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现有血液净化装置机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更好的操作方法,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做血浆置换术的19例病人,应用日本旭化成ACH-10血液净化装置机改良其治疗模式和操作方法进行治疗52例次,并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2例次中,有3例次发生变态反应,发生率为5.7%,2例次发生低血压,发生率为3.8%,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顺利继续完成治疗,无病例发生体外凝血。[结论]应用改良方法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具有更安全、操作简便,置换量易控制,易于观察各监测数据等优点。充分利用现有血液净化设备,既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又使病人达到了最优化的治疗,从而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改良法 血浆置换
  • 简介:摘要:探讨留置针输液预热保护装置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要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输液前及输液结束后使用留置针输液预热装置进行固定保护保暖,对照组按照规范固定后不使用任何保护器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性别及平均输液时长差异不大,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留置针有效留置率及护患满意度数据显示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针输液预热保护装置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与传统的留置针固定相比较,可以减少输液并发症,提高留置针有效留置率,提高护患满意度。

  • 标签: 留置针输液预热保护装置  住院病人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分泌功能试验抽血中,患者使用智能提醒的台历式内分泌功能试验宣教装置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某三甲医院内科住院的90例做功能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口头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提醒的台历式内分泌功能试验宣教装置的应用,实验后对功能试验的准确性、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满意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功能试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能提醒 内分泌功能试验 宣教装置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首先分析了当前水路污染的现状,包括外部环境污染、内部基础设施问题和水质监测不足。其次介绍了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终端净化器的原理和应用方式,以及设计了解决更换频率不确定问题的微型监测装置--碘离子浓度检测器。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净化器中碘离子浓度,合理安排净化器更换时间,降低成本和感染风险。展望未来,智能化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口腔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为口腔医疗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水质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用的导管接头保护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导管接头保护装置。它包括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的盒体,动静脉穿刺针与动静脉血路管连接后,穿刺针的手柄至血路管手柄段置于盒体内;动静脉穿刺针与动静脉血路管连接体平行放置于盒体内并扣紧盒体。这种保护盒能有效提高导管连接的稳固性,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接头保护
  • 简介:目的:总结尿毒症患者伸膝装置断裂锚钉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随访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20例尿毒症并发髌韧带断裂、髌骨下极骨折、股四头肌髌骨附着部断裂等伸膝装置破坏的患者,均行伸膝装置修复术,结合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康复锻炼,临床随访。所有患者术后24,48,72h均给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完成评分后,如果患者疼痛明显,予以口服镇痛药物、肌内注射镇痛剂等对症治疗。术后2,12周复查X线片,并在2,4,8,12周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的Insall等于1976年提出的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无感染、出血以及血栓形成等表现。复查X线片提示锚钉位置良好,无锚钉松动、移位。术后24h疼痛评分(7.25±0.62)分,48h疼痛评分(5.83±0.72)分,72h疼痛评分(3.58±0.67)分,提示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疼痛程度逐渐减轻。术后12周随访患者均表示膝关节无疼痛,可恢复下地行走。2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44.92±4.64)分,4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51.08±7.04)分,8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65.17±5.44)分,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88.75±2.70)分,8周前患侧与对侧相比,有疼痛不适感觉,但12周后双膝关节无明显差异。结论:尿毒症患者伸膝装置断裂锚钉固定术后配合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尿毒症 伸膝装置断裂锚钉固定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式血液循环管路装置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本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74例需行血液灌流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连接血液循环管路,观察组采用院内自制的一体式血液循环管路装置,比较两组血液污染率及失血率。结果:观察组血液污染率及失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体式血液循环管路装置 血液灌流 血液污染 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排烟装置及其在腹腔镜手术中清除有毒物质的作用。方法:以60例患者为例,均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中未应用排烟装置,观察组治疗中,应用自制排烟装置,检测两组手术中的有毒物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各有毒物质的水平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自排烟装置,可有效降低手术中的有毒物质水平,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自排烟装置 腹腔镜手术 有毒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排烟装置及其在腹腔镜手术中清除有毒物质的作用。方法:以60例患者为例,均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中未应用排烟装置,观察组治疗中,应用自制排烟装置,检测两组手术中的有毒物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各有毒物质的水平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自排烟装置,可有效降低手术中的有毒物质水平,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自排烟装置 腹腔镜手术 有毒物质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在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广泛使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RBSI是指安置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后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伴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虽然CRBSI发生时会出现上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能单以此确诊,需结合血液培养进行确诊。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直接影响了CRBSI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抗生素治疗用药准确强有力的证据,其药敏结果能有效避免临床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疾病负担增加,死亡上升(死亡率14%~16%)等风险。本文主要分析疑似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

  • 标签: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培养标本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咬骨钳清洗限位支撑限位装置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80件骨科术后的咬骨钳作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40件使用双关节咬骨钳,观察组140件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制的咬骨钳清洗支撑限位装置,分别采用目测法、ATP生物荧光测定法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并计算器械关节闭合发生率、放置撑开器耗费时间等清洗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咬骨钳清洗支撑限位装置不仅可以节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而且能有效地撑开双关节咬骨钳的钳端和轴节,显著提高了咬骨钳的清洗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咬骨钳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在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广泛使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RBSI是指安置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后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伴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虽然CRBSI发生时会出现上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能单以此确诊,需结合血液培养进行确诊。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直接影响了CRBSI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抗生素治疗用药准确强有力的证据,其药敏结果能有效避免临床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疾病负担增加,死亡上升(死亡率14%~16%)等风险。本文主要分析疑似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

  • 标签: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培养标本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碘伏擦拭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擦拭镜头时间及人力消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碘伏擦拭装置装碘伏纱球,置于术野切口一侧下方,对照组采用麻药杯装碘伏纱布,置于器械台;对比两组相同手术时间(1h内):单次擦拭镜头所需时间、人力消耗;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单次擦拭镜头所需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擦拭装置 腹腔镜 擦拭镜头时间 人力消耗 满意度
  • 作者: 孙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10-09
  • 出处:《护理前沿》 2023年第8期
  • 机构: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在甲状腺手术后伤口引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8月到2022年7月接受的46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传统的引流管一次性引流袋进行引流。观察组给予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引流量、创伤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经过比较,对照组在术后0~24小时、24~48小时内引流量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采用负压引流技术明显优于传统引流方法,能加快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是在传统一次性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的基础上,在静脉壶及动脉壶的上方均设有第二静脉壶和第三静脉壶,且在第二和第三静脉壶前段设有止血夹,增设的两个静脉壶均有滤网,便于发生凝血时,紧急回血,当病人使用无肝素透析时,使用此管路,透析过程中,当病人发生体外循环凝血,首先判断凝血的部位,根据凝血的部位,进行开夹和夹紧活动,完成整个血液净化过程。结果:临床通过应用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30例,无1例发生管路凝血现象。结论: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方便简单,安全有效,该血路主要用于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静脉壶血块突然松动脱落堵塞静脉壶、

  • 标签: 无肝素透析 血液透析管路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化器在人工气道脱机患者中气道湿化的使用效果。方法:本文共计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根据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微量泵经人工气道持续泵入灭菌注射用水加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气道湿化,n=42)与实验组(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化器治疗,n=42)。对比分析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结果:在痰痂发生率与痰液黏稠度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化器用于人工气道脱机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湿化气道,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人工气道脱机 文丘里装置 加温湿化器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使用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5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过程中,使用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患者纳入到研究组中,使用术后常规临床护理的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比较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的股静脉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明显更快,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使用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 宫颈癌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切口封闭装置在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手术提高医生满意度的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80例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按照数字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切口闭合装置封闭切口法,对照组采用缝针丝线间断缝合封闭切口法,术后第一天对两组每台手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每台手术为一组(每台手术人员3-4人)发放问卷,与两组闭合切口方法对应,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发放40组问卷。比较两组方法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医生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腔镜 封闭装置 医生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颅脑损伤吸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使用传统湿化瓶进行氧疗,观察组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进行氧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结果:观察组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量表中各项目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管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氧疗,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 颅脑损伤 吸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互动和视频引导的医患共促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吸入给药装置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慢阻肺患者1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10月入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互动和视频引导的医患共促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患者吸入给药装置依从性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