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90例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分组。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心衰纠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尿量;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纠正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尿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尿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肺功能和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 炎症因子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与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期间应用对炎症因子与血脂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材料,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所有患者在抗栓(低分子肝素、波立维、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同小组药物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性,研究组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剂量分别为40mg/d与10mg/d,5周设置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5周治疗以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阿托伐他汀40mg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期间的应用,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均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应用之时应该对其剂量进行严格把关,从而使其在稳定冠脉粥样斑块上的实用价值彰显出来,具有更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不同剂量 血脂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炎症因子变化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美容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腔镜甲状腺手术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腔镜手术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治疗前IL-6267.8±43.7pg/ml;TNF-a4.7±1.3ng/ml;IL-1β168.4±20.6pg/ml,治疗后分别为89.4±14.9pg/ml、1.2±0.5ng/ml、43.8±17.4pg/ml,治疗3d后炎症因子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使炎症因子减少,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炎症因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瘦素、C反应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等)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血脂、血糖和高血压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60岁肥胖者,分为单纯肥胖组,肥胖合并有糖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血脂者(代谢综合症)组,同时以非肥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检测人体测量参数和生化指标,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血脂、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纤溶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指标。采用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单纯肥胖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EP、TNF-a、IL-6、CRP、PAI-1均有增高,其中LEP、TNF-a、IL-6、PAI-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代谢综合症组的检测结果与单纯肥胖组比较LEP、TNF-a、IL-6、CRP、PAI-1均有增高,其中LEP、TNF-a、IL-6、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显著相关性,与心血管病发病率正相关。

  • 标签: 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素 炎症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所接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两组后实施不同疗法50例试验组患者于基础疗法上实施生长抑素维持疗法,以思他宁+氯化钠注射液为主,上述药物持续注射4.0ml后行每小时4.0ml的恒速泵入;50例对照组患者于基础疗法上实施生长抑素维持疗法,以思他宁+氯化钠注射液为主,注射4.0ml的氯化钠注射液后行上述药物的恒速泵入处理(4.0ml/h),评定预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预后的瘦素水平升高程度、炎症指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注射后的生长抑素恒速泵入疗法作用显著,可提高瘦素水平,减少炎症因子,增强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瘦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溴芬酸钠滴眼液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白内障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治疗方式组间无差异,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滴眼液(0.9%氯化钠滴眼液)治疗。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围手术期应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可显著效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炎症反应。结论(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溴芬酸钠滴眼液可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溴芬酸钠滴眼液可降低术后炎症反应。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溴芬酸钠 围手术期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各40例。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显示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MMP-9、Hs-CRP水平,均提示观察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炎症因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慢阻肺(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n=56)与治疗组(n=56),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6MWD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常规组IL-6、IL-8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慢阻肺 肺心病 肺功能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对腹部创伤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4年10月急诊科、EICU及胃肠外科收治的腹部创伤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PD组)22例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20例。统计比较两组死亡率、肾脏痊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3天和第7天的临床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血肌酐(Screa)、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肾脏痊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血液净化费用显著少于CVVH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创伤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救治过程中,PD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操作简单,费用低,减轻组织水肿的特点,且持续有效清除炎症因子及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是此类患者理想的血液净化方式之一。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部创伤 MODS 血流动力学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的水平对于评估其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85例肺炎及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根据其病情分为单纯肺炎组、合并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结果单纯肺炎组、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呈明显递增态势,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高于单纯肺炎组(P<0.05)。结论血清hs-CR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对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诊断价值,而血清PCT的诊断特异性高于hs-CRP,但敏感度则较hs-CRP低。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电针合醒脑开窍针刺早期介入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组及研究组,分别采用药物治疗、普通针刺和头电针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比分析疗效及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梗死面积、NIHSS、MRS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和常规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电针合醒脑开窍针刺早期介入治疗脑梗死较单纯的药物治疗和普通法针刺而言,能更好地减小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头电针合醒脑开窍针刺 临床效果 炎症细胞因子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肠内营养在临床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后,对其免疫功能以及炎症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5年4月—2018年2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营养方式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医院配制营养饮食,观察组行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以及炎症控制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CD4、CD8、CD4/CD8、IgG、IgA以及CRP、TNF-α指标水平(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畸形加重期患者而言,选择行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方式干预的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控住炎症情况,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价值。

  • 标签: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美沙拉嗪与金双歧联合应用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美沙拉嗪联合金双歧)与对照组(美沙拉嗪)各31例,评价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P<0.05。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美沙拉嗪与金双歧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美沙拉嗪 金双歧 炎症性肠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药物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监护室脓毒症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基础药物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控制率;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ICU入住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状况评分、器官功能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率;干预前后患者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状况评分、器官功能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状况评分、器官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础药物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监护室脓毒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炎症指标和器官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基础药物 乌司他丁 重症监护室脓毒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PCI治疗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A组(10mg/日),B组(20mg/日),C组(40mg/日)。分别于入院当时、PCI术后24小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galectin-3及hs-CRP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患者在PCI术后3个月、6个月时,血LDL-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C组较B组降低更显著(P<0.05);B组、C组患者在PCI术后3个月、6个月时,血hs-CRP的水平降低(P<0.05),且C组较B组降低更显著(P<0.05);B组、C组患者在PCI术后3个月、6个月时血galectin-3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C组较B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PCI治疗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对于改善冠心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不稳定性心绞痛 PCI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8例入住我科即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至少72h的AECOP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8h后的CRP、IL-6水平以及临床治疗结果(包括气管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组内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血中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CRP和IL-6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助于改善AECOPD患者的炎症水平,但不能减少患者气管插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AECOPD的临床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N-乙酰半胱氨酸 炎症因子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12月,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对照组——采取产后操锻炼。结果观察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干预后盆底肌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具有提高改善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盆底肌肉训练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康复效果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儿,观察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动态变化,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其中19例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5例为结核性脑膜炎患儿,45例为病毒性脑炎患儿;同期外科住院82例患儿,设为比对组,其中14例血管瘤患儿、1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肠套叠患儿27例。对两组患儿在手术前后分别留取血清、CSF标本,并采用ELISA检测CSF、血清S-100B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观察组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比对组患儿相比,明显较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得到明显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和病毒性脑炎患儿与比对组患儿相比,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与比对组患儿比较,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儿的诊断和预后中,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炎症患儿 脑脊液 血清S-100B蛋白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加巴喷丁 神经妥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