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评价不同诱导方法应用于老年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62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静脉快速诱导法与健忘镇痛慢诱导法,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老年麻醉气管插管 静脉快速诱导法 健忘镇痛慢诱导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筛选2020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进行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63例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探究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探究组患者开展急诊治疗,将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疗效。结果:数据分析:探究组患者诸项生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率探究组大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中的整体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

  • 标签: 严重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实施脊柱微创手术疗法,分析其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本院确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为对象,纳入时间样本量分别为2020年2月-2022年8月、46例。根据实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后例数一比一均为23例,设置为对照组(传统治疗)、研究组(脊柱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康复时间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柱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VEGF药物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是25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单纯的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与抗VEGF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相比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有所提高(P<0.05),眼压和黄斑厚度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患者,使用抗VEGF药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其临床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抗VEGF药物 视网膜 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检查,以手术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诊断结果。结果:8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阳性76例,阴性4例。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显示阳性74例(真阳73例,假阳1例),阴性6例(真阴3例,假阴3例),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特异度为75.00%,灵敏度96.05%,准确率95.00%,阳性预测值98.65%,阴性预测值50.00%。Kappa=0.574,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程度中等。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混合回声(31.58%)、边界不清晰(18.42%)、间接征象较多(28.95%)的占比高于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富血供(31.58%)的占比高于单纯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往往发病急促,患者疼痛感明显,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随着病情发展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确诊率较高而且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同时超声诊断操作简单方便,诊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显示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直径、长度、厚度,而且不会对其产生不良反应。

  • 标签: 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 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上前牙阻生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牙科就诊治疗的8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其均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比组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牙阻生患者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控制,并能够降低牙龈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治疗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上前牙阻生 治疗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对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在我院就诊,并且对实验内容清楚,共500例,分组形式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50例,分别为采用常规管理进行管理的常规组以及采取安全质量管理理念进行管理的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评分更优(P<0.05)。结论:在医院药剂科内实施安全质量管理极大地降低了药品风险发生率。

  • 标签: 安全质量管理理念 管理质量 药剂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结节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低(P<0.05)。结论: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结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

  • 标签: CT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 肺结节 安全性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在重症监护患者安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60例,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两组,以研究组、常规组作为两组的命名,各30例,对研究组患者提供中等长度导管,对常规组患者提供静脉留置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干预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等长度导管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干预,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临床干预效果,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重症监护患者 安全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指标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静脉输液安全质量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以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敏感指标,此期间使用PIVAS静脉输液安全质量表对药品管理合格率和感染管理质量展开评估。结果:经改进后的药品管理合格率明显比改进前高(P<0.05)。结论:构建的PIVAS静脉输液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有较高的信任度,可以作为提供可量化的评估工具。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敏感指标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BPH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传统的BPH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而近年来,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因其较低的侵袭性和良好的患者适应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对非手术方法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非手术方法 前列腺增生 治疗效果 安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应用阿托品点眼防控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患者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共98例轻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框架眼睛治疗,观察组通过阿托品点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防控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压以及眼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点眼对青少年低中度近视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能够有效促进裸眼视力的恢复,控制眼压波动,且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少年 轻中度近视 阿托品 防控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对其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作为普通组,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作为质控组,两个时间段均由同一批工作人员参与,期间未有人员调动。比较两组质量控制效果差异。结果:质控组工作人员管理质量评分比普通组高(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价值,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管理质量,推广性强。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质量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脑挫裂伤患者护理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022-12~2023-12期间脑挫裂伤患者108例,因具体实施的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54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分析组54例:落实针对性护理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分析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比对组,在安全性高于比对组,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针对脑挫裂伤患者应用不仅可提高护理效果,还可减低相关并发症出现,满足临床护理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挫裂伤 针对性护理 安全性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后突发性胸痛病人的救治效率和不良发生。方法:将医院于二零二一年一月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收治的七十四例严重胸部疼痛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抢救护理模式,由观察组优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比了二组病人及亲属,在诊断、救治效率和满意度等方面的有关指标。结论:观察组抢救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胸痛患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患病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胃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身体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肠胃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肠胃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P<0.0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身体状况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身体状况评分,P<0.0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据得到明显就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效率与手术质量。并且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也非常高,显著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安全性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境模拟教学在新护士给药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15名新护士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方法开展给药安全培训,第一阶段由新护士独立完成情境模拟案例,第二阶段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进行集体授课,第三阶段再次由新护士独立完成情境模拟案例,两次案例的主题、形式、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均一致。通过案例评核表、理论测试考题及自设学员满意问卷,评估培训效果及可行性。结果第一阶段实践表现中,治疗查对做到为37.3%,未做到为62.7%,身份核对做到87.8%,未做到12.2%,手卫生执行做到22.2%,未做到77.8%,沟通做到86.7%,未做到13.3%,了解不良反应做到20%,未做到80%,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做到为20%,未做到为80%。第三阶段实践表现中,治疗查对做到为73.33%,未做到为26.67%,身份核对做到为100%,手卫生执行做到100%,沟通做到90%,未做到10%,了解不良反应做到100%,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做到为40%,未做到为60%,通过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在治疗查对、身份核对、手卫生执行及了解不良反应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5),在沟通及病情掌握中无统计学差异(P>.05);理论测试总分为20,第一阶段成绩为14.08±3.29,第三阶段为16.84±1.39,两者比较P<.05,具有统计学差异;自设学员满意问卷调查中,66.67%新护士认为案例比较符合实际工作场景,100%的新护士对本次培训很满意,100%新护士更满意情境模拟形式的教学。结论新护士给药安全培训中应用情境模拟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新护士给药安全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水平,并具有可行性。

  • 标签: 情境模拟教学 给药安全 新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31例/组。一组实施常规纤维板剥脱术(常规组),一组采取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改良组)。对比两组肺部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改良组术后一个月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增加量(17.56±2.64L)、肺活量增加量(0.49±0.13L)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较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安全有效。

  • 标签: 改良式胸膜剥脱术 慢性结核性脓胸 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