感染,使得病情更加严重,给患者自身与患者家属带来更多的困扰与不安,因此下面主要针对肾病综合征与重症感染疾病的结合在患者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效果与产生的危险因素这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激动剂刺激下受体向细胞内的运动是很多G蛋白偶联受体的特征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α1A-肾上腺素受体(α1A-AR)在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E)作用下的内化运动。方法和结果:利用全内反射显微镜TIR-FM技术及拉曼光谱分析,发现活细胞膜下表面荧光标记的α1A-AR在PE作用下出现内化运动,撤去PE后一部分受体又回复到膜上。

  • 标签: α1A-肾上腺素受体 激动剂 细胞内 运动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特点及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ADR数据库中160例涉及阿德福韦酯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良反应表现的时间分布等进行了探讨,重点对骨骼系统损害和低磷血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阿德福韦酯的ADR主要累及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ADR主要累及骨骼肌肉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多于长时间用药后发生。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是用药半年内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血磷降低可于用药半年以上出现,骨骼肌肉损害可于用药1年以上出现,骨软化症可于用药4年以上出现。结论阿德福韦酯的ADR的具有时间关联性,长期用药产生肾毒性而导致血磷降低和骨软化症,高龄和肝硬化患者可能更易发生严重ADR,应加强用药期间的肝肾功能及血磷的定期监测,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药品不良反应 时间效应关系 骨骼系统损害
  • 简介:流行性腮腺炎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自呼吸道侵入口腔及鼻腔粘膜后,在上皮细胞中大量繁殖,然后经血侵入腮腺或其它腺体组织。如此病毒侵入其它腺体组织,临床除具有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外,还常出现其它腺体及组织受累的一些相关症状。其中胰腺炎、脑膜炎、睾丸炎并发症不但临床常见,而且症状较重。这三种并发症在护理中除具有流行性腮腺炎的一般护理要求外,还各自有其不同的护理特点。本文以54例腮腺炎并发症患者为例,对流行性腮腺炎三种并发症的临床特征的护理做一初探。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临床特征 一般护理 并发症 呼吸道侵入 腺体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科使用阿奇霉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探讨药事管理的效果和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1~2020年1月的因阿奇霉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60例,给予药事干预措施后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其中,静脉滴注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中,其皮肤局部反应占24例(40.0%)、而口服给药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占9例(15.0%);自2018年以来对使用阿奇霉素药物进行药事干预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相较于使用干预前相比,其药物不良反应率和投诉率均得到明显降低,而治疗依从性的工作评分和药剂科的质量评分均显著增高,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阿奇霉素 ADR 临床特征 药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咨询检测人群的基本信息,了解HIV(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阳性率,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10月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咨询检测人群的基本信息,记录HIV抗体阳性检验结果。结果:总共有20008名艾滋病咨询检测者,固定者/配偶性行为者的HIV初筛阳性率明显低于男男性行为者(p

  • 标签: 艾滋病咨询检测 信息特征 HIV抗体 初筛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早期活动+情感支持,分析其对预防谵妄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2例患者,病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8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5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早期活动+情感支持。结果:干预后7d,观察组患者的HAMA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为29.4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早期活动+情感支持可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减少谵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谵妄 情感支持 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QCC活动在缩短门诊中药房高峰时段患者取药时间中的效果。方法 按照QCC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患者平均取药时间,计算改善幅度。结果 高峰时段患者平均取药时间由活动前的17.57min缩短至7.56min,目标达成率92%,进步率56.97%。结论 QCC活动有效降低了患者高峰时段患者取药时间,提高了其满意度,提升了医院药学服务品质。

  • 标签: QCC 门诊中药房 高峰期 候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健康体检服务流程来提高健康体检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方法体检中心自行设计健康体检套餐和服务流程,并优化工作程序管理方法。结果通过优化体检流程,体检时间缩短、体检质量提高、体检者满意度达到99%,工作人员幸福感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化体检流程活动中,开展QC小组活动有助于提高科室工作人员幸福感,缩短体检时间及体检质量,并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

  • 标签: QC小组 体检管理 优化体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