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9年乌海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分析龋齿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调查,对乌海市小学生进行龋齿检查,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Logistics回归分析学生龋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319名中小生,总的龋齿患病率为48.7%。乳牙危险因素为男性、低年级;恒牙危险因素为女性、高年级、吃水果频率大于每天一次。结论:乌海市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应针对龋齿患病的影响因素采取一定措施。

  • 标签: 小学生 龋齿 流行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成为学生的初步阶段,在此期间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机制,进而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起到帮助。但纵观当今教学现状,小学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因此也就没有在行动方面作出具体实践。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当首先从意识层面调整对心理教育的认知,进而才能够在行动层面,相应地作出改变。

  • 标签: 积极心理学背景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探究
  • 简介:〔摘要〕 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将有利于他们一生的发展。目的:了解重庆市黔江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对黔江区307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这3070名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年级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8%的小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现象。结论:重庆市黔江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发展水平较好,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方面的问题,需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 重庆市黔江区 小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和控制小学生近视中校医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内,随机选取学校120名小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将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行校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小学生的近视检出率。结果:实验组小学生近视检出率21.67%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校医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学生近视发生率,提升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预防控制 小学生近视 校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小学初中学生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按照整样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我市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中小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的样本量为7531名,其中小生有4634名,初中生有2897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小生的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进行检查。结果:女性,存在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均是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7531名中小生中,正视、远视、散光、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3.90%、10.62%、10.85%、64.63%,且初中学生的正视、远视和散光检出率低于小学生,而近视检出率则要高于小学生。结论:小学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其中引起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为近视,需要加强中学学生的近视防治工作,这对改善学生视力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小学生 初中生 视力发育 屈光状态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用在本辖区的两所以外来务工子弟为全部生源的小学,分别为医院授课组、学校教师授课组,均以班级为最小单位,整群抽取三-五年级全部学生共513名。在2019年9-12月分别由医院授课组、学校教师授课组采用两种不同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两所学校采用相同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学校教师授课组膳食营养知识总知晓率干预结果优于医院授课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比较匮乏, 医院授课组、学校教师授课组两种干预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而学校教师授课开展学生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更加可行。

  • 标签: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 膳食营养知识 健康教育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余庆县城关一小学2221名学生与实验小学2313名学生健康检查结果。方法选取实验小学2221名与实验小学231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0月16-18日,所有学生来自于1—6年级,行身高、体重、视力、肥胖等常规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并探究小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结果城关一小学2215例学生中,出现视力低下、龋齿、肥胖、肺活量低下较多,其中视力低下482例(21.76%),龋齿698例(31.51%),肥胖398例(17.97%),肺活量低下1687例(76.16%)。结论小学生健康主要危险因素有视力下降、色弱、龋齿与扁桃体肿大,需加强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指导,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 标签: 小学生 结果分析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调查的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营养状况及小学学校体育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学生营养状况与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有关的调查结果,为了有效解决小学生肥胖与超重问题,小学学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优化学校体育相关政策,促进体育相关政策与学生营养状况的良性作用发挥。

  • 标签: 小学高年级学生 体育相关政策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爆发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疫情扩散。方法采取个案调查的方法,描述疫情分布特征,分析疫情爆发的原因和采取控制疫情的对策。结果该起疫情病例集中在开发区一小五年级和六年级为主,从2013年5月11-18日共发生18例腮腺炎,主要的原因是未及时发现病人,未及时隔离病人,患者与同学近距离接触,大部分患者无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结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小腮腺炎疫情以暴发为主,采取隔离患者,及时开展麻腮风联合疫苗应急接种,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腮腺炎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爆发 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6-02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适合小学生校内新冠核酸采样的扫码方式。方法  抽取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五、六年级各两个班学生,每班50人,共200人,分成两组,五年级学生为A组,六年级学生为B组。在校内核酸采样时A组采用纸版法扫核酸码,B组采用手机法扫核酸码。记录两组中每管扫码所需时间及每个核酸码扫码成功所需的次数。结果 A组每管扫码所需时间为(69.5±10.38)S,B组每管扫码所需时间为(56.5±5.77)S,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1次扫码成功的有92人,2次及2次以上的有8人,1次扫码成功率为92%。B组1次扫码成功的有99人,2次及2次以上的有1人,1次扫码成功率为9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学生校内核酸采样扫核酸码时手机法比纸版法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还能防止漏检,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学生 核酸采样 扫码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昆山市某小学教师2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10名,对照组12名。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Teacher Burnout Inventory, TBI)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昆山市某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平均3.92±0.63分,与中线水平3分比较达中重度水平;其中情绪疲惫最为严重,平均4.42±0.56分;少成就感较重,平均3.74±0.24分;去个人化中度,平均3.06±0.75分。干预组团体箱庭治疗后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总分(3.34±0.87)与对照组(4.16±0.72)比较差异显著(t=2.42,P

  • 标签: 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 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 简介:摘 要:在最近几年中,已经多次爆发很多种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这些传染病的危害都很大,而且想要找到彻底的解决方法也不溶于,所以现在只能是采取预防的方法来减少人员感染率。但是真在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年龄比较小,自身的免疫力也不高,很容易就会被传染上疾病,我国想要针对幼儿和小学生开展一项专门的预防措施,但是还是要经过学生家长的同意,所以本文使用了分层随即抽样法调查了幼儿园和小学家长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态度,来确定制定的有效政策能否顺利的实施。

  • 标签: 幼儿园 小学家长 学校 传染病防控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防龋新模式下儿童乳磨牙龋病的防治效果,为泸州市小学健康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内容提供新的板块及医学理论依据。方法:在泸州市某小学选择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分组后分别进行防龋实验,采集对象乳磨牙的患龋牙面数据。结果:对照组患龋率从74.80%增长到86.50%,龋均由2.74±2.33增长到3.87±2.46,而实验组患龋率由70.00%增长到70.5.%。结论:泸州市儿童乳磨牙患龋率较高,新防龋模式对泸州市小学儿童龋病防治切实有效,是一种高效、规范、实用的儿童防龋新模式。

  • 标签: 乳磨牙 龋病 儿童 防龋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