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诊断、治疗方法,获得两组疾病的临床鉴别性诊疗体会。方法收集35例骨恶性肿瘤并分成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组,将两组疾病从年龄、性别、临床表现、X线检查、治疗上进行比对。结果两组骨恶性肿瘤在诊断、治疗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结论通过对比两组骨肿瘤在诊断上的异同之处,获得鉴别性诊断方法,以获得不同的治疗方案及对两组肿瘤的预后的评估。

  • 标签: 骨原发性恶性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 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门淋巴结(LN)内癌细胞微小转移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33例临床分期为Ⅰ期和未经过任何术前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82枚淋巴结,每枚LN切取4个不同层面8um厚切片,用抗上皮细胞抗原的Ber-Ep4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常规病理染色进行对照。在常规病理石蜡切片为阴性的LN中显微镜下发现一个或多个Ber-Ep4染色阳性的细胞则判定为微小转移阳性淋巴结。统计比较方法为卡方检验(x2),结果发现9例患者(27.3%)的21枚(11.5%)发现肺门淋巴结微小癌细胞转移灶。其中5例(15.2%)常规病理石蜡切片阴性的肺门淋巴结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微小转移灶,另有4例患者(12.1%)常规病理多层面切片染色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均发现有微小转移灶。7例Ib期(N0)和2例Ia期(N0)患者上升为IIa或期IIb(N1)。33例临床诊断为早期肺癌患者cTNM、pTNM分期IIb期阳性率大于IIa期分别为15.2%、12.1%。结论病期愈晚,肺门LN微小转移愈多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可发现肺门LN微小转移,且较常规病理多层切片更易于发现LN中微小转移灶。

  • 标签: 肺癌 肺门淋巴结 微小转移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肾癌患者口服舒尼替尼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经本院手术治疗的24例转移性肾癌根据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12例,对照皮下注射干扰素,试验组口服舒尼替尼,将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情况(25.00%)与对照组的(41.6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尼替尼可以作为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肾癌 转移性 舒尼替尼 疗效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入院的28例胃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总结胃癌及浸润转移的影像学特征。结果28例患者CT平扫胃壁皆有明显的影像学改变,胃壁增厚,病变部位局限性增厚,病灶呈现蕈伞型,溃疡型或者肿块型,密度降低。强化扫描可见胃壁增厚,肿不均匀强化,局部黏膜强化明显,胃后脂肪间隙中断或者消失,部分肿瘤和胰腺的关系紧密、肝十二指肠内轻度强化肿大淋巴结等特征性影像学变化。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和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的判断预后,从而对临床治疗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胃癌浸润 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6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缓解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提高近期缓解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疗效安全显著,在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靶向治疗 同步放化疗 肺癌脑转移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将会引起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血及便秘交替等,晚期的患者可能会有体重减轻以及贫血等症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及判断临床的分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LNM(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对该指标加强检测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估有较大的帮助,并对临床的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将以LNM为起点,分析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 标签: 结直肠癌 恶性肿瘤 检测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病例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观察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观察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学方面观察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淋巴细胞下降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和对照组白发生情况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方面观察组恶性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及便秘发生率和对照组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发生率和对照组头痛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脑转移瘤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86眼)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43眼)。其中43例患者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上皮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复发率分别为97.67%、2.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20.93%,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佳,术后患者恢复快,复发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结膜瓣转移 翼状胬肉切除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1月到2012年11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磷酸联合治疗,1次/20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灶控制效果及血钙和碱性磷酸酶值。结果观察组有11例患者完全缓解,对照组有8例患者部分缓解,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确切,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唑来磷酸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菱形带蒂皮瓣转移术修复耳前瘘管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采用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结果带蒂修补皮瓣,皮瓣全部成活,皮瓣的质地色泽与周边正常。结论皮瓣移植的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皮瓣情况,手术治疗后美容效果满意。

  • 标签: 带蒂皮瓣 移植 耳前瘘管 护理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氯化锶(89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方法本文研究目标是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诊断存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5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予以氯化锶(89SrCl2)治疗,对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50例患者的疼痛缓解数据、病灶改变情况、血象指标、肝肾功能指标、ECT骨显像结果。结果50例患者的整体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2~4周后,有10例患者的白细胞下降,2个月之内均恢复到基础值;肝肾功能均无异常;ECT骨显像结果显示,1例病灶消失,25例病灶数目减少或者病灶范围缩小,14例病灶无明显改变,10例病灶数目增加。结论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予以氯化锶(89SrCl2)治疗的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氯化锶(89SrCl2)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桂花(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提取的抑菌活性。方法K-B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提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抑菌环形成;但不同桂花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效果不同。结论桂花提取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 标签: 桂花 抑菌 K-B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HBV感染情况以及HBsAb水平状况,为乙肝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针对2013年1—10月在某院进行乙肝五项体检的人群,分6~7岁、18~20岁及22~60岁三个不同年龄段各抽取600例共1800例,用ELISA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组中6~7岁组感染率最低,HBsAb的百分比也是最低,18~20岁组HBsAb的百分比最高,22~60岁组感染率最高。结论随着出生年代的后移,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不断提高,乙肝感染率逐渐降低。加强HBsAb水平监测和及时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另外,阻断母婴传播是未来降低乙肝感染率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物联网 医院管理 运行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45例,将其列为实验组,测定其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血清肿瘤标记水平,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将其列为参照组,测定其治疗前血清肿瘤标记水平,并将其与实验组患者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明显较高,两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实验组患者中,治疗后患者的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血清肿瘤标记与肺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并且能够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可作为临床指标辅助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避免疾病复发。

  • 标签: 血清肿瘤标记物 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CA199、NSE、CEA、CYFRA21-1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60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A199、NSE、CEA、CYFRA21-1的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CA199、NSE、CEA、CYFRA21-1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CA199、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记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出率,有助于肺癌的预测和鉴别诊断并指导肿瘤临床治疗。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羌活醇提的镇痛、抗炎药理活性。方法采用醋酸致痛的小鼠扭体实验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结果羌活醇提能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的疼痛扭曲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程度。结论羌活醇提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活性。

  • 标签: 镇痛 抗炎活性 羌活醇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