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血液净化》各位编委:在《中国血液净化》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际,我作为一名血液净化工作者、《中国血液净化》编委会一员深深地感谢全国血液净化工作者、专家、学者、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及国际同道的热情参与辛勤劳动.

  • 标签:
  • 简介:本机主要由易拉瓶自动冲洗吹干器,灌装器,封口器,控制器与传递机构等部件组成,采用电气与机械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压缩空气,注射用水与药液,使易拉瓶的自动冲洗,吹干,灌装药液与封口在一整机上同时进行,节省了设备,缩短了流程,减少了污染环节,提高了药剂质量,是医院制剂室与药厂生产口服液的理想设备。

  • 标签: 易拉瓶 自动冲洗 吹干 易拉瓶自动冲洗吹干灌封机 制药设备 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重建与TVT(悬吊术)联合治疗对PFD(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肌肌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80例PFD病患资料,分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阴式的子宫切除与阴道前后壁的修补术与TVT术治疗,研究组为TVT术和盆重建联合治疗,研究两组手术治疗影响。结果研究组盆肌肌电(9.21±0.43)μV比对照组(13.26±1.10)μV低(P<0.05);PFDI-20(盆功能性障碍)研究组为(3.21±0.32)分,相比较对照组(7.75±1.14)分低(P<0.05)。结论盆重建与TVT联合对PFD治疗,在盆肌肌电中影响小,生活质量可相应提升。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重建 悬吊术 生活质量 盆底肌肌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盆肌功能锻炼的对照组(n=45)和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实验组(n=45),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功能的影响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前阴道肌电压、尿失禁发生率及盆地器官脱垂发生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阴道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及盆地器官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生物反馈电刺激 产后 盆底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对产后盆功能障碍的产妇实施早期盆康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 84 例为研究目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42 例)及对照组( 42 例),两组患者均开展产后盆功能障碍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联合实施 早期盆康复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盆压力、生命质量等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护理后各组患者静息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 PFIQ-7 总评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患者 PFIQ-7 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产后盆功能障碍的产妇实施早期盆康复护理服务在改善患者盆压力、生命质量方面的效果突出。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早期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压力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盆康复的不同开始时间对女性尿失禁及盆肌的影响分析。方法以我院90例接受产后盆康复训练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使用设备为SOKO900III盆康复治疗仪。根据开始训练时间分组,每组30例,A组产后6-8周开始康复训练,B组产后9-10周开始康复训练,C组产后11-13周开始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肌力。结果三组康复训练后的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肌力均明显好于训练前,三组间训练后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康复的不同开始时间均能改善尿失禁和盆肌力,临床可依据患者自身指导训练时间和方案。

  • 标签: 盆底康复 开始时间 尿失禁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产后盆康复治疗在盆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76例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8例。参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产后盆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效率 (92.1%)显著高于对照组 (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 患者盆肌肌力在静息、快肌、慢肌肌力上明显优于 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于产后发生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系统的盆康复治疗即盆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盆肌肌力。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像学特点,并对全盆重建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43例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对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MRI影像学检查表明,横断面、冠状面图像均未出现明显肛提肌薄弱,部分患者存在局限性盆腔器官膨出现象;本组患者中,全盆重建手术(n=20)术中出血量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n=23)少,且排尿症状改善优于全子宫切除术(P<0.05),但是全盆重建手术费用较高。结论MRI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变情况,对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意义重大。全盆重建手术具有临床使用优势,但是费用较高,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经济状况加以选择。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全盆底重建手术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妇产科盆康复护理在预防盆功能障碍中的有效性。方法 从2022.01~2022.08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66例进行对照研究,具体方法为:采用摸球法获得对照组(n=33,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3,盆康复护理),设置观察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与阴道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盆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妇产科盆康复护理的应用能有效预防盆功能障碍,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盆三维超声诊断的意义。方法:研究妊娠期晚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及同期正常产妇,范围:2021年7月-2023年7月,120例资料,6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60例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实施盆三维超声诊断,对比盆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缩肛运动状态、Valsalva动作图像中,对照组患者耻骨直肠肌角度更小、厚度更厚,盆裂孔面积更小、肛提肌裂孔周长以及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采取盆三维超声诊断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有利于明确患者病情状态,为疾病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三维超声诊断 盆底结构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产后盆康复治疗方法,并对该方法在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抽选116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8名。前一组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后一组在其基础上加入产后盆康复。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效果以及各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91.4%)有效率情况相比于参照组(82.8%)更高。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盆肌肉康复治疗应用在产后盆功能障碍性患者治疗中,对于患者盆肌力和疲劳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3月~2020年9月,接诊治疗对象是58例产后出现盆功能障碍性的患者。病例带有研究代表性,临床资料完整。对患者进行产后盆肌肉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盆肌力与疲劳度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患者盆I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患者盆I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也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 疲劳度
  • 简介:【摘要】目的:集中分析在产妇中实施普拉提训练配合盆康复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从2019年4月持续至2020年4月,54例产妇均来源于我院接收的住院产妇中,按照双盲法将54例产妇分为27例观察组和27例参照组,参照组仅进行盆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普拉提配合盆康复治疗,对比组间产妇盆腔康复情况。结果:参照组干预后两个时间的盆肌力均低于观察组,参照组并发症案例数比观察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产妇中实施普拉提训练配合盆康复治疗有助于产后盆恢复,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普拉提 产后 应用效果 盆底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康复对女性盆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90例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治疗,实验组采用产后盆康复治疗。结果:在临床指标方面,实验组在盆收缩压、静息压方面高于对照组,在SDS评分、SAS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6.66%,对照组总发生率24.4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功能障碍的治疗中,行产后盆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调节盆收缩压和静息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障碍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盆功能障碍应用盆康复治疗仪联合针灸理疗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取盆康复治疗仪联合针灸会阴穴理疗治疗,对照组采取盆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功能障碍问卷评分(PFDI-20)、肌电位、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PFDI-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盆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II类肌纤维肌电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盆康复治疗仪联合针灸会阴穴理疗治疗,能够促进肌电位与肌力的恢复,改善盆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针灸会阴穴理疗 盆底康复治疗仪 肌电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盆重建术治疗对子宫脱垂患者临床疗效、盆功能及复发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子宫脱垂患者131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阴道壁修补术)和观察组69例(盆重建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定、盆功能、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0%)高于对照组(82.25%)(P<0.05);治疗后,盆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EIQ-7)、盆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2.89%)低于对照组(12.90%)(P<0.05)。 结论  盆重建术治疗子宫脱垂治疗效果较佳,显著改善盆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子宫脱垂 临床疗效 盆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