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接受的初产妇自然分娩者中,抽取23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1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无保护助产护理,观察两组会阴损伤、侧切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损伤、侧切情况、新生儿窒息、产后并发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助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对产妇会阴的损伤和侧切率,同时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产后并发症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无保护助产护理 自然分娩 初产妇 新生儿窒息 会阴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初产妇给予产后乳房护理对泌乳、产后并发症影响作用。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349例初产妇进行观察,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74例,研究组6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给予产后乳房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产后48h、30d、60d时泌乳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48h、30d、60d时泌乳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给予产后乳房护理可以增加泌乳量,减少产后乳腺并发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乳房护理 并发症 泌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治疗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与产后出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后大出血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中,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使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有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使用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产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初产妇产后进行健康宣教是否对其产后护理有影响。方法在我院妇产科病房中抽取152名患者(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平均分为实验组(应用产后健康宣教)与空白组(正常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及产后恢复周期、满意度都高于空白组(P<0.05);两组的数据处理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产后护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产后健康宣教能够让其熟悉掌握产后知识,增强其配合护理的意识,有效缩短产妇的产后恢复时间。

  • 标签: 健康宣教 初产妇 护理效果 产后恢复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术中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高龄剖宫产产妇为例,其中剖宫产后正常的6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后出血的6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对症治疗方法。结果观察表一,年龄、孕产次数、流产次数、贫血、子宫肌瘤等因素都是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中高龄以及中、重度贫血不是产后出血独立存在的高危因素,但与产妇产后出血有很大的关联;同时,63例产后出血的高龄产妇中,2例产妇接受子宫切除术,其余康复出院。结论在行剖宫产之前应对高龄产妇进行全面筛查,判断其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几率,并做好预防和抢救措施,从而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比例,并在发生产后出血后及时进行治疗,提高高龄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期护理保健对孕产妇产前检查结果与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进行定期检查的孕妇中抽取122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常规保健)与研究组(护理保健)。对比不同组别产前检查结果与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接受产前检查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多(P<0.05),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应对行为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顺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Apgar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孕期护理保健能够改善产前检查结果与分娩结局,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孕期护理保健 孕产妇 产前检查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0例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单胎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产妇进行产科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18%和21.82%,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的18.18%和7.27%,观察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78±2.10)d明显短于对照组和(15.68±3.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宫缩痛时间和排尿时间均显著长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显著高于观察组,宫底高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产妇子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 产妇产后抑郁 子宫康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6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结果分别是3.03%和3.03%,对照组孕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结果分别是12.12%和12.12%,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孕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97%,对照组孕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5.76%,实验组孕产妇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其临床疗效有着重要作用,显著降低先兆子痫、子痫的发生率,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对会阴切开的危害展开分析,旨在综述护理干预方法在降低产妇会阴切开率中的应用进展,为产时选择护理干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产妇 会阴切开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分娩凳用于初产妇第2产程辅助坐式用力临床成效。方法选择初产妇8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宫口开全时胎先露S=0---S+2,随机分组,就抬高床头30°常规仰卧位用力(对照组,n=40)与取分娩凳在第2产程应用,行辅助坐位用力(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第2产程用时、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初产妇病例,取分娩凳在第2产程应用行辅助坐位用力,可加快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会阴侧切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保障分娩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第2产程 分娩凳 坐位用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常规护理与围产期综合护理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孕产妇3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15例行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行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行围产期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产前常规护理 围产期综合护理 孕产妇 分娩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抢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在抢救的过程中给予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将两组产妇的止血时间和阴道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的止血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抢救中,可明显减少产妇的出血量,并且可以加快产妇的止血速度,护理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产妇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来我院进行生产且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286例,选择其中143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并进行产前血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对结果阳性的孕妇进行治疗;将剩余的143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但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观察两组孕妇产后婴儿的溶血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中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6.78%与4.2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疸出现时间对比中,对照组平均时间(52.18±25.46)h,实验组平均时间(75.24±28.57)h,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发病新生儿总胆红素水平的对比中,对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检测血清不规则抗体,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延长黄疸症状出现时间并降低黄疸程度,推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 标签: 孕产妇 血清不规则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助产士产前教育对于初产妇产程以及其分娩方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助产士进行产前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等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及无指征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有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并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几率,使母婴的身体素质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优化。

  • 标签: 助产士产前教育 初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到2017年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孕妇护理后的满意度和产后出血率不同。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产后出血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给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减少产后出血量,保障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妊高症产妇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筛选自我院2017年7月-2018年2月接诊的62例妊高症产妇,通过信封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和子痫的发生率,即使产后出血也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120例(2016.1.12-2017.1.12),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对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前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且以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意义重大,便于改善妊娠结局,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产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在产后接受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对照组在产后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产后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仅2例,少于对照组8例;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1%,高于对照组的80.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产后接受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后泌乳能力,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使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 针对性乳房护理 泌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5月84例初产妇并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分娩护理,责任组采取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第一个产程、第二个产程、第三个产程、总产程所需时间;干预前后初产妇分娩焦虑感、产痛程度;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泌乳时间。结果责任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责任组第一个产程、第二个产程、第三个产程、总产程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分娩焦虑感、产痛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责任组分娩焦虑感、产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责任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泌乳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可提升初产妇自然分娩方式所占比例,加速产程进展,缩短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焦虑感和产痛,减少母婴并发症,减少产后出血,加速泌乳,值得推广。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分娩方式 产程进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保护分娩法在减少初产妇会阴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初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法,观察组采用无保护分娩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产程疼痛等级。结果观察组的会阴情况、产程疼痛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无保护分娩法的作用十分显著。无保护分娩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分娩对初产妇的会阴损伤程度,降低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等级,减少了出血和感染机会,促进初产妇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无保护分娩法 初产妇 会阴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