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低心率患者128层CT胸痛三联成像中减少辐射剂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128层CT胸痛三联成像患者90例,心率〈65次/min、心率变异〈5次/min。随机分为A、B2组:A组行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B组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比较2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结果:2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8,P=0.38);B组平均辐射剂量及曝光时间均低于A组(t=16.16,P〈0.001;Z=-8.26,P〈0.001)。结论:对于心率〈65次/min且心律相对平稳患者,128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胸痛三联成像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仍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心电门控技术 胸痛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对浸润性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表达,将患者分为两组:激素受体阳性组(ER+、PR+、HER-2-),激素受体阴性组(ER-、PR-、HER-2-)。两名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对乳腺癌肿块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特征分析与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改变及钙化。然后,对同一个肿块利用基于相位信息的动态轮廓模型进行边缘分割。通过t检验,筛选出与激素受体相关性最强的特征参数,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运用径向基核函数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减少偏倚,采用留一法对分类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激素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形态、边缘毛刺成角、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改变等二维特征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定量分析选出54个定量特征,对激素受体表达具有较高准确率(准确率67.7%,曲线下面积73.2%)。此外,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钙化等定量特征在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分析降低了传统超声影像的主观性,在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在提高超声影像学特征对乳腺癌精准诊断及生物学行为预测方面的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影像组学 定量超声特征 激素受体 浸润性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与CT识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微癌中钙化发生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同时比较超声与CT诊断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微癌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7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CT及术后病理,其中2258例为乳头状癌、1420例为乳头状微癌。入组标准为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癌或乳头状微癌,且超声、CT或病理任一项检查提示有钙化存在,分析比较超声与CT检出钙化的情况。结果:超声对钙化的检出率为91.0%,CT为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微癌钙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2%vs.90.6%,P=0.491),而CT对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微癌钙化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3%vs.47.3%,P〈0.0005)。超声诊断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微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95.7%vs.38.1%,P〈0.0005)。超声诊断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微癌的准确率相当(95.9%vs.95.4%,P=0.404),但CT诊断乳头状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乳头状微癌(45%vs.27%,P〈0.0005)。结论:超声对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微癌钙化的检出率相当,而CT对乳头状微癌钙化的检出率低于乳头状癌。同时,超声诊断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微癌的准确率相当,而CT诊断乳头状微癌的准确率低于乳头状癌。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乳头状微癌 钙化 超声 计算机断层成像
  • 简介:目前对中风的影像学研究重点已从对疾病的诊断转向急性发作后预后情况的评估。本文对中风后交叉性小脑功能联系不能(CCD)的MRI研究进展,以及与缺血性中风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中经络 交叉性小脑功能联系不能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分析改良法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与人工主动脉瓣大小的相关性,比较改良法与传统测量方法的差异。方法:2014年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前采用传统法(左室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A组,18例),2015年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前采用改良法(主动脉瓣短轴切面)测量(B组,21例),比较2组测量结果。记录术中所用人工瓣的型号,分析2组测量结果与人工瓣大小的相关性,比较2组间人工瓣大小的差异;追踪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主动脉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2组人工瓣置换术后的近期效果。结果:A组主动脉瓣环内径与人工瓣大小的相关系数为0.66,B组为0.79。B组瓣环内径明显大于A组(P=0.005),但2组置换的人工瓣型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术后1年内B组人工瓣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A组。结论:主动脉瓣短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的准确性优于左室长轴切面,有助于外科医师选择手术方式和合适大小的人工瓣膜,减少人工瓣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主动脉瓣置换术 人工机械瓣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 简介:肿瘤的异质性无所不在,与肿瘤浸润、耐药和转移正相关。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分子影像是研究肿瘤异质性的最佳手段,其纹理分析已成为异质性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其用于头颈部和食管肿瘤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方法。

  • 标签: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纹理分析 肿瘤异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偏头痛风火候患者脑功能情况,分析静息状态下偏头痛风火候患者fMRI局部一致性(ReHo)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60例,其中偏头痛风火候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年龄、性别匹配,均在静息态下行fMRI.将扫描图像预处理后行ReHo分析,记录患者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的得分情况,将ReHo改变的脑区与生存质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偏头痛风火候患者生存质量计分低于对照组.各活跃脑区ReHo值与WHOQOL-BREF量表总分及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活跃脑区中仅左侧边缘叶ReHo值与WHOQOL-BREF生理领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偏头痛风火候患者普遍生存质量偏低,偏头痛引起的患者生理领域生存质量的下降可能与边缘系统相关.

  • 标签: 偏头痛 风火候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