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00份血糖标本,分成未分离血清、立即吸出血清、肝素抗凝,氟化钠抗凝四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及时、放置2小时、4小时分别进行连续检测。结果与及时检测相比,未分离血清管,标本放置两小时血糖明显下降(P<0.01),肝素抗凝管与氟化钠抗凝管放置4小时血糖也下降明显(P<0.01)但氟化钠比肝素钠抗凝的血糖下降的程度要缓慢一些;立即吸出血清保存4小时再检测,差别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结果影响很大,最好及时送检,即使不能立即检测,应先将血清分离出来单独保存再检测

  • 标签: 血糖 标本放置时间 抗凝 分离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县0—14岁儿童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缺乏及超标状况。方法应用火焰分光光度法对灵山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的1600名0—14岁儿童血中铜、锌、钙、镁、铁元素测定。结果1600名0—14岁儿童血中铜、锌、钙、镁、铁元素缺乏情况为低血钙者为452例,缺乏率为28.25%;低血锌者为346例,缺乏率为21.63%;低血铁者为108例,缺乏率为6.75%;低血镁者为74例,缺乏率为4.63%;低血铜者为仅1例,缺乏率为0.06%。0—1岁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最高,缺乏率为35.98%;1—2岁和0—1岁年龄段钙元素缺乏率最高,分别为38.64%和36.28%;铜、铁、镁元素缺乏率明显低于钙、锌元素缺乏率,除铜元素外其余各元素缺乏率随着年龄增长均有下降趋势。微量元素超标情况为高血锌者为14例,超标率为0.88%;高血镁者为10例,超标率为0.63%;高血铁者为3例,超标率为0.19%;高血钙者为2例,超标率为0.13%;高血铜者为1例,超标率为0.06%。锌、镁元素超标率较高;铁、钙、铜元素超标率很低,超标率无明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各元素超标逐渐消失。结论目前我县社会上补充微量元素的意识不够,特别是钙、锌元素的补充,使血钙、血锌的缺乏明显高于血铜、血镁、血铁的缺乏。滥补锌元素也最为明显,高血锌的发生率居首位。因此,我们要加大儿童科学喂养宣传,做好平衡膳食,科学进补的指导,维持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正常与均衡,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 微量元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沉渣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5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235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179例。A组给予尿沉渣检测,B组给予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A组白细胞数量≥20个/μL的几率为50.04%,B组为30.0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尿微生物培养结果呈阳性者566例(48.01%),B组为282例(23.9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泌尿系统患者行尿沉渣检测可提高其尿液白细胞异常的临床检出率,利于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尿沉渣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检测结果及意义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6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尿素、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载脂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等指标与健康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为冠心病患者开展这些方面的指标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血脂水平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中的诊断意义。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清孕酮、HCG检查的孕妇中,按照妊娠结局随机抽取45例先兆流产患者作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健康孕妇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酮及HCG检测结果。结果在孕6周时,观察组血清孕酮、HCG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血清孕酮联合HCG诊断先兆流产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92.9%,准确度94.3%。结论血清孕酮联合HCG检查对先兆流产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预测孕妇妊娠结局,需予以重视。

  • 标签: 先兆流产 血清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灵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纸片法对于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有效性。方法对98份水样分别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阳性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方法大肠菌群MPN值符合率为96.93%。结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相对于多管发酵法,纸片法更加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

  • 标签: 大肠菌群检测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检测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到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40名男性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的精液指标,并测定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析DFI与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前向活动精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DFI、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前向活动精子等指标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FI和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前向活动精子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子的相关指标呈负相关,表明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精子DNA完整性受到损伤,通过对DFI检测可作为男性生育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 精子DNA碎片检测 精液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44种中药,应用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并同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对比。结果局部直线筛选法可有效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效果与HPLC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经济和有效,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局部直线筛选法 中药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焦作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感染情况,为制定抗-HIV感染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及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的无偿献血者抗-HI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10~2015年共计222178例无偿献血者中,确认阳性28例,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为1.26/万;(2)不同年龄段间、不同文化程度间抗-HIV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3)男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远远多于女性,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1)从源头做起,加强有关HIV传播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从根源上有效控制HIV感染的机率;(2)培养高素质的献血前咨询和健康检查人员,提高献血前咨询技巧和识别排除高危人群的能力;(3)加强实验室管理,选择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试剂和先进的检测技术,以有效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

  • 标签: 血液安全 抗-HIV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785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检测结果,了解与高血脂相关的风险因素,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至本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855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岁,体检者均是参检前提前一天低脂饮食,参检当日空腹抽血送检,检测以下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55例健康体检者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4.5%,男性患病率46.8%,女性患病率42.2%,即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人数逐渐增多,且不同年龄段间患病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均有关。

  • 标签: 健康体检 血脂 统计分析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0例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0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00例,均给予PCT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PCT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阴性101例,轻度升高101例,明显升高249例,显著升高144例,其检测阳性率79.8%。非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阴性358例,轻度升高37例,明显升高5例,无显著升高,检测阳性率为10.5%,显著低于细菌感染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感染类型,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可进一步加强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降钙素原 儿科 阳性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脂血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影响,并寻找处理方法,消除高脂血对上述检测的影响,提高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率。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测定的120例高脂血患者,根据脂血浓度的不同分为正常澄清标本;中度、重度脂血标本,每组各40例;对各血样标本测定常见的8项生化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脂血对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果410nm处,所有样本吸光度超过0.8时,谷草转氨酶(AST)及谷氨酸转氨酶(ALT)无法测出;用聚乙二醇对脂血进行处理,当其浓度达到6.67g/dl时,所有样本8项生化指标检测不受影响;即聚乙二醇可消除中度、重度高脂血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论临床常见8项生化指标检测过程中,高脂血会影响检测结果,通过向中度、重度脂血中加入6.67g/dl的聚乙二醇,可消除高脂血对上述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

  • 标签: 高脂血 临床生化 聚乙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100例住院病人,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同时采集,测定血常规的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对比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测得的血常规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但采用静脉血检验有时更明显。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菌落计数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价值。方法选取食品检测样品30份,药品检测样品30份,对照样评为纯净水,采用BCC-50菌落计数器,抽取专业人员对已知菌落皿采用菌落计数器测读,并且选取5个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判读,采用人工法和仪器法分别对纯净水、食品(牛奶)、药品进行检测,对比各自变异系数。结果标准板与仪器测读结果显示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标准板,仪器检出误差变小;选取5人进行专业的检验,结果显示纯净水变异系数(人工为40.29%、菌落计数器为1.75%)、奶粉(人工为23.02%、菌落计数器为0.39%)、药物中(人工为24.82%、菌落计数器为0.62%)菌落计数器变异系数均小于人工检验变异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落计数器可以明显提高食品药品中菌落的检验检测效率,可推荐使用。

  • 标签: 菌落计数器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抗体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1200例住院以及门诊患者血清进行检测,TPPA为确认试验,评估其他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CLIA法检出阳性率为97.75%,假阳性率为0.27%;金标法检出阳性率为82.02%,假阳性率为5.31%,TRUST法检出阳性率75.28%,假阳性率为0.39%;联合检测法(CLIA法、金标法、TRUST法)检出阳性率为71.91%,假阳性率为0.09%,用TPPA确认为梅毒螺旋抗体阳性血清标本中,金标法与TRUST法弱阳性标本S/CO(1-5)阳性检出率低于S/CO>5阳性标本。结论CLIA、TPPA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良好,其他两种试验方法的假阴性、假阳性率高,可作为检测辅助试验,同时结合多种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检测 化学发光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冠心病病患进行诊断时应用血清尿酸检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老年冠心病病患48例为试验组,随机选取这一时间段内健康老年人48例为对照组,所有病患均进行血清尿酸检验。比较两组病患的血清尿酸值,统计不同血清尿酸水平导致的心力衰竭数据。结果各种胆红素比较结果为试验组比对照组低,血清尿酸水平比较的结果为试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对所有病患进行为期23个月的随访,心力衰竭总发生率中试验组为31.11%(14/45),而且血清尿酸值越高的病患越有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状况(P<0.05)。结论冠心病诊断中血清尿酸水平可以被看做是一个重要的判定指标。

  • 标签: 血清尿酸检测 老年冠心病 应用效果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HPVE6/E7mRNA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病理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低级别宫颈病变组(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患者共70例为对照组,高级别宫颈病变(包括CINⅡ级、CINⅢ级及宫颈浸润癌)共78例患者为实验组,分别对上述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DNA分型检测和高危HPVE6/E7mRNA检测。结果低级别宫颈病变组中高危HPVDNA的检出率(35.7%)明显高于高危HPVE6/E7mRNA(14.2%),高级别宫颈病变组中高危HPVE6/E7mRNA的检出率(79.5%)明显低于高危HPVDNA(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HPVE6/E7mRNA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85.8%、86.1%、83.5%)均高于HPVDNA分型检测(64.3%、70.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HPVE6/E7mRNA检测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大大降低过度检查和治疗的机会,避免了高频率和重复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 标签: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 HPV DNA检测 HPV E6/E7检测 宫颈癌 方法对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