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量化运动适用性和安全性的护理分析,旨在为研究组量化运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3例,根据运动强度分为5个等级,患者在餐后1h运动60min,每个运动等级连续使用3d,记录运动前、运动结束、运动后4h和运动后12h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低血糖率以评估量化运动安全性,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科学运动量化护理坚持运动3个月,统计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腰围、腰臀比及体重的变化,以评估运动处方的适用性。结果运动结束、运动后4h和12h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在运动后4h出现低血糖,发生率最高3.23%;量化运动护理后3个月不同运动等级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较量化运动前比较显著下降,腰围、腰臀围、体重等一般资料较运动护理前显著降低。结论糖尿病量化运动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等水平,同时不同强度运动量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糖尿病量化运动适用性广、安全性高。

  • 标签: 糖尿病 量化运动 适用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干细胞脑移植治疗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损伤手术治疗后有运动功能障碍同时需要行颅骨修补的患者2例,在颅骨修补的同时打开硬脑膜,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生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脑组织特定区域并行颅骨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肌力、肌张力测定和头颅MRI检查。结果接受治疗的2例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都得到好转,尤其是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行干细胞脑移植患者颅脑MRI图像也提示脑软化灶有缩小,未见干细胞移植区有细胞“成瘤”样征象。结论自体干细胞脑移植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本组病例还存在标本数较小、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不能排除由于颅骨修补后颅腔物理环境稳定对恢复的有益作用和移植入脑损伤区的自体神经干细胞存活后与周围脑组织形成的关系无法提供组织学依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脑损伤 运动障碍 自体干细胞 脑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病因不同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加倍他乐克。观察两组心功能、血压、心率、运动耐量变化。结果(1)心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率、血压及运动耐量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3)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结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心力衰竭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通过对1例重症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细心护理,患者未发生管道相关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等护理并发症,较好的配合了临床治疗,有效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管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58例,对照组(作业疗法)5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重返社会树立了信心。

  • 标签: 作业疗法 脑卒中 偏瘫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新的数学模型预测肺部肿瘤在500ms后移动的位置以补偿使用动态肿瘤跟踪放射法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由于多叶准直器(MLC)控制系统的延迟所造成的误差。方法使用具有外源性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网络(NARX)建立数学模型,使用实时循环学习算法对其进行训练,在模型训练后可以对肿瘤的位移进行预测。结果①建立的新的数学模型能够计算出肿瘤未来500ms后移动位置的估计值,并与500ms后肿瘤真实的位置相近,证明建模的成功。②预测的七名癌症患者的未来的肿瘤移动位置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和门控占空比相比于先前的研究者建立的数学模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结论使用新模型的预测结果相较于以前的模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停留在理论模型阶段,需要继续进行改善。

  • 标签: 放射治疗 呼吸引起的肿瘤运动 主动跟踪和动态传递 肿瘤位置预测 具有外源性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06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收诊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等速运动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的膝功能评分、伸膝最大角度及屈膝最大角度差异并不大(P>0.05),但是,训练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等速运动训练 膝关节损伤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A组为实验组(30例),B组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运动平板实验检查,对照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阴性率。结果实验组灵敏度、阳性率、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93.00%>60.00%;90.00%>66.67%;96.67%>66.67%);阴性率低于对照组(10.00%<33.33%),P<0.05。结论运动平板实验诊断阳性率、特异度、灵敏度高于动态心电图,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平板实验 动态心电图 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脂、血糖均有改善(P<0.01~0.05),干预组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N-端骨钙素(NMID)明显升高(P<0.01)。结论有氧运动能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 标签: 有氧运动 2型糖尿病 &beta -胶原降解产物 N-端骨钙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治疗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均采用常规药物降压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无其他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加以运动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24h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和24h心率变化,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血压及心率等指标,对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运动康复治疗 有效性 血压水平 24h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透析期间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消除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期间,实施运动疗法可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运动疗法 尿毒症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饮食控制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差别分为研究组(n=48)及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及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饮食控制可进一步控制血压水平,从而稳定患者病情、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 标签: 运动疗法 饮食控制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血液透析中心门诊选择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实施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缺乏锻炼,体力会逐渐下降,预后的生活质量会逐渐降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状况,参加适当的运动活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患者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运动疗法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行上肢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后Fugl-Meyer评分(上肢部分)、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上肢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整体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谷维素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1)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n=61)在对照组上给予谷维素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谷维素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神经衰弱 谷维素 运动疗法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高压氧以及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以及ADL评分。

  • 标签: 高压氧 康复治疗 脑梗死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采用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84例,用数字随机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心功能改善效果及生活质量、运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给予运动康复治疗后心功能检测数值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6分钟运动距离(374.04±52.21)米,比对照组(242.54±53.40)米远,两组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效改善心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提高运动量,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心功能改善效果 运动康复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康复治疗青少年踝关节运动后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某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踝关节运动后损伤的300例青少年,随机分成2组,每组15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方法都能够使青少年踝关节运动后损伤康复,但是实验组治愈率70%,对照组治愈率46%,实验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康复治疗较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青少年踝关节运动后损伤效果明显,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青少年踝关节运动后损伤的一种手段。

  • 标签: 中医康复 踝关节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部肌群向心性等张抗阻运动治疗落枕的临床效果,介绍相应的操作手法。方法运用颈部肌群向心性等张抗阻运动治疗落枕患者42例。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0例,占71.4%;好转8例,占19.0%;未愈4例,占9.6%。结论在诊断准确的前提下,颈部肌群向心性等张抗阻运动治疗落枕效果明显。

  • 标签: 颈部肌群 向心性等张抗阻运动 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