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rnalvertigo,BPPV)、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偏头痛眩晕(migrainousvertigo,MV)、青少年良性眩晕在服用不同剂量的甲磺酸倍他司汀后的临床表现,了解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内耳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BPPV、PCI、MV各30例,分成2组。组一:甲磺酸倍他司汀6mg,3/日:组二:甲磺酸倍他司汀12mg,3/El,治疗均为期1个月。观察量-效关系。青少年良性阵发性眩晕25例不分组,甲磺酸倍他司汀6mg3/19,服药治疗1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高刺激听脑干测听(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和眩晕残障程度(dizzinesshandicapinventory,DHI)的变化。结果四类眩晕治疗后症状减轻,高刺激ABR和DHI均有改善,而眼动异常变化不明显。连续用药1个月后,BPPV、PCI、MV三类患者12mg,3/日方案疗效优于6mg,3/日方案。青少年良性眩晕6mg,3/日方案也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后循环缺血、偏头痛眩晕和青少年良性眩晕等与内耳低灌注有关的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表现出量效关系,12mg,3/日方案疗效优于6mg,3/日方案。

  • 标签: 甲磺酸倍他司汀 内耳 缺血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固定过渡义齿应用于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牙体预备后制作固定过渡义齿,待症状改善、咬合稳定后,进行固定义齿永久修复,比较修复前后的临床表现、咀嚼功能。结果永久修复后患者感觉舒适,咀嚼效率增加,牙本质过敏症改善。随访1年,未出现再度磨耗,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将固定过渡义齿应用于牙列重度磨耗患者重建咬合,在美观和功能上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义齿 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56例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NIPPV治疗顺利开展,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 标签: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性正压通气 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听脑干反应(ABR)的改变。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正常喂养;模型组(8只):每天随机给予多种低强度刺激,造成动物的抑郁状态,持续28天。记录各组大鼠实验前1天、第14、28天的行为学,并在造模完成后对两组大鼠行ABR检测。结果造模第14、28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旷场行为学、体重及摄食量的改变、糖水偏爱均有显著差异(p〈0.01);第28天,在声强90dBSPL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Ⅰ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Ⅱ波的波幅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可能存在外周听觉神经至脑干通路存在神经电活动的异常。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应激 听性脑干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重度感音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方法分析12例(22耳)脑外伤合并重度感音神经生耳聋的起病过程,听力损失情况,诊断经过,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随诊6个月.结果本组中男8例(15耳),女4例(7耳),就诊时平均年龄32.7岁,就诊时平均听力损失64.5dB.本组中绝大多数病例未能早期确诊,治疗后,12耳(54.5%)听力改善.结论脑外伤合并重度感音神经耳聋是严重的听力疾患,应提高警惕,尽可能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 标签: 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临床分析 平均听力损失 早期确诊 诊疗措施 临床特点
  • 简介:1990年运用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的首例女婴的成功诞生,标志着PGD正式从实验室转化到临床应用。PGD是采用辅助生殖医学方法,通过遗传学的诊断技术,挑选健康的胚胎进行子宫移植,它可以对携带遗传致病基因的夫妇或者患者夫妇进行孕前诊断,从而获得表型正常的后代,且避免因产前诊断为致病胚胎而带来的是否选择终止妊娠的痛苦及反复流产对孕妇的心身伤害。

  • 标签: 遗传学诊断 遗传性耳聋 临床应用 移植前 胚胎 DIAGNOSIS
  • 简介:目的:探讨斜口型鼓膜通气管治疗小儿分泌中耳炎(OME)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9月间因分泌中耳炎于我科使用斜口型鼓膜通气管行鼓膜置管术患儿156人(男72人,女84人,共299耳),术后于门诊随访6月-5年,观察鼓膜通气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耳漏发生率5.7%,肉芽形成发生率1.0%。通气管排出后的并发症包括鼓膜硬化(35.1%)、鼓膜穿孔(4.6%)、鼓膜萎缩(22.1%)、鼓膜内陷(19.1%)、通气管异位(0.7%)。鼓膜通气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1.5月。结论鼓膜置管术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见,其中鼓室硬化、鼓膜萎缩和耳溢液最常见,但总的来说它们大多数是不需要处理的。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斜口型通气管 儿童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采取1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主观耳鸣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慢性主观耳鸣患者46例行1Hz低频rTMS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耳鸣残疾量表评分(THI)评分及主观疗效评估。结果rTMS对耳鸣治疗有明显效果,对主观耳鸣症状总体有效率为63.1%,其中失代偿耳鸣(THI≥40)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代偿耳鸣(THI〈40)(77%vs45%;P〈0.001),耳鸣患者治疗前后THI为(51.8±23.5vs37.0±18.8;t=5.94,p〈0.001),VAS为(6.3±2.4vs4.9±1.8;t=5.27,p〈0.01),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失代偿组与代偿组耳鸣rTMS治疗后THI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差值为19.4±8.5(df=42,T=4.95,P〈0.001)。结论rTMS治疗耳鸣有效,可明显降低THI得分,改善耳鸣症状,特别在失代偿耳鸣效果更明显。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主观性耳鸣 耳鸣残疾量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研究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2日至2014年7月29日综合整形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69例,采用Barthel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按照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生活基本自理组、少部分需要照顾组、大部分需要照顾组、完全需要照顾组,采用工时测算法对患者每天的护理工作量给予测算,对比分析不同自理能力患者的护理工作量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结果患者的自理能力不同,每天所需要的护理工作量也不一样,完全需要护理组所需要的护理工作量与大部分需要护理组没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日常护理工作量中,患者的自理能力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该依据患者的病情,建立相应的分类护理系统,做到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和科学配置,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奠定基础。

  • 标签: 患者自理能力 护理工作量 Barthel评分量表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小剂量红霉素治疗顽固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0例顽固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顽固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可以促进早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减少胃肠道不适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红霉素 顽固性 慢性鼻窦炎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对称聋患者单耳助听后双耳言语识别率的差别来进一步研究听觉剥夺效应。方法选取右耳助听4~5年的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聋患者15名,在标准隔声室中,测试其双耳的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闻,然后再采用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词表分别进行左右裸耳言语识别率测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5名受试者右耳配戴助听器前及配戴4~5年后两耳间平均听阈无显著差异(P〉0.05);受试者右耳助听前及助听4~5年后左、右耳平均听阀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右耳助听4~5年后,受试者左、右耳裸耳言语识别率存在显著差异(t=2.76,P=0.02〈0.05)。结论对称性感音神经聋患者单耳助听后裸耳平均听阈无显著改变,但非助听耳言语识别能力显著下降。

  • 标签: 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 单耳助听 言语识别率
  • 简介:目的分析并讨论听障儿童听觉意识与康复效果的相关。方法使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the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对112名听障儿童的术前听觉意识分别统计信心、警觉、意义和总分,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听觉能力测试,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信心得分与术后6个月听觉能力水平相关不显著(P〉0.05),与术后12个月的听觉能力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警觉、意义得分和总分与不同阶段的听觉能力水平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听障儿童对声音接纳的信心度与术后半年听觉康复水平关系低,但对术后1年的康复效果有影响;听障儿童对声音的警觉和意义与术后不同阶段的听觉康复水平均存在很大关联,总体主动亦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对声音语音进行条件化、情境化设计,将有效促进听障儿童听觉意识警觉和意义的建立和巩固。

  • 标签: 婴幼儿听觉整合问卷 听障儿童 听觉意识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化脓中耳炎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寻找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方法对252例0-12岁(252耳)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中耳炎患儿的耳道分泌物及鼓膜穿孔前期经鼓膜刺激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培养阳性菌株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252份分泌物共分离出病原菌260株,总阳性率为95.9%,8例检出2种菌株。其中G^+球菌188株(占72.3%);G杆菌19株(占23.5%);真菌11株(占4.2%)。结论:G^+球菌是本地区儿童急性化脓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及红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提示,临床用药不能仅凭经验,而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用药,以获得理想疗效,狨少转化为慢性病程的可能。

  • 标签: 儿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敏
  • 简介:目的观察SRM-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诊疗系统对老年特发性BPPV的诊疗效果。方法对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238例特发性BPPV患者按年龄分成两组,年龄≥60岁为老年组(n1=118例),年龄〈60岁为青中年组(n2=120例),每组按伴或不伴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塞等)分成两个亚组,对耳石复位疗效及其复发率进行比较(每组均评价伴或不伴基础疾病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成功治愈。两组患者疗效相近,伴有基础疾病对其疗效无影响(P≥0.05)。分别进行1月、3月、6月、12月随访,老年组和青中年组BPPV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该系统进行耳石复位治疗,老年组可达到青中年组同样的疗效,但相对青中年组,老年组BPPV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老年人 复位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构音训练,治疗组进行构音训练时配合针刺颈项部穴位。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语音清晰度总分均明显提高(P=0.00),语音清晰度提高程度一级、二级人员评估得分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构音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构音障碍的治疗是有效的,相对于单纯构音训练更能提高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构音障碍 针刺 言语治疗 语音清晰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为泌尿外科腔镜术后早期反应精神障碍的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护理安全,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评估,对可能发生反应精神障碍的高危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出现早期反应精神障碍的患者52例,在护理人员积极干预下,未出现护理安全问题,顺利康复;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早期反应精神障碍的发生,对发生早期反应精神障碍的患者采取积极护理措施,能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 标签: 老年 精神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耳聋,即各种原因引起的听功能减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我国普通病房新生儿耳聋的合并发病率为0.20%(880/447604),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耳聋合并发病率为2.29%(79/3446)。导致耳聋的因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两大方面。耳聋可有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线粒体遗传(母系遗传)。而环境因素包括噪音接触、耳毒性药物的应用、感染及创伤等等。

  • 标签: 线粒体遗传 发病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遗传性聋 修饰基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简介:目的研究南通地区非综合征耳聋GJB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南通地区海安县和如皋县聋哑学校学生100名和健康对照组50名,利用PCR扩增及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初筛GJB2235delC突变者,然后再行DNA直接测序。结果耳聋组中共发现三种突变:235delC、176—191del16、299—300delAT。235delC是主要突变方式.约30%的患者携带此突变;299—300delAT和176-191del16突变检出率分别为9%和8%。对照组未发现这些突变。结论南通地区非综合征耳聋GJB2基因突变率较高,因此在南通地区进行广泛的生育前耳聋基因筛查工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综合征性耳聋 GJB2基因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红班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线性免疫分析法对60例系统红班狼疮患者,38例其他患有风湿性病患以及15例健康体检合格者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是系统红班狼疮(SLE)诊断中的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红班狼疮(SLE)的使用疗效,掌握其和其他本身存在抗体之间的联系。结果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红斑狼疮(SLE)病患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阳性率在系统红班狼疮(SLE)病患中为72.4%,在疾病对比组中是2.3%,健康对比组是0%,红班狼疮病患的阳性率明显比疾病对比组以及正常对比组要高出许多(p<0.01),抗核小体抗体在红班狼疮中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分别是98.7%以及72.4%。结论抗核小体抗体对于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效果,抗核小体抗体对红斑狼疮的诊断具备十分关键的临床价值1。

  • 标签: 抗核小体抗体 红班狼疮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