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混合痔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术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对其术后坠胀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混合痔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加用中医治疗模式。对比两组坠胀治疗效果及坠胀状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加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为94%,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坠胀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坠胀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混合痔 肛门坠胀 套扎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角度“V”型外切剥离加黏膜结扎悬吊术治疗环型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环型混合痔的患者64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小角度“V”型外切剥离加黏膜结扎悬吊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出血发生率、术后局部疼痛发生率、术后局部坠胀发生率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角度“V”型外切剥离加黏膜结扎悬吊术治疗环型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治疗。

  • 标签: 小角度&ldquo V&rdquo 型外切剥离 黏膜结扎悬吊术 环型混合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中与传统痔疮外剥内扎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PPH组45例(A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组42例(B组)。对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PPH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但住院费用相对高(P<0.05)。结论PPH术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时具有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等显著特点,是环状混合痔的较好治疗方式。

  • 标签: PPH术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观察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外剥内扎术混合痔患者450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人性化护理,所有65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出血患者共6例,创面感染患者共4例,经过妥善处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手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3%。结论对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手术室护理中行人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其防病意识,而且经过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有所提高,减少其痛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芬太尼混合液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观察。方法选择18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病人入室前10分钟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丙泊酚和芬太尼(丙泊酚200mg+芬太尼0.1mg共计22ml)混合液,剂量控制标准0.14ml/kg(相当于1.27mg/kg的丙泊酚和0.00064mg/kg芬太尼),缓慢静脉推注。结果胃镜检查操作时间为3~5min,所有患者均能完成胃镜检查。麻醉效果评价表现优169例(94%),良例8(4%),差3(2%);检查结束,165例(92%)的病人呼之能睁眼,能配合吐出咬口,做吞咽动作,协助下可以从左侧卧位翻身为平卧位。所有病人均在10分钟内可以和医师正常交流,30分钟后可以离院。病人满意度评价满意171(95%)例,基本满意9(5%),无不满意病人。结论小剂量的丙泊酚芬太尼混合液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标签: 无痛胃镜检查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丙泊酚与芬太尼混合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nifuse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6例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溶栓,高压注射器冲击溶栓剂量为30万U,微量泵溶栓(168±82.34)万U,以及球囊扩张等方法,以术前、后的健侧、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为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膝上周径减少(5.2±0.9)cm,VS(1.7±0.6)cm,膝下周径减少(3.6±0.4)cm,VS(1.4±0.2)cm。术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改善(8.7±1.3VS2.1±0.9,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左下肢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经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时先用高压注射器将尿激酶直接注入血栓处,局部浓度高,使血栓清除速度快,效果显著。

  • 标签: 左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球囊扩张 高压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中两种不同中医护理方法预防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探寻最佳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提升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探。方法120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压豆组、吴茱萸热熨组和对照组。结果耳穴压豆、吴茱萸热熨组在导尿率、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积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吴茱萸热熨组在排尿情况积分、腹部症状积分及尿流率积分优于耳穴压豆组,差异显著(P<0.05),吴茱萸组患者满意度优于耳穴压豆组。结论吴茱萸热熨对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吴茱萸 耳穴压豆 尿潴留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龄肺部感染患者采取不同营养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74例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为对象,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实施混合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等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龄肺部感染患者采取混合营养治疗对于改善其营养状态和提高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龄患者 肺部感染 营养治疗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切内扎术与PPH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之间收录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给予外切内扎术治疗,B组给予PPH吻合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A组的情况,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康复情况明显的优于A组的情况,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混合痔患者给予PPH吻合术治疗的效果明显的优于外切内扎术的治疗效果,而且有效的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痛苦,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外切内扎术 PPH吻合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营养混合液应用在危重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危重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实行全营养混合液治疗,比对两组患儿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有效率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营养混合液应用在危重新生儿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生化指标,提升整体治疗有效性,可推广。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全营养混合液 临床疗效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西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效果。方法按照结核病防治全国统一的评估办法,对西充县2001-2005年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评价规划中期的防治成效和经验。结果2001年-2005年,《规划》实施累计共投入各项结防专项经费91.5万元,全县人均投入1.38元;县结防机构共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927例,痰涂片检查发现涂阳病人735例,涂阴病人1192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673例,复治涂阳62例,初、复治涂阳病人比例为10.09;疗程结束共治愈涂阳病人708例,涂阳治愈率为96.3%,其中初治涂阳病人治愈641例(占95.2%),复治涂阳病人治愈59例(占95.2%)。结论西充县《规划》实施状况良好,达到中期任务指标,取得了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有利地促进了结防治工作进程,为制定下一步的结防工作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防治规划 中期效果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城桥街道城区的计划免疫现状,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2002年-2008年在本辖区内出生儿童的基本资料、预防接种证建卡以及基础疫苗免疫接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辖区常住儿童人数比流动儿童比例高,本地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卡以及基础疫苗免疫情况均明显优于流动儿童(P<0.01)。居住在农村或城市新村的流动儿童建卡率以及疫苗基础免疫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辖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和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了解程度以及计划免疫的服务质量密切相关,计划免疫部门应针对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促进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城市社区 免疫规划 免疫现状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忠市儿童6种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4842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选儿童NIP疫苗接种情况,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2325名儿童为干预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2517名儿童为干预措施后,记录儿童补种时间,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相对较高,对于未按时接种者应该加强电话催约及社区联合宣传,提高及时接种率。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率 联合宣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在免疫规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原理分析免疫规划中的关键控制点,建立与每个关键控制点匹配的预防措施。结果我镇预防接种工作关键控制点包括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加强本底资料的收集、加强接种门诊建设,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疫苗安全管理、与受种者沟通、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通过采取以上关键措施,规范预防接种,使预防接种中的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从而达到安全接种的目的。结论有效的监控体系是保证免疫接种安全有效的良好措施。

  • 标签: 免疫计划 关键点控制 危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状混合痔患者联合采用PPH术与外痔剥离切除缝合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PH术联合外痔剥离切除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治愈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结论PPH术与外痔剥离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PPH术 外痔剥离切除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患者在术后24h疼痛指数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肛门控便能力、肛门坠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直肠耐受量变化以及直肠感觉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血栓外痔。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加外痔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混合痔的方法,对于外痔严重的混合痔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外痔切除术 混合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接受分层结扎(注射)保齿线配合切剥皮桥整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选取58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参与研究试验,上述患者均在接受常规专科检查、辅助检查及排除相关禁忌证后,择期行分层结扎保齿线+切剥皮桥整形术治疗,评估患者的手术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5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愈56例(96.6%),好转2例(3.4%),无未愈例数,总有效率100%(58/58)。术后创口疼痛评测,Ⅰ、Ⅱ、Ⅲ度各有24例、31例和3例,所占比重依次为41.4%、53.4%和5.2%。术后创面愈合时间(13.8±2.9)d,无一例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实施分层结扎(注射)保齿线+切剥皮桥整形术处理,手术疗效可靠、安全,且术后疼痛较轻,值得推荐。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分层结扎(注射)保齿线 切剥皮桥整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Ph-4术加外剥内扎创口缝合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住院治疗的120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创口缝合法来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RPh-4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治愈患者50例,治愈率83.3%;治疗组中,治愈患者58例,治愈率9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0.P<0.05)。结论采用RPh-4联合传统外剥内扎创口缝合法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病人痛苦少,治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RPh-4 外剥内扎创口缝合术 老年人环状混合痔