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彩超对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HIE患儿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HIE患儿为对象,分别在出生后24h、48h、72h进行NBNA评分和经颅彩超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及阻力指数(RI),对所有患儿于第3、12个月随访,进行经颅彩超检查。结果46例HIE患儿.第一次颅脑B超显示异常者39例.临床分级轻度、中度、重度的B超显示一致率分别为52.9%(9/l7)、90%、100%。三组患儿的Vm和RI数据显示,在24h内脑血流速度较低、阻力指数较高((p<0.05)),48h逐渐恢复,72h基本已恢复正常。随访显示,轻度患儿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中度患儿进行强化训练,其中70.6%(12/17)的患儿12个月后一般情况及B超图像完全恢复正常。重度存活患儿B超复查至12个月可见脑萎缩、脑白质变薄、脑软化、脑室扩大等征象.伴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癫痫及共济失调等表现。结论经颅彩超和NBNA评分能较好的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滋补肝肾法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结果及临床研究。方法参照《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共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3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滋补肝肾之复健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华佗再造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理论探讨结果显示,肝肾阴亏是中风病后遗症期的主要病机之一,滋补肝肾法治疗中风病后遗症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8.02%,较对照组(63.3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滋补肝肾之复健片的临床研究结果同时也证实中风病后遗症期患者总以肝肾阴亏为其基本病机,滋补肝肾可图治中风病后遗症之根本,并可防止复中,是中风病后遗症期的基本治法。

  • 标签: 滋补肝肾 中风病后遗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传染病护理管理中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效果。方法我院传染科从2015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实施1年后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相比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前,实施后的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升,护士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染病护理管理中,通过使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方法可明显提升不良事件上报率,更好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

  • 标签: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传染病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诱导剂量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近一年来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检查前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0.05mg)静脉滴注,A组2min后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B组采用咪达唑仑(0.1m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后再行胃镜检查,检查完毕后10min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NCSE评分及术后POCD发生率。结果B组检查后计算能力、记忆能力评分均小于检查前(P<0.05),A组计算能力、记忆能力评分均优于B组(P<0.05),术后POCD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前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不仅安全,还能获得很好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无痛胃镜 咪达唑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在防范小儿输液室纠纷投诉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输液室2017年4月-2017年9月54109例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3月58724例输液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投诉发生率、药物渗出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

  • 标签: 量化评估策略 小儿输液室 护理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将其分为2组常规治疗34例作为对照组,曲美他嗪治疗34例作为试验组。检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SV、FS、LV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32例(94.1%),高于对照组的26例(76.5%),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曲美他嗪具有重要的辅助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且组件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心力衰竭 快速型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本院的12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通过胰岛素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实施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另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常规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后,其总治疗有效率为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另选择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用药效果,明显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来氟米特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镜下开展纵隔肿瘤切除术对肿瘤肿瘤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及评估。方法择2015/4-2016/8我院收治的纵隔肿瘤48例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其中,24例开展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在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用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生不良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应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具有显著有效性,可大力推广。

  • 标签: 胸腔镜下 纵隔肿瘤切除术 纵膈肿瘤 有效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变化在危重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96例危重患者,按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减少症(TCP)组与非血小板减少症组(非TCP),按有无出血并发症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按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动态观察所有患者第1、3、5、7、9天血小板的计数变化,对APACHEⅡ评分、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等进行前瞻性分析,分析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小板动态变化。结果TCP的发生率为28.06%,TCP组比非TCP组具有更高APACHEⅡ评分,更高的死亡率、出血发生率以及MODS发生率,且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存活组血小板计数在经过入ICU3天短暂下降后第5~9天开始逐渐上升,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呈持续下降趋势。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在每个观察时相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改变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危重病患者 APACHEⅡ评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着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接受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远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同时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老年冠心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TK-1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后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研究组,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实施血清TK-1检测,选择同期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健康人员血清TK-1水平始终稳定在较低的水平,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所有降低,但不明显,治疗后一个月,患者的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介入治疗一个月后,血清TK-1水平<2pmol/L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清TK-1水平为2-3pmol/L和>3pmol/L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来说,采用血清TK-1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临床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血清TK-1检测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紧急处理措施。方法对26例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和电解质紊乱的同时,行急症引流手术。其中19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后置双J管内引流,6例行经皮肾置管引流,1例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置管引流。结果26例患者术后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3例在术后24~48h内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休克得到纠正。结论对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脓毒血症的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的同时,早期进行外科干预解除结石梗阻是治疗关键。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梗阻 尿源性脓毒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从2014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肝硬化疑似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均进行上消化道内镜和多层螺旋CT检查,筛查出42例食管静脉曲张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相关信息。结果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有过出血史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EV)最大直径、胃左静脉(LGV)直径明显大于无出血史的患者;另外,根据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有过出血者中Ⅲ级的人数多于无出血史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测食管静脉曲张最大直径、胃左静脉直径,以及食管静脉曲张分级,能够更好的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

  • 标签: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应用在胎儿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一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孕妇,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孕妇给予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40例孕妇给予产前超声系统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对照组为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用于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能够提高诊断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主动脉缩窄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采取固冲汤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均属于围绝经期的女性),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年5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妈富隆常规西药为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再使用固冲汤进行联合治疗),各50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指标、治疗7天的止血率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在治疗后,其上述3项计数资料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固冲汤用于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患者当中,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止血效果方面和控制发生的不良反应方面均可观。

  • 标签: 经期出血 固冲汤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评价两组胃镜复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4.0%、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62.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胃镜复查评价显示,观察组胃镜复查显效率48%,高于对照组的36%,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胃镜复查总有效率86%,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4%,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估18F-FDGPET/CT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检查资料,并与其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36例患者中,经18F-FDGPET/CT发现原发灶者共85例,其中7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6例证实为假阳性。51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未找到原发灶,其中3例在随访中证实为假阴性,其余48例在随后的随访中仍未发现原发灶。利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4%。有79例患者找到了原发病灶,检出率为58.1%(79/136)。结论:应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的原发灶有一定临床价值,对制定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骨转移瘤 原发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检测血分析及CRP在母亲阴道链球菌感染新生儿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母亲阴道链球菌感染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于我科住院分娩的50例非母亲阴道链球菌感染的新生儿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行连续检测血分析及CRP检验。结果观察组CRP(t=9.76)、WBC(t=13.75)高于对照组(P<0.05)。连续检测血分析及CRP检测母亲阴道链球菌感染新生儿的诊断准确率为92%。结论连续检测血分析及CRP用于母亲阴道链球菌感染新生儿评估,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检测血分析 CRP 母亲阴道链球菌感染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