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7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生物合成人胰岛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治疗,比较两组血糖变化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2±1.2)mmol/L、(7.9±2.1)mmol/L、(6.4±1.1)%;对照组分别为(8.2±2.1)mmol/L、(10.1±2.1)mmol/L、(7.9±1.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治疗妊娠糖尿病有确切疗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病情需要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胰岛强化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甘精胰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胰岛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很多,其中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下肢及面部水肿等。经胰岛治疗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明显高于研究组的8%,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糖是胰岛治疗糖尿病时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在对糖尿病患者施以胰岛治疗时,需充分认识各种不良反应的诱因及症状,掌握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处理能力,加强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预混胰岛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甘精胰岛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9±1.7)mmol/L、(8.8±1.5)mmol/L、(6.7±1.2)%;对照组分别为(7.3±2.2)mmol/L、(11.2±2.1)mmol/L、(8.1±1.0)%;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治疗2型糖尿病有显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胰岛注射部位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强化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018年近三年时间内到本院参与诊断治疗的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对比组采用皮下组织随机部位注射的方式进行定时定量的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固定方位注射的方式在皮下组织进行有方位性的定时定量的注射治疗,经过一个周期的注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有序的采样对比,分析两种注射方式对患者产生的一些优劣影响。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注射治疗及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注射血糖控制时间普遍长于对比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优于对比组,其数据具备普遍性及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对2型初诊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胰岛皮下注射治疗,其注射部位的规律性对血糖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日常2型初诊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胰岛注射的部位控制,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血糖控制及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注射部位控制 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甘精胰岛与阿卡波糖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2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1例接受甘精胰岛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视作观察组,一组51例接受甘精胰岛治疗,视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9.8915、4.1667、27.8378,P=0.0000、0.0001、0.0000);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1.57%(χ2=5.2987,P=0.0213)。结论甘精胰岛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能够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行短期胰岛强化治疗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0例,所有患者均行短期胰岛强化治疗,对其治疗前后800、1600以及2400的血浆皮质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2hPG(餐后2h血糖)、FPG(空腹血糖)水平以及BMI(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800、1600以及2400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0889、3.4308、15.632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hPG、FPG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1.5226、9.6638,P<0.05;患者治疗后BMI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6789,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行短期胰岛强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浆皮质醇水平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短期 胰岛素强化治疗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胰岛+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86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43例)、甲组(43例),乙组行胰岛治疗,甲组行胰岛+二甲双胍治疗,总结血糖水平、胰岛每天使用剂量、血糖达标率、心功能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胰岛每天使用剂量、血糖达标率、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等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前后径高于乙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胰岛+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其血糖水平以及心功能,并且减少胰岛的使用剂量以及提高血糖达标率。

  • 标签: 肥胖型 2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 胰岛素 二甲双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及胰岛抵抗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来曲唑治疗,研究组使用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及胰岛抵抗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卵巢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黄体生成、睾酮和血清性激素优于治疗前,研究组黄体生成、睾酮和血清性激素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情况(P<0.05);胰岛抵抗方方面,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腰围/臀围比值、体重指数计算、空腹胰岛和稳态模型胰岛抵抗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空腹血糖情况同治疗前比较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在腰围/臀围比值、体重指数计算、空腹胰岛和稳态模型胰岛抵抗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临床使用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及胰岛抵抗情况。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 不孕症患者 卵巢功能 雌激素水平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探讨催产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2015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引产的初产妇300例,所有产妇都给予催产静脉点滴引产,记录引产效果。结果在300例产妇中,催产静脉点滴引产成功249例,引产过程中无子宫疤痕破裂、宫颈裂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引产成功率为83.0%,其中胎膜早破、过期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胎、其他等引产成功率分别为85.4%、84.4%、74.4%、100.0%和80.0%。结论催产静脉点滴引产有很好的成功率与安全性,但是在点滴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干预,改善产妇预后。

  • 标签: 催产素 静脉点滴 引产 护理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内皮抑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就内皮抑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进行相关的叙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内皮抑素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住进增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为干扰调节因子5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干扰调节因子5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全文从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干扰调节因子、干扰调节因子5概述、干扰调节因子5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从基因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等提供依据。

  • 标签: 干扰素调节因子5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卡前列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妇,根据产妇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41)、对照组(n=41)。观察组采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对照组采用催产,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差异性不显著,P>0.05。两组在临床相关指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方面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7.32%,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4.39%,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中,采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在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剖宫产手术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1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5例。在胎儿娩出之后,对照组仅静脉推注缩宫20U,观察组联合口服1片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第三产程和产后2h、1d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第三产程和产后2h、1d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以及缩宫联合使用能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的预防,不仅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还能显著缩短第三产程,安全有效。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预防效果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抗生术后使用组(n=35例)采取头孢类抗生术后治疗,抗生预防使用组(n=35例)则采取头孢类抗生术中治疗。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用药的时间;手术前后产妇生殖道细菌培养阳性比例;不良反应。结果抗生预防使用组感染发生率、用药的时间、生殖道细菌培养阳性比例相比较抗生术后使用组更好,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头孢类抗生术中治疗剖宫产可获得较好预后。

  • 标签: 头孢类抗生素 剖宫产产妇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D结合蛋白(vitaminDbindingprotein,DBP)和生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山东地区脑梗死病因亚型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相关遗传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外选择性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TOAST病因分型选取27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atherosclerosis,LAA)型脑梗死患者(LAA组按照脑动脉狭窄部位分为颅内/颅外/颅内外三组)、87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malllacunar,SAO)患者及175例同期非脑梗死人群(对照组)。从VDR基因和DBP基因中分别选取2个代表性的单核酸多态性位点VDR基因SNPs,rs2228570、rs1544410和DBP基因SNPs,rs4588、rs7041,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检测。结果所检VDR基因的2个SNPs中,rs2228570的基因型频率在SAO组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纠正混杂因素(吸烟、饮酒、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hs-CRP、GLU、TC)后差异有显著性P=0.026,OR(95%CI)=2.48(1.117~5.508),进一步纠正高血压后,虽然差异性仍有统计学意义,但显著性较前减弱P=0.048,OR(95%CI)=2.309(1.006~5.299);进一步统计发现,rs2228570在SAO组中ff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29%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所检DBP基因中的rs4588基因型频率,在LAA组与对照组纠正所有混杂因素后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95%CI)=2.852(1.562~5.207)。其它两个位点(rs1544410、rs7041)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LAA组及SAO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s2228570基因多态性与SAO型卒中相关,机制可能与此多态性使人群对高血压易感有关。(2)rs4588等位基因A与LAA型脑梗死发病相关。

  • 标签: 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25(OH)DDBPVDR 多态性单核苷酸 rs4588rs222857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左甲状腺片对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接受甲状腺片治疗,实验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接受甲状腺片治疗,对比两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50/50)高于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治疗有效率88.0%(44/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片用于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率低,适合作为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 标签: 左甲状腺素片 桥本甲状腺炎甲减 甲状腺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采用特利加压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伴Ⅱ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是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对照组是反复抽放腹水,术后白蛋白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腹水、尿量、肝肾综合征相关疗效、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围、体重、24h尿量、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SAAG)、血Na+、BUN(尿素氮)、CREA(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利加压联合腹水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减少腹水量,降低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量,增加尿量,对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特利加压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给予垂体后叶+酚妥拉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80例患者作为受试者,将其按照11比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参与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垂体后叶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进行单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77.5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治愈率较高,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咯血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TC指导下呼吸道感染抗生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从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性的抽取80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实验对象,对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实施抗生治疗,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划分治疗无效组和治疗有效组,每组中各有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感染后的血清降钙素水平(PTC)和炎症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对比、研究。结果有效组感染后第3、5、7天PTC指标明显下降,无效组PTC指标不断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并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不明显,则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抗生治疗中,参照PTC指标,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借鉴依据,临床实践应用意义明显。

  • 标签: PTC 下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治疗 炎症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妊娠产后出血患者中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医治的妊娠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50例)、甲组(50例)。乙组行缩宫治疗,甲组行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总结出血情况、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患者的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少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产后二十四小时出血量少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妊娠产后出血患者中,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确切,治疗有效率高,明显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妊娠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缩宫素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