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通气联合家庭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此为回顾性研究,对于门诊10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因经济原因产生三组病人,一组为不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A组),一组为只进行家庭氧疗的患者(B组),另一组为长期进行家庭氧疗及间断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C组)。然后每半年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aO2、PaCO2)、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功能指标(FEV1和FVC)的改善程度、急性加重的住院频率。结果间断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家庭氧疗组较另两组在动脉血PaO2、PaCO2、SPAP、FVC及住院频率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而FEV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无创通气能降低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肺动脉压,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住院率。

  • 标签: BiPAP(无创通气) 长期家庭氧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内我科收诊的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对象,按照11比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术期呼吸系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加强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呼吸系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按摩护理对术后小儿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入住小儿心脏外科,临床确诊为“先天性心脏”,准备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2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按照我院小儿心脏外科制定的《儿外科(先天性心脏)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儿外科(先天性心脏)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和结肠区摩腹护理。结果试验组的肠道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先天性心脏除了能够提高先心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之外,更能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按摩护理方案,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来促进患儿胃肠道的蠕动,解除腹胀,促进患儿食欲,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直视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05例先天性心脏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其治疗前24h、治疗后一个月及六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10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到10个月,平均(5.3±1.4)个月,治疗成功率91.2%,并发症发生率是9.08%,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患者相比生存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介入治疗对于先天性心脏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其具有伤害小、安全性高及恢复快等优势,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用于先天性心脏术后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患儿8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7月-2016年8月间,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20.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40.0%、45.0%,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术后患儿行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干预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对器质性心脏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F)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AF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9例器质性心脏合并AF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给予缬沙坦干预,观察缬沙坦对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AF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3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AF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结论缬沙坦可减小Pd、Pmax,同时可部分预防AF的发生。

  • 标签: 心房颤动 缬沙坦 心电图 P波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器质性心脏心衰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45例,其中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10例,高血压心脏9例,风湿性心脏9例,心肌炎5例。静脉注射胺碘酮3~5mg/kg,如无效30min后重复静脉注射1.5~2.5mg/kg,均用20ml5%葡萄糖液稀释缓慢静脉注射,继之以0.5mg/min维持静脉点滴,以后依病情逐渐减量至停药,维持静脉点滴(3±1.6)天,总有效率达90%。治疗过程中持续给予心电、血压监测。结果治疗后45例患者临床心功能、心律失常、心室率、QT间期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并发室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器质性心脏病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CHD)的相关性及其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因胸部不适到我院就诊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牙周健康情况、牙周组织病变程度、牙周病与冠心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周病患病率为(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29.09%);牙周病变程度比对照组严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牙周病与冠心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牙周病可能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牙周病 冠心病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性心脏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采用米力农治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74例先天性心脏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对患儿具有较大的影响,给予米力农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力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心脏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9例。实验组予以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参照组单纯使用缬沙坦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SBP、DBP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具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心脏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萨市林周地区藏族人群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认识。方法对2005年1月到2011年1月我院确诊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高血压100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诊疗的慢性肺心病中,78%的患者服用降压药得到控制(其中6%发生低血压反应);10%的患者死于肺性脑和多器官衰竭;12%的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持续在150/100mmol/L以上。结论林周地区藏族人群的肺心病合并高血压是高原环境与高盐饮食共同作用的恶性循环结果。

  • 标签: 高盐饮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社区管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伴焦虑症患者的模式和方法。方法把来院治疗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传统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另外给予冠心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法干预治疗,以体格检验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随访管理率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观察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管理的综合干预治疗模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伴焦虑症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精神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等均有明显提高,疗效肯定,促进疾病的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焦虑症 社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孕妇1200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其进行了胎儿心脏检查,主要观察胎儿心脏大小、形态、结构情况,以及主动脉、肺动脉与心室连接情况、房室连接处的情况等。结果1200例孕妇中,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8例,产后随访证实婴儿先天性心脏9例,漏诊1例。有效诊断率为88.9%。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诊断的准确度与符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二维超声心动图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简称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将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通过观察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水平、平均6分钟步行距离(6MWT)及心功能疗效判定,评价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及6MWT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麝香保心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心力衰竭有治疗作用。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CHD合并PH患儿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儿,而且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围术期护理不仅能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藏林芝地区胎儿先天性心脏发病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方法选取538例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538例孕妇的分娩情况以及资料进行分析。利用产前超声检查观察所有孕妇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的发病情况,同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38例孕妇在胎儿出生3天内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为1.86%(10例),经过对孕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1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中,先兆流产3例,空气化学物质吸入3例、孕早期X线接触史2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合并糖尿1例。结论本次对538例孕妇经过产前超声检查,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10例,发病率为1.8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可能与孕妇先兆流产、接触空气中化学物质、孕早期X线接触史以及孕妇上呼吸道感染或合并糖尿有关。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65例本院甲状腺功能更亢进性心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患者的心脏结构改变主要为双房长大、左房长大、右房长大及瓣膜反流,心功能降低患者比例较正常组有差异,房颤比例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机械瓣膜替换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合并房颤患者手术后给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78例风湿性心脏合并房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机械瓣膜替换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焦虑程度较低,患者睡眠质量更好,出院后生活幸福感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机械瓣膜替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机械瓣膜替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