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外科医师的临床医疗使命是对外科病人进行早期正确的诊断,制定及时最佳的治疗方案,施行顺利成功的手术、达到治愈的目的。为此,必需充分认识外科的特点,有一整套的临床思维,来指导整个医疗诊治过程,且不断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

  • 标签: 外科医师 临床思维 大出血 基本功 外科病人 剖腹探查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以用药频度(DDDs)、金额、构成比、日均药费排序为指标,对我院2003至2005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增长,而占购药金额比例下降.DDDs则保持稳定。3年中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一直最高。DDDs排序前10位大多为口服一线抗感染药。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使用分析 DDDS 构成比
  • 简介: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321例(635眼),按术前屈光度分成A、B两组,A组237例(467眼),屈光度为-6.00~9.75D;B组84例(168眼),屈光度为-10.0~20.0D。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厚度、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月,两组的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99.31%、84.54%;1.0以上者分别95.85%、70.10%。结论应用LASIK方式矫治高度近视效果良好。但仍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注意。

  • 标签: 治疗 LASIK 高度近视 并发症 屈光度 临床观察
  • 简介:胰岛移植作为一种β细胞替代疗法,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因为其具有简单、安全、经济、易推广等优点,已在一些移植中心应用于临床,成为有效的Ⅰ型糖尿病治疗方法之一。在以基础研究为指导的临床应用中,相对于胰岛素替代疗法、胰腺移植,胰岛移植表现出更好的前景和独特优势,但其远期疗效不尽理想。

  • 标签: β细胞替代 胰岛细胞移植 胰岛移植 糖尿病
  • 简介:目前脑脊液中乳酸(LAC)含量的测定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笔者用NOVA血气电解质分析仪的膜电极方法,测定了154例研究对象的脑脊液LAC含量。用不同分组的结果与正常参考值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脑脊液 含量 乳酸 结果报告 正常参考值
  • 简介:砷化氢属高毒性气体,多为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含砷的金属矿石遇酸或受水浇熄时产生,人吸入空气中含砷化氢浓度为10~30mg/m3数小时可引起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急剧血管内溶血,严重者可有肝、肾、心、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1].韶关冶炼厂职工医院急诊科2003年~2004年收治了3批在私营冶炼厂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患者,对其中11例合并肝、肾、心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联合救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砷化氢中毒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治疗 疗效分析 联合 多器官功能损害
  • 简介: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经发现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BAI),作为中晚期肺癌的非手术疗法应视为首选,其近期疗效(指症状、瘤体大小变化的评估),已为国内同行大量报道,但其远期疗效(指生存期随访),报道不多。本文6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且对生存期随访(电话或信访),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介入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 标签: 肺癌中晚期 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 BAI 手术 鳞癌
  • 简介: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通心络组(40例)和卡托普利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抗心衰治疗;通心络组、卡托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3次,d或卡托普利25-50mg、2次/d。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LVDD、SV和EF的变化。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明显升高患者左室SV和可(P<0.05,P<0.01),通心络和卡托普利患者左室LVDD明显缩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后两组SV及EF改变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室舒缩功能,延缓心室重塑。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卡托普利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 简介:传统一次性洗胃法,常因洗胃不彻底,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人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而受到临床质疑.2001年3月~2002年5月,我们试行间断胃部灌洗抢救有机磷药物中毒(AOPP)58例,并与同期58例AOPP患者作疗效对照分析,结果疗效显著.

  • 标签: 间断胃部灌洗 抢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疗效 洗胃
  • 简介:自1997-02~2002-06,我院应用意大利Foscama生化药厂生产的泰特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人肝损害60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泰特注射液 肝损害
  • 简介:1996年9月~1998年12月采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转移瘤59例,其中单发转移24例,多发转移35例。原发灶除2例外均已行手术切除。首程治疗共106个灶,再程治疗34个灶,共140个转移灶。临床靶体积(CTV)0.29~163.17cm~3,平均9.42cm~3,计划靶体积(PTV)3.62~231.83cm~3,平均17.68cm~3。使100%等剂

  • 标签:
  • 简介:乳腺癌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新辅助化疗就是指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的全身性化疗,本文中的新辅助化疗是指前者.我科1995~1998年收治的38例乳腺癌病人(炎性乳腺癌及肿块全切除活检后的病人不在本研究之列)均使用新辅助化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乳腺癌 疗效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响到脑干、小脑、间脑、大脑枕叶、内耳等部位的供血.最常见的症状有头昏,眩晕,耳鸣,耳聋等.我们采用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赛莱乐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强力固定圈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腰椎滑脱的优越性,为应用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强力固定圈联合治疗腰椎滑脱30例,一侧椎弓峡部不连11例,双侧峡部不连19例,Ⅰ°滑脱18例,Ⅱ°滑脱10例,Ⅲ°2例。采用直视下操作,在滑脱椎体打入双螺纹提拉钉,并在椎板上放置强力固定圈后用悬吊钩连接,然后上紧双螺纹拉钉的螺母,使滑脱的椎体靠其提拉作用复位,最后后路椎间和关节突及横突周围植骨。结果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18例Ⅰ°滑脱基本达到解剖复位,10例Ⅱ°滑脱中5例达到解剖复住,5例基本复位,2例Ⅲ°滑脱者,1例解剖复位差,Ⅰ例部分复住。28例Ⅰ°和Ⅱ°滑脱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解剖复位率90.3%,且植骨全部融合。结论本方法的使用减少了椎弓根钉的使用数量,克服了椎弓根钉进钉点受器械限制的缺点,缩短了手术时间,并且固定可靠,复位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 标签: 腰椎滑脱 固定植骨融合
  • 简介: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其心功能、血管状态及血液循环等多环节均可发生异常,微循环障碍又是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我院1997年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54例,分别按常规治疗及常规加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后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54例患者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分成两组,每组27例。治疗组男10例,女17例;年龄42~74岁,平均61岁。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男10例,女17例;年龄40~74岁,平均61岁。1.2临床表现:5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心慌、气短、颈静脉怒张,口唇紫绀,两肺干湿性罗音,肝脏肿大,双下肢浮肿,呈现为呼衰、心衰体征。1.3治疗方法:在常规低流量给氧、抗感染、止咳平喘、利尿强心等治疗后,疗效不佳者,治疗组加用蝮蛇抗栓酶0.5单

  • 标签: 蝮蛇抗栓酶 治疗 肺心病 临床资料 血液循环 心力衰竭
  • 简介:小儿腹泻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单纯用常规药物治疗,有时疗效不够理想,本文用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配以常规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符合小儿腹泻病诊断的住院患儿62例,随机分为药物穴位注射组32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8天~3岁。两组患儿腹泻每日5~20次不等。大便呈蛋花汤样便或黄绿色稀水便;大便镜检:脂肪球++~+++或少许有白细胞。两组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发热,脱水,酸中毒。两组患儿入院前病程、病情轻重、年龄情况基本相近,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在常规抗感染,补液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山莨菪碱每次0.3~0.5mg/kg,足三里(双侧)注射。用

  • 标签: 山莨菪碱 穴位注射 治疗 小儿 腹泻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评价对FESS病人采用课堂式术前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课堂式教育与一对一口头讲解两种方法的对比,评价教育方法的优劣.结果经课堂式教育的患者满意度高,出院后遵医行为率高.结论对FESS病人采用课堂式的术前教育,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窥镜手术病人 课堂式术前教育 疗效观察 遵医行为
  • 简介:目的比较黛力新(黛安神)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黛力新组服用黛力新,每日晨服1片,尼莫地平组服尼莫地平20mg,每日3次,共服8周。结果近期治愈率黛力新组与尼莫地平组分别为50%及17.5%,总有效率黛力新组与尼莫地平组分别为92%及75%(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尼莫地平,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偏头痛 黛力新 尼莫地平 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