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3月,调查对象为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78例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模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行PDCA循环管理,评价对比两组护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态度、门诊检查、医疗书写质量和教育指导等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内应用全程质控管理,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干预意义。方法:选取2020.01至2020.12此阶段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100例病患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01至2021.12此阶段实施全程质控管理的100例病患作为观察组,比对组间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器械回收合格、器械洗涤合格、灭菌合格、包装合格及物品发放准确各项器械管理质量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以全程质控管理实施干预,可提升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同时还能起到降低院感发生风险,适宜借鉴。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全程质控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09月~2021年09月期间接收患儿的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0),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抢救结果与护理纠纷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1)抢救成功率:观察组(97.5%)高于常规组(85%)(P<0.05);(2)护理纠纷发生率:观察组(2.5%)显著低于常规组(15.00%)(P<0.05);(3)总满意度:观察组(100%)显著高于常规组(87.5%)(P<0.05)。结论:儿科急诊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急诊抢救成功率,减少护理纠纷,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儿科急诊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08月本院62例危重症患儿,2020年1月-2020年08月31例患儿未采取风险管理(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08月31例患儿采取风险管理(观察组),比较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危重症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常规质控管理的医疗器械100件作为对照组,再选择择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全程质控管理的医疗器械100件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质量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医疗器械回收、清洗、灭菌、包装及发放合格率分别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有显著意义,能够大幅提升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等合格率,空耳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护 护理管理质量 全程质控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9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优质组,分别选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结果:优质组用药、教育、生活干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优质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可改善护理质量,提升儿科患儿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 儿科护理管理 依从性
  • 作者: 黄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 将细节管理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1—8月院消毒供应室10人工作人员采取细节管理。比较2021年同期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2022年1—8月的消毒供应室观察组满意度为90%,2021年同期满意度为70%。两年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的安全识别意识评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服务意识评分均高于2021年,两年同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应用细节管理效果理想,不仅能提升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还能确保整体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细节管理;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使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0年3月-11月在我院接受健康管理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网格化”管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中使用“网格化”管理,能促使患者血糖水平处于安全状态,改善其遵医嘱行为。

  • 标签: 糖尿病 “网格化”管理模式 血糖水平 依从性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就PDCA管理循环模式(以下简称PDCA管理法)对提高社区护理管理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展开分析。方法:将本社区医院所管理的10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实施以往传统护理管理与PDCA管理法,并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在PDCA管理法的指引下,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予以解决,以保障护理管理质量,且这类管理模式实施简单,不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干扰,十分适用于社区医院。

  • 标签: PDCA管理循环模式 社区医院 护理管理 患者满意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以此观察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外科护理管理效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外科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57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实行层级护理管理的57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95%及94.7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结果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服务态度、病房管理水平、扎针拔针手法及操作熟练程度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至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外科护理的综合水平,减少治疗期间患者不依从现象,值得推广。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 外科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的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作常规消毒供应管理,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采用细节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的消毒工作的质量评分(供给及时、收回及时、包装质量);不合格发生率(洗涤器械不合格、包装灭菌器械不合格、回收器械不合格)。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供给及时、收回及时、包装质量评分分别为:(9.68±3.82)分、(9.93±3.85)分、(9.03±3.8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合格发生率为6.7%(1/15),对照组患者的不合格发生率为13.3%(2/15),观察组不合格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比较(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采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毒工作质量以及护理质量评分,降低不合格发生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质量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参加研究的护理人员4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4例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及干预组24例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不同管理方式下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科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明显(P

  • 标签: 人性化管理理念 精神科 护理管理 常规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安全防护标识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安全防护表示管理,统计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少,且明显比对照组少,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安全防护标识 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行静脉治疗的62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97%、6.77%,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对降低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治疗 规范化管理 常规管理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精神科护理中对不良事件的管理效果。方法:筛选85例收治于2021年期间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纳入研究,视收治先后分为对照组42例(收治于2021年上半年)、联合组43例(收治于2021年下半年)前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后不良事件的总发生机率,及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发生不良事件机率对比,对照组16.67%(7/42),远远超出联合组4.65%(2/43)的总机率;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78.57%(33/42),显然也落后于联合组95.35%(41/43)的总满意度,上述两指标均具组间差异(P

  • 标签: 精神科 老年患者 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手术室管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风险管理,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管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老年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有老年精神科患者60例进入研究,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共两组,每组患者30例),一组观察组予以风险管理,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期间跌倒、坠床、压疮、自伤、出走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老年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老年精神科 护理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