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08名。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8名,对照组200名。两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及运动疗法,并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加胰岛治疗对照组予胰岛和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FPG、2hPG、HbAlc、HOMA-β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津力达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合理选择。

  • 标签: 津力达颗粒 2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培养治疗白喉病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病菌感染引发的鼻、喉、气管受侵害的白喉病患者20例,总结临床抗生治疗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抗生维持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经过治疗的患者18例康复出院,2例对转院治疗。结论抗生维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抗生对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白喉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新生儿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63%,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新生儿引起不良反应,明显地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溴素 新生儿 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治疗中抗生的应用情况与,进而对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导患儿合理使用抗生治疗。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22例儿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211例),其中对对照组抗生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对观察组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抗生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抗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4%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抗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6%(P<0.05)。结论为了避免患儿在使用抗生进行治疗期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情况,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钠眼底血管造影前、中、后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做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患者48例,通过造影前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和常规准备,造影中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和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影后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和潜在风险的干预,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造影效果良好,仅3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结论造影前充分的准备,造影中密切的观察,造影后有效的指导,可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荧光素钠 眼底血管造影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中冷凝集的测定方法及意义。方法对30例冷凝集标本在室温常规测定,37℃温箱孵育30分钟后测定比较血细胞结果并做不同温度下肉眼观察及涂片显微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对两次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两次测定过程变化程度由大到小变化MCH、MCHC、RBC、HCT、MCV和WBC,两测定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匀后在4℃、37℃下均无聚集。30例标本冷凝集效价检测结果平均效价(1.070.8)与正常对照30例平均效价(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的血浆与健康成人O型RBC混合后,在4℃的温度环境下聚集,37℃的温度环境下解聚;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合后,在4℃和37℃的环境下均无聚集。结论联合MCH≥35g/L和仪器报警信息、冷凝集试验、血清学、抗体特异性鉴定等方法共同检测血常规标本中冷凝集素有重要意义,对受冷凝集影响的血常规标本必须置37℃温箱孵育30min消除冷凝集影响后进行重新测定才能发出检验报告。

  • 标签: 血常规 冷凝集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实行处方限价前后抗生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门诊处方,1d/周,统计抗生的使用频度、药品总消耗量、约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结果处方限价能够对抗生的滥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头孢菌素类在我院抗生应用中占主导地位,一些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价格便宜的抗生品种被新药代替,使用量逐渐下降。

  • 标签: 抗生素 临床应用 调查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脓肿的临床抗生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肺脓肿患者30例临床抗生治疗及脓液引流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肺脓肿患者经临床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治愈25例,治愈率达83.33%,症状消失而X线有残留者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失访1例。结论肺脓肿的首要治疗是抗生治疗。应根据病原体给予相应治疗,疗程为8~12周,为了避免复发,疗程可能需要2~4个月。监测的指标包括体温、痰量及影像学改变等直至X线片空洞和炎症消失,或仅有少量纤维化。

  • 标签: 肺脓肿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3例。实验组提前给予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缩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h、术后2~24小时出血总量、止血措施和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术中以及术后2h内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h出血量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出血,比单独使用缩宫素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对子宫缩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480例自然分娩产妇,采取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行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联合用药;乙组行缩宫,对照两组方式对子宫缩复作用。结果两组产妇持续宫缩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经统计学检验,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产妇临床症状改善及子宫缩复效果相对明显,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卡方值=33.191,P=0.000);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经统计学软件,经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当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联合用药对子宫缩复作用明显,用药简单、安全,具有同道研究价值,可大范围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子宫缩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子宫收缩强度及止血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为(15.2±7.5)min,对照组止血起效时间为(27.6±9.2)min;观察组宫缩强度为(10.9±0.5)kPa;对照组宫缩强度为(7.3±0.8)kPa;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的血淀粉酶水平,分析血淀粉酶增高的相关因素及其与患者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03例糖尿病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分为DKA组(57例)及非DKA组(46例),比较两组间血淀粉酶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淀粉酶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DKA组血淀粉酶异常率为29.8%,非DKA组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程、舒张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pH、碳酸氢根、餐后2小时C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收缩压、体重指数、空腹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淀粉酶与PH值呈负相关(r=-0.327,P=0.018),而与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无相关(P>0.05)。结论DKA组血淀粉酶异常率高于非DKA组,可能与酸中毒有关,而与胰岛功能无关。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淀粉酶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催产素引产是足月引产最常用的方法,如使用得当,可使产程顺利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妇的痛苦及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子宫破裂、胎儿窘迫、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准确控制浓度、调节滴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促进产程进展,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将我院近一年催产静脉点滴引产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催产素 引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蒜抗结核的免疫学特性进行初探。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卡菌苗组、大蒜低剂量组、大蒜中剂量组、大蒜高剂量组,按照规划好的步骤给与生理盐水、卡菌苗及不同浓度的大蒜肌注,之后评估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利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及体外大蒜刺激后T细胞产生IFN-γ和IL-4的情况。结果实验各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性(P>0.05)。大蒜高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增殖,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检测T细分泌IFN-γ,IL-4时空白组与卡菌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体外大蒜刺激后T细胞后产生IFN-γ明显增加而IL-4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蒜能通过上调IFN-γ增强机体抗结核的能力。

  • 标签: 大蒜素 抗结核 IFN-&gamma IL-4
  • 简介:摘要抗生是指具体抗菌作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产生象征着人类征服细菌开始,抗生的应用和研究,在本世纪以来,不断的进步,成为医学科学最重大贡献。本世纪30年代,磺胺药被发现,随后在40年代,发现了青霉素,并很快的应用于临床中,新的抗生素不断的出现。抗生素不仅能被用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还能对危害人们健康最大的类疾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并且在手术和某些肿瘤患者感染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延长了人类平均寿命,人类疾病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 标签: 抗生素 呼吸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细菌抗生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仪器进行鉴定,分析医院细菌抗生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结果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11%,其他占18%;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结论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抗生耐药性较强,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采用抗菌素前应该加强病原菌检测,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必要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多重耐药病原菌 抗生素耐药机制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β-内酰胺类抗生具有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等特点,为了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的相关作用机制和基本药理作用,我院对β-内酰胺类抗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 研究进展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使用情况,并提出抗生合理使用的相关对策,以提高抗生合理使用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使用抗生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使用抗生药物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抗生合理使用的相关对策。结果本次研究统计分析,临床抗生用药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抗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二重感染居多,相比于其他不良反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我们合理使用抗生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非常关键。结论临床正确而合理的使用抗生非常重要,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应严格遵守抗生药物的使用原则,并慎重、合理用药,以提高抗生类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使用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汉防己甲治疗尘肺病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0月就诊的83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矽肺宁组和汉防己甲组。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抗炎、平喘、止咳等治疗,并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矽肺宁组增加矽肺宁治疗;汉防己甲组增加汉防己甲治疗。比较(1)尘肺病缓解率;(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胸痛、咳嗽等症状积分和FVC、FEV1、血清铜蓝蛋白的差异。结果(1)汉防己甲组对比矽肺宁组尘肺病缓解率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胸痛、咳嗽等症状积分和FVC、FEV1、血清铜蓝蛋白相似,P>0.05;干预后汉防己甲组对比矽肺宁组胸痛、咳嗽等症状积分和FVC、FEV1、血清铜蓝蛋白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汉防己甲治疗尘肺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预后和转归有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汉防己甲素 尘肺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