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即人在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出现错位,从而引发认知、意识及行为等能力下降的一种障碍性疾病。在医学上,将精神障碍进行了有效的分类,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癫痫性精神障碍等。近些年,通过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方式、筛查设备、分类及诊断标准的变化,发现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本文通过对调查社会心理因素、及其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实验与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障碍患者 家庭负担
  • 简介:【摘要】儿童福利院是我国民政部门举办的至关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有国家财政拨款支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会给予极大的爱心及关注,但就我国福利院设施设备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更关注福利医院的硬件设施以及孤残儿童的物质生活的转变,对儿童的精神生活状况关注相对比较少。由于福利院孤残儿童是非常特殊的群体,绝大多数儿童都是在同辈群体中成长发育,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长辈,而且没有父母的关心疼爱,很多儿童学会通过强势或者依附强者来保护自己获取利益,欺凌行为在福利院非常常见,而且代代相传,但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其成长发育都会受到极为有害的影响,所以要重视关注福利院孤残合同,欺凌行为的研究。

  • 标签: 孤残儿童 福利院 欺凌行为 社会工作方法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以及社会价值多元化形势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国民强大精神,养成良好社会心态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精神卫生资源配置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重点分析精神卫生资源配置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二者关系以及后者构建策略。

  • 标签: 精神卫生资源配置 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治理 心理服务
  • 简介:摘要:早产占世界活产总数的9.6%,大约50%的新生儿由于早产而被安置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随着围产期医学的迅速发展,过早儿童,特别是严重过早28周以下儿童的存活率显着提高,但神经发育的影响,例如大脑麻痹、智力迟钝、认知障碍、注意力障碍和自闭症在美国,早产儿住院费用占儿科费用的四分之一,与脑瘫和智力残疾有关的医疗费用每年增加10至25倍。神经系统的后果不仅会影响运动和认知功能,而且会给成年人带来困难,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质量,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道德和经济负担。本文概述了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和早期干预战略,以便为改善早产儿的神经结果提供指导。

  • 标签: 社会生态视觉下 早产儿 神经发育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做具体分析。方法:以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作为实验开展期限,将本社区522例高血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依据系统抽样法形式将其平衡分为(n=261),为划入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为划入试验组患者开展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比对。结果:两组患者在血压、遵医行为、心理适应情况方面的价值提现,优劣差异明显,试验组更为优异。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社会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不仅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心理适应能力,还令患者遵医行为得到有效提高,其影响价值巨大。

  • 标签: 社区综合支持 护理干预 社区 高血压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中,女性心理健康面临着多种挑战,如社会压力、职业压力、家庭责任、性别歧视等。这些挑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自尊心下降等心理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女性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感受,减轻情感负担。其次,培养心理弹性,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此外,积极参与身体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身心健康。最后,提倡性别平等,争取社会权益,减少性别歧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综上所述,女性心理健康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中愈发显著,但通过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健康生活方式和性别平等等策略,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 标签: 女性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健康生活方式 性别平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期间应用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的效果。方法:选择80名护生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各40名。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方式选择上,对照组选择传统讲解式,观察组选择社会实践式,比较健康教育能力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较高(P<0.05)。结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中,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可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值得推荐。

  • 标签: 健康教育能力 培养方式 社会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灵关怀对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同时进行心灵关怀,比较患者支持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可在常规例基础上采取心灵关怀措施,这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灵关怀 乳腺癌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适应性与康复护理,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其社会适应性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康复护理策略。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个体因素如疾病类型、病程等,社会环境的支持程度以及康复护理干预的质量等。结合相关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致力于为临床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社会适应性 康复护理 因素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观察其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的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常规护理和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运动锻炼、合理饮食、按时服药、体重控制、血压监测等多方面的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等方面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但在人际关系敏感中改善不甚明显。上述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提升其遵医行为和症状自我管理水平,对疾病控制具有积极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 护理方案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地区铁路职工1452人.采用一般问卷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型行为问卷调查评定.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测定分析。结果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患病率为23.35%.男女分别为26.60%、17.44%,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心身疾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以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最高;心身疾病患者的高血脂、饮酒、超重、神经质个性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高血脂、饮酒、超重和神经质个性等是心身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身疾病 铁路职工 患病率 心理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进行社会支持干预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法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手法干预的基础上加以社会支持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使用社会支持评定(socialsupportratingscale,SSRS)量表进行社会支持状况的评估,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干预前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干预前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精力、情感、睡眠、疼痛、社交等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行社会支持干预能够为精神病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并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社会支持 护理干预 精神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医学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缺失,多元文化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不够强,社会现实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问题等是其重要原因,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

  • 标签: 医学院校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 -2017年 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面系统的护理,重点加强社会功能康复护理。通过康复状态量表( MRSS)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 MRSS、 SDSS分值均远小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的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失能老人照顾者健康促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以30例健康促进状况良好的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作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促进状况较差的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作为对照组,对照顾者健康促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客观支持(20.1±0.2)分、主观支持(19.8±0.6)分、支持利用度(20.3±0.8)分、脑卒中失能老人营养不良者占6.7%、病程(0.8±0.1)年、合并其他疾病者占16.7%。对照组客观支持(14.3±1.0)分、主观支持(13.6±0.8)分、支持利用度(15.4±1.5)分、脑卒中失能老人营养不良者占33.3%、病程(3.1±0.6)年、合并其他疾病者占4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失能老人照顾者的健康促进情况,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加强社会支持,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脑卒中 失能老人 照顾者 健康促进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大学生一般是成年人,父母没有抚养的责任;大学生要学习,没有自我生存的时间和精力;大学生的户籍已经迁离原籍,无法纳入原来的城市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大学生的生存权利实际上没有任何制度的保障。深究中国大学生缺乏社会保障的原因,除了家族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外,重要的是大学生独立意识缺乏所导致的对社会保障的心理需求的萎缩。而个体生长环境与个体认识,学校生活带来的依赖性,和不能积极投身社会竞争等三方面因素导致了大学生独立意识的缺陷。

  • 标签: 大学生,社会保障,心理需求,独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