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科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作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并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作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各选取120例产科患者,分析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产后护理不良事件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产科护理中能有效规避护理不良事件,保障护理质量,使患者获得周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建议推广。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临床护理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科一位患者投诉的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这次投诉护理不良事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规范进出NICU入室标准、落实6s管理、提高护士基础护理落实率、丰富沟通方式等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我科此次投诉事件提供了一种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6s管理为一项有效、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不良事件 6s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在减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130例于2016年5月份至2018年2月份在本院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后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患者300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用药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多为二重感染、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以及全身或局部浮肿、白细胞降低、乏力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不良反应需高度重视,及时干预处理。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其他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出现的头孢菌素类联合其他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110例,对其联合用药种类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10例不良反应病例中饮酒或服用含乙醇的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比例最高为28.2%,其次为联合考来烯胺、中药制剂、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用药中抗凝血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最低为3.6%;在110例不良反应病例中发生过敏样反应患者最多为32例,其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结论应加强临床药师和医师的专业知识,重视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不可盲目联合用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 标签: 头孢菌素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蒿琥酯配伍阿奇霉素治疗疟疾的疗效,并分析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疟疾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疗法治疗恶性疟,用标准氯伯治疗日间虐,实验组患者青蒿琥酯配伍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论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疟原虫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7d的痊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复查疗效,实验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青蒿琥酯配伍阿奇霉素治疗疟疾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青蒿琥酯 阿奇霉素 疟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丝肼结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80例帕金森患者分组。对照组只用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丝肼+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帕金森转归率;时间概念、表达能力、记忆力、阅读与理解指标;干预前后患者MMSE评分、UPD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帕金森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时间概念、表达能力、记忆力、阅读与理解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MSE评分、UPDR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UPD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多巴丝肼结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多巴丝肼 普拉克索 帕金森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临床应用阿托伐他汀引起不良反应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不良反应受损部位及其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联合用药情况、原发疾病与用药剂量等数据,最后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34例患者中,男性22例,占比64.7%;女性12例,占比35.3%,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中,<60岁7例,占比20.6%;60~70岁10例,占比29.4%;71~80岁8例,占比23.5%;>80岁9例,占比26.5%;各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受损部位包括消化系统(35.3%)、骨骼肌肉系统(20.6%)、心脑血管系统(14.7%)、中枢神经系统(11.8%)、皮肤(11.8%)、泌尿系统(5.9%)。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中,用药当天占比17.6%,用药后3d内占比32.4%,用药后1周内占比20.6%,用药后1个月内占比17.6%,用药1个月后占比11.8%,提示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3d内。联合用药情况中,单一用药占比44.1%,二联用药占比8.8%,三联用药占比14.7%,四联用药占比5.9%,四联以上用药占比26.5%。原发疾病包括高胆固醇/高脂血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与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最多,占比44.1%。阿托伐他汀的用药剂量中,10mg/d5例,20mg/d27例,40mg/d2例,以20mg/d为主,占比79.4%。结论阿托伐他汀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现象时有发生,应严格遵循用药规则,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临床 阿托伐他汀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MDR-TR治疗,而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肺结核得到有效控制的人数为38例,其临床治疗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中有效人数26例,治疗效率为65%,两组进行比较,试验组效率要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15例,其发生率为37.5%,较试验组有所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使用RCA法对2016年11月一2017年11月期间发生的60起不良事件,并且根据不良事件的原因找到问题的解决对策。结果应用RCA法对护理事件的原因进行总结,护理事件的不良原因有很多起,在使用此方法后护理不良事件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使用RCA分析法能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率,还能让患者更加青睐此方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 不良事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特点,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9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改善时间(腹胀、腹泻、腹痛、大便性状)。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组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P>0.05。结论给予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特点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症状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选择9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为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38%与对照组4.2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栓治疗中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增加药物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小儿化不良性腹泻症状使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0例存在消化不良性腹泻儿童,利用随机数字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实验观察组使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开展治疗,常规对照组仅使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各类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观察组中治疗效果以及各类症状的恢复时间均显著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化不良性腹泻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总体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各类症状恢复时间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不良 腹泻 思密达 酪酸梭菌活菌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黛力新与坦度螺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接受坦度螺酮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黛力新治疗的观察组各35例,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坦度螺酮,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更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可作为优选用药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黛力新 坦度螺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76例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用单纯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再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痰结核杆菌的转阴率(92.11%)和病灶的吸收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痰结核杆菌的转阴率(71.05%)和病灶的吸收率(76.32%),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21.05%),对照组(23.68%),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痰结核杆菌的转阴率和病灶的吸收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标准化疗方案 肺结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老年乳腺癌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40例Ⅱb~Ⅲb期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年龄大于60岁,随机入组,分别采用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和TAC方案术后辅助化疗。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组20例,吡柔吡星(THP)50mg/m2d1,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0.5/m2d1,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FU)0.5/m2d1,6小时泵入。21天为1周期,3周期。然后序贯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d1,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3周期。TAC方案组20例,吡柔吡星(THP)50mg/m2d1,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0.5/m2d1,静脉滴注;紫杉醇135mg/m2,d1,静脉滴注。21天一周期,6周期。结果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神经毒性、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关节和肌肉疼痛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老年乳腺癌较TAC方案毒副反应及不良反应明显降低,耐受性好。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肠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应用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沙利度胺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持续时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出血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缓解。结论沙利度胺治疗小肠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可以改善患者出血症状,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沙利度胺 小肠血管发育不良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治疗形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8例。单一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前提下同时给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47例(97.92%)明显高于单一组36例(75.00%),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3例(6.25%)明显低于单一组10例(20.8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慢性胃炎患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中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度收治的93例采取出血输血治疗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作为观察组;另外46例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如PLT、RBC、HGB、HCT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前的凝血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输血治疗后,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TT、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中采取常规凝血检验项目检查,可及时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监测价值大于血常规检查。

  • 标签: 异位妊娠 输血治疗 凝血检验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