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不良反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不良反应观察

鲁凯莉

鲁凯莉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413000

摘要:目的:观察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老年乳腺癌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40例Ⅱb~Ⅲb期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年龄大于60岁,随机入组,分别采用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和TAC方案术后辅助化疗。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组20例,吡柔吡星(THP)50mg/m2d1,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0.5/m2d1,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FU)0.5/m2d1,6小时泵入。21天为1周期,3周期。然后序贯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d1,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3周期。TAC方案组20例,吡柔吡星(THP)50mg/m2d1,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0.5/m2d1,静脉滴注;紫杉醇135mg/m2,d1,静脉滴注。21天一周期,6周期。结果: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神经毒性、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关节和肌肉疼痛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老年乳腺癌较TAC方案毒副反应及不良反应明显降低,耐受性好。

关键词:老年乳腺癌;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十余年来发病率呈现出日益年轻化疗的趋势,但仍有一大部分老年患者,因一般情况相对较差、基础疾病及并发症较多、或病人及家属对放化疗毒副作用恐惧等原因,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往往得不到规范的抗肿瘤辅助治疗。因此探讨适合老年患者的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非常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全组40例,年龄范围60-70岁,中位年龄为64岁,PS评分≥1分,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在能接受化疗的范围内,术后分期为Ⅱb~Ⅲb期,需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患者及家属已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均完成了术后6周期化疗。

1.2方法

对照组20例,采用TAC方案:吡柔吡星(THP)50mg/m2d1,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0.5/m2d1,静脉滴注;紫杉醇135mg/m2,d1,静脉滴注。21天一周期,6周期。治疗组20例,采用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吡柔吡星(THP)50mg/m2d1,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0.5/m2d1,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FU)0.5/m2d1,6小时泵入。21天为1周期,3周期。然后序贯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d1,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3周期。每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给予辅助护肝、护胃、预防过敏及止吐药物,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给予G-CSF及IL-11维持血象。

1.3评价标准

不良反应的评价:按WTO标准分为0-Ⅳ度,以Ⅲ度或Ⅳ度为严重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413000

【作者简介】鲁凯莉(1980-),女,湖南益阳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内科工作。

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关节和肌肉疼痛、

脱发等。对照组20例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00%,其中I/Ⅱ度50%,Ⅲ/Ⅳ度50%;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35%,其中I/Ⅱ度15%,Ⅲ/Ⅳ度20%;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指(趾)端麻木,感觉异常,表现轻微,发生率25%;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表现轻微,发生率25%;有20%的患者表现出了气促、皮疹等过敏反应,经抗过敏治疗后缓解,没有出现严重后果;恶心呕吐100%,其中I/Ⅱ度80%,Ⅲ/Ⅳ度20%;关节和肌肉疼痛100%,均

为I/Ⅱ度,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能控制;100%全部脱完头发。治疗组20例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85%,其中I/Ⅱ度75%,Ⅲ/Ⅳ度10%;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10%,均为I度;全组无神经毒性;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表现轻微,发生率10%;无过敏反应,恶心呕吐80%,均为I/Ⅱ度;关节和肌肉疼痛10%,均为I度,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能控制;脱发100%。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神经毒性、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关节和肌肉疼痛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弱,免疫机制降低,比年轻人对化疗药物更易受伤害[1]。因此选择高效低毒抗癌药物已成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关键。

紫杉醇脂质体是新兴的抗微管类药物,可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并阻止其解聚,也可导致整个细胞周期微管的排列异常和细胞分裂期间微管星状体的产生,从而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2]。与紫杉醇相比较,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PACS01[3]是一项入组1999例患者的辅助化疗Ⅲ期临床试验。术后患者随机分入FEC*6周期或者FEC*3周期后再用泰素帝*3周期。主要终点是DFS。结果表明FEC序贯泰素帝复发风险降低18%,尤其是50岁或以上的患者接受FEC序贯泰素帝方案的DFS显著高于接受FEC方案的患者,且该获益和淋巴结数目及激素受体状态无关。3周期泰素帝替代了后面3周期FEC方案可显著改善DFS和OS,是年龄≥50岁患者的理想联合辅助化疗方案。本临床研究采用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的化疗方案与标准一线治疗方案TAC相比,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神经毒性、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关节和肌肉疼痛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CTF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老年乳腺癌较TAC方案毒副反应及不良反应明显降低,耐受性好。

参考文献: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3.

[2]徐瑞华.姜文奇.管忠震.临床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5.

[3]RocheH,FumoleauP,SpielmannM,etal.Sequentialadjuvantepirubicin-basedanddocetaxelchemotherapyfornodepositivebreastcancerpatients.TheFNCLCCPACS001trial.JClinOncol,2006,24:5664-5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