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40例胃癌术后患者应用颈静脉置管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0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颈静脉置管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采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事件在14~180天之间,发生静脉血栓1例,导管堵塞2例,无导管滑脱,无静脉炎发生,8例置管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2例由于体内感染发热导致拔管。其余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均能够较顺利的使用颈内静脉置管直至疾病痊愈或者带管出院接受化疗。结论采用有效的方法对颈内静脉置管的维护,为胃癌术后患者的静脉营养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避免由于需要大量补液造成四肢浅静脉损伤的风险,突出颈内静脉置管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护理中广泛应用的优点。

  • 标签: 颈内静脉置管 胃癌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防范措施。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错包括医嘱审方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复核失误、打包差错、退药差错等。所有差错均可以通过实施防范性措施来避免。结论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制度、加强管理等,可以避免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 液体配置差错 分析 防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90例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进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老年麻醉效果;头痛、眩晕等并发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呼吸指标、心率指标等。术后恢复呼吸的时间、平均睁眼时间、恢复定向力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老年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眩晕等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呼吸指标、心率指标等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呼吸指标、心率指标等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呼吸的时间、平均睁眼时间、恢复定向力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维持手术中各项指标稳定,加速术后麻醉恢复速度,并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静脉麻醉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本中心60例锐针法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隧道形成和钝针穿刺失败的状况。方法选择本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成功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专人穿刺组和小组成员穿刺组,比较两组锐针法扣眼穿刺隧道形成的时期以及钝针穿刺最初3个月内失败的情况。结果固定一人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28例,有26人锐针穿刺6~10次形成扣眼隧道,钝针穿刺3个月内有8次穿刺失败。小组成员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32例,有30人锐针穿刺6~10次形成扣眼隧道,钝针穿刺3个月内有9次穿刺失败,每周一次透析的患者建立扣眼隧道的时间长,钝针穿刺失败率高。结论每周一次的透析患者不建议使用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穿刺手法和透析频次是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隧道形成和穿刺失败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 皮下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手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随机收治的160例肝胆手术之后持续进行静脉自控镇痛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采用镇痛泵护理、饮食调节、心理护理和并发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并且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80例患者当中,有50例表现出较好效果,26例表现出一般效果,4例没有明显效果表现出来,总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的80例患者当中,有40例患者效果明显,22例患者效果一般,18例患者没有明显效果,总有效率为77.5%,该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发生的概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并发,发生率为22.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肝胆手术之后,采取持续静脉自控镇痛的治疗方式,在护理的过程中选择采用镇痛泵护理、饮食调节、心理护理和并发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护理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肝胆手术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 临川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创伤性肾动静脉瘘(RAVF)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不适宜做外科治疗的创伤性肾动静脉瘘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外伤性损伤10例,医源性损伤10例。16例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钢丝圈栓塞术,4例行被覆膜支架置入患侧肾动脉内封闭瘘口。结果血管造影显示肾内型动静脉瘘10例,累及肾动脉段-亚段级分支;主干(肾外)型动静脉瘘10例。治疗均获成功,治疗结束时复查血管造影显示瘘口被封闭。结论介入技术,包括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栓塞术和被覆膜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创伤性、复杂型创伤性肾动静脉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治疗创伤性肾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2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7.10%),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的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11.29%)(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腋下静脉留置针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急性脑梗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同时阐述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取的40例急性脑梗死病患,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病患,两组病患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但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护理组给予护理干预,将两组病患在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阐述。结果护理组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5.25±2.26分,优秀)远远优于对照(82.56±3.16分,良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病患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提升治疗疗效、降低相关并发发生的几率,亦能尽快恢复病患的神经损伤、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缓解目前紧张的护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意义重大。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些年在临床肺癌的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深静脉置管在肺癌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深静脉置管肺癌的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肺癌 应用进展 护理进展
  • 简介:电子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该项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痛苦或配合欠佳,而导致检查失败。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疗质量,我科自2005-03开展了无痛肠镜检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结肠镜检查/护理 麻醉 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难治性抑郁(TRD)和首发抑郁(FED)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50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理机制。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对33例TRD、37例FED和35名健康对照者(HC)进行P50和认知功能检测,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TRD患者的S2-P50波幅以及S2/S1、S1-S2和100(1-S2/S1)三种表达式与FED、H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TRD患者的总智商、操作智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与FED、H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③TRD患者的P50异常指标与其短时记忆中的图片、再生和触觉功能损害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TRD患者比FED患者存在更为显著的感觉门P50异常和认知功能损害,其P50异常与患者的短时记忆损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难治性抑郁症 首发抑郁症 听觉P50 认知功能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正常人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影响。方法应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用金标法测D-D二聚体,对比上述禹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可使FIB,PLG降低。D-D二聚体升高,APTT时间延长,对PT,AT-Ⅲ无影响。结论高压氧治疗主要影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纤溶系统,同时对内凝血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为临床合理选择高压氧治疗的适应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正常人 病人 出血 凝血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压氧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施加舱内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压氧治疗方式,并施加舱内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探讨高压氧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舱内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全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无一出现并发;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采用高压氧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施加舱内护理,可有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早期高血压脑出血 舱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高压氧联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家属对治疗工作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研究组的患儿家属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分(92.09±2.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1±3.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儿肢体运动能力及大脑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脑瘫 运动疗法 高压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86例(均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有无PAH,将患者分为PAH组和nPA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86例MHD患者中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有36例,发生率为41.86%;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PAH组较nPAH组患者透析龄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及甲状旁腺激素激素(iPTH)水平差异不大(p>0.05);与nPAH组比较,PAH组患者心脏超声提示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主肺动脉内径以及瓣膜钙化比例均增高,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AH在MHD患者中发生率较高;2、透龄长、慢性容量负荷过重、贫血以及左心舒缩功能障碍可能是MHD患者并发PAH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及早发现和干预。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尿毒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术后并发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29例腹股沟疝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疝复发13例,慢性疼痛3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减少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的发生重在预防。

  • 标签: 腹股沟/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焦虑患者的亲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焦虑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亲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前,先用焦虑自评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组间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自评表评分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亲情护理,对焦虑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亲情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石合并肝硬化手术治疗。方法我院选取96例胆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对胆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A组45例,B组30例,C组21例。对96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结果A级胆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治愈率为93.33%,B级胆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治愈率为86.67%,C级胆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治愈率为76.19%,不同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A级胆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为13.33%,B级胆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治愈率为30%,C胆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为57.14%,不同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合并肝硬化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疾病越严重治愈率越低,出现死亡率和并发机率越高。

  • 标签: 肝硬化手术 胆石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高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妊高产妇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和胎儿结局。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更优,不良状况比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妊高患者,給予综合护理方式,可有效减少子痫发生率,能够有效提升母婴生活质量。

  • 标签: 妊高症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