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予以胃肠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对其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4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形式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术前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比较两组术后营养情况、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恢复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口服营养补充 胃肠肿瘤 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泵入支持治疗和护理对吉兰巴雷患儿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02月我院接收的62名吉兰巴雷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名。两组患儿均进行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泵入支持治疗,参照组为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对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和营养指标情况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营养指标更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泵入支持治疗的吉兰巴雷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营养指标,减少患儿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泵入支持治疗 护理 吉兰巴雷患儿 预后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7月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在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给予重症患者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腹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共80例,分组如下: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重症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自我管理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70例CK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与对照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态。结果  干预后两组饮食控制、用药管理、遵医行为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营养指导 饮食控制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延续护理联合营养干预的效果和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21年9月—2022年12月期间住院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施延续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营养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营养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护理,营养干预,鼻咽癌放疗,生活质量,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用于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2022年3月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常规护理)和B组(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B组护理后营养指标水平、SF-36评分、临床指标、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重症患者接受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理想,同时可降低肠内营养性腹泻风险。

  • 标签: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性腹泻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自我管理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70例CK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与对照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态。结果  干预后两组饮食控制、用药管理、遵医行为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营养指导 饮食控制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营养水平,本次研究针对肠内营养安全护理工作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水平和喂养不耐受方面产生的具体效果和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从2022年1月开始到2022年12月结束,总时长为一年,研究人员从该时间阶段内本院接诊的危重症患者群体中,按照研究小组事先确定的患者入选和排除标准,最终选择80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研究人员选择利用双盲法完成研究小组成员的划分,普通组和对比组分别拥有40位患者。两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分别为其提供常规营养管理以及肠内营养安全护理,且研究人员要对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状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安全护理干预之后,不仅营养指标相较于普通患者得到显著提升(P<0.05),而且喂养不耐受现象的发生概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危重症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肠内营养安全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在改善自身营养状况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喂养不耐受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安全护理方案 营养状况 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改善ICU重症病人营养状况中应用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时间均为2021年9月-2023年9月,将100名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0名病人。对照组按留置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进行,观察组按照留置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及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给予肠内营养14天为观察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三项营养指标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ICU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鼻肠管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共80例,分组如下: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肠内营养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患者应用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肠内营养性腹泻。

  • 标签: 重症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术后康复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以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对比两组营养指标的前后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相对更高,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比对照组(22.50%)低,P<0.05。结论:在术后康复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可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十二指肠营养管 护理效果 营养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系统营养护理+姑息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接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常规组、联合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系统营养护理+姑息护理,评价患者的营养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联合组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系统营养护理+姑息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营养护理 姑息护理 营养指标 生存质量 消化道肿瘤
  • 简介:摘要:本文对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预防作用进行了探讨。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了肠内营养护理在减少腹泻发生率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方面的效果。结果显示,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显著降低了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发生率,并且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用于减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性腹泻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鼻饲营养泵间歇性和持续性泵入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鼻饲营养泵持续泵入干预,观察组采用鼻饲营养泵间歇泵入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1周后营养状况指标、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和胃液pH值。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清ALB和PLB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干预后血清ALB和P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液p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应用鼻饲营养泵间歇性和持续性泵入均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间歇性泵入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胃液pH值更接近生理值。

  • 标签: 鼻饲营养泵 肠内营养 重症 间歇性泵入 持续性泵入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48例胃癌根治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瑞素、百普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胀腹泻、胃管固定不妥脱出。45例能耐受肠内营养,3例导管脱出放弃而改肠外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使机体恢复较快,费用降低,显著改善术后营养不良的状况。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内外科病房护士对营养学知识掌握情况及营养知识来源、培训和需求情况,为今后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2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病房220例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很少有机会参加营养知识培训,知识主要来源于在校学习和工作中摸索。营养知识均分为(71.15±9.88)分,职称以及对营养知识态度与其知识分值有关。结论在学校学习中,适当增加营养学的课时,在护士继续教育中增设有关营养知识的培训,满足临床护士对营养知识的需求,为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将营养知识考核纳入到护士的整体考核中,提高护士的营养学知识水平。

  • 标签: 护士 营养知识 内科 外科 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方法:将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行肠外营养支持)与观察组(30例,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改善更为明显,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也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自身营养状态,以促进其术后恢复。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指导在儿童保健护理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健护理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指导,观察比较两组儿童身体发育情况,其包括(大运动、社交能力、语言能力、肢体精细动作)及营养导致的疾病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儿童大运动、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及肢体精细动作评分水平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指导 保健护理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